撰文/趙長征在戰國偉大詩人屈原的.."/>
人人書
書庫大全

“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後

時間:2024-11-08 01:09:26


    撰文/趙長征

在戰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主要活動時期,楚國與秦國發生了激烈的争霸戰争,最終楚國被秦國擊敗,連首都郢也于公元前278年被攻占,元氣大傷。屈原聽到這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後不久,就投汨羅江自殺了。而在這段秦楚争霸的過程中,秦國的執政太後卻是一個楚國人,她就是秦宣太後,也就是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芈月傳》的主人公原型。

芈是楚國王族的姓。而“芈月”并非秦宣太後在曆史上的真名。我們隻知道她姓芈而已。網上流傳說,這個名字是根據秦始皇兵馬俑上殘存的“芈月”字樣和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體陶文猜測而來。但是實際上兵馬俑和阿房宮筒瓦上并沒有發現過這樣的字樣,這是誤傳。

東周時的諸侯娶親,一次娶好些個女子,采取的是“媵(yìng)妾制度”。當時嫡庶區分極嚴,二者的身份和待遇判若雲泥。一般作為正妻嫁到别國的,都是出身高貴的嫡女。而庶出的女兒,則往往隻能作為陪嫁,正式的稱呼是“媵”,有時是給本國嫡女做媵,有時是給别的同姓國家的嫡女做媵。

秦惠文王嬴驷是任用商鞅變法的秦孝公之子,也是秦國第一位稱王的國君。他的第一位王後是魏國人,生下了後來的秦武王,但不幸早死。《史記·穰侯列傳》:“武王母号曰惠文後,先武王死。”後來秦惠文王又在楚國續娶了一位王後,也就是《芈月傳》中“芈姝”的原型。“芈月”大概就是在這次通婚中被楚國派到秦國做陪嫁的。她們姐妹很可能都是楚威王的女兒。秦國的制度,王的正妻稱王後,地位高的妾稱夫人,其下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多個層級。“芈月”在楚國的早期經曆,我們完全不得而知。她最初出現在我國正史上的時候,已身在秦國,被稱為“芈八子”,可見其級别不高。

曆史上的芈八子是不是很美?由于缺乏記載,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她起碼不會很醜,因為她為秦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公子稷(一名側)、公子巿、公子悝。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太子蕩即位,時年十九歲,是為秦武王。武王力大尚武,喜歡和大力士們一起玩。有一次他玩舉鼎的遊戲,結果不慎把腿砸斷了,傷重不治而死,年僅二十三歲,無子。于是他的弟弟們展開了對王位的角逐。這時芈八子作為一個政治家,登上了曆史舞台。她有兩個最核心的幫手,一個是她的同母異父兄弟魏冉,還有一個就是她的同母同父兄弟芈戎。“而魏冉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武王卒,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史記·穰侯列傳》)。在他的大力活動下,遠在燕國做人質的公子稷居然順利回國,被立為王,是為秦昭王,又稱秦昭襄王。“秦武王卒,無子,立其弟,為昭王。昭王母故号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為宣太後”(同上)。這是中國史書上第一次出現“太後”一詞。“昭王即位,以冉為将軍,衛鹹陽”(同上)。

昭王即位時還很年輕,也隻有十九歲,并不能一下子掌握權力。他的一個兄弟、庶長公子壯号為“季君”,聯合了一群反對派,發動“季君之亂”,被已經掌握兵權的魏冉率兵平定。“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後出歸魏”(《史記·秦本紀》)。這裡的“惠文後”,裴骃《集解》引徐廣曰:“迎婦于楚者。”馬非百《秦集史·國君紀事十七》更據此明确指出:“此惠文後乃楚女,與《穰侯傳》後生武王為魏女者不是一人。”

“昭王少,宣太後自治,任魏冉為政”(《史記·穰侯列傳》)。昭王雖然坐穩了江山,但是身後卻有一個強勢的母親宣太後,便其長期處于母親的羽翼之下。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經過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經營,國力日漸強大,而到了宣太後、昭王母子的治理下,則奮兵東向,大展軍威,先後擊敗過所有東方六國的軍隊,完全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秦國兼并天下的趨勢已經基本形成。昭王死後三十年,他的曾孫嬴政就統一了六國。

嬴稷在秦王的位置上幹了五十六年,而宣太後長期直接參與政事,長達四十一年。她在許多地方表現出了遠見卓識。公元前287年,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攻秦,但未能成功,諸侯在成臯(今河南省荥陽市西)停戰。韓國有一位公子成陽君,當時其政治主張是親秦的,所以秦昭王想讓他作韓、魏二國的丞相。《戰國策·秦策三》記載:

五國罷成臯,秦王欲為成陽君求相韓、魏,韓、魏弗聽。秦太後為魏冉謂秦王曰:“成陽君以王之故,窮而居于齊,今王見其達收之,亦能翕其心乎?”王曰:“未也。”太後曰:“窮而不收,達而報之,恐不為王用;且收成陽君,失韓、魏之道也。”

成陽君的生平,非常複雜,現存的史料還不足以讓我們完全弄清楚。他曾經做過韓國的丞相,後來又跑到齊國,其政治主張也多次變化。在成臯停戰時,他并不被韓、魏二國所接受。宣太後向秦昭王提出建議,認為強行推出成陽君,并不能得到他的感激,卻反而會讓韓、魏更加與秦國疏遠,這樣做對秦國并沒有好處。宣太後這一番分析,是很透徹的,糾正了昭王的錯誤策略,充分說明她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

而宣太後最有名的故事,大概還得算與韓國使臣的那次對話。昭王七年(前300),楚國派兵包圍韓國重鎮雍氏,長達五個月。“秦昭王新立,太後楚人,不肯救”(《史記·甘茂列傳》)。《戰國策·韓策二》記載:

楚圍雍氏五月。韓令使者求救于秦,冠蓋相望也,秦師不下殽。韓又令尚靳使秦,謂秦王曰:“韓之于秦也,居為隐蔽,出為雁行。今韓已病矣,秦師不下殽。臣聞之,唇揭者其齒寒,願大王之熟計之。”宣太後曰:“使者來者衆矣,獨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後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疲,又作支)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衆,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文中的“髀”,是大腿的意思。宣太後在外國男性使臣面前,公然大講葷段子,用男女床笫隐私來比喻軍國外交大事,還把已死的先王形象也拿出來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一番,真是驚世駭俗之舉,這在中國曆史上可能絕無僅有,恐怕在整個世界史上也是罕見的。清朝王士禛在《池北偶談》卷二十一《談異二》裡評論道:“此等淫亵語,出于婦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載于國史之筆,皆大奇。”

尚靳哪裡料到會聽到這番宏論,無法對答,隻得寫信回韓國報告。最後是韓國使臣張翠通過秦國重臣甘茂出面遊說秦昭王,秦國才終于出兵,楚兵乃退。宣太後之所以能夠想出這樣活色生香的比喻,應該和她腦子裡堆積的思維材料有關。她确實是一個性欲比較強的女人,腦子裡面想這種事情比較多,而且毫不壓抑自己在這方面的需求。她與義渠王的情事,就是一個例子。

當時秦國西、北有一個很強大的少數民族,叫做義渠,經常和秦國發生戰争。《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義渠之戎築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蠶食,至于惠王,遂拔義渠二十五城。惠王擊魏,魏盡入西河及上郡于秦。”西河、上郡也都是與義渠邊界相鄰的地區,秦國奪取了魏國的這兩個地區後,與義渠的聯系更多,對峙形勢也更加明顯了。《後漢書·西羌傳》較為詳細地記錄了秦與義渠鬥争的曆史:

至周貞王八年,秦厲公滅大荔,取其地。趙亦滅代戎,即北戎也。韓、魏複共稍并伊、洛、陰戎,滅之。其遺脫者皆逃走,西踰汧、隴。自是中國無戎寇,唯馀義渠種焉。至貞王二十五年,秦伐義渠,虜其王。後十四年,義渠侵秦至渭陰。後百許年,義渠敗秦師于洛。後四年,義渠國亂,秦惠王遣庶長操将兵定之,義渠遂臣于秦。後八年,秦伐義渠,取郁郅。後二年,義渠敗秦師于李伯。明年,秦伐義渠,取徒泾二十五城。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後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後誘殺義渠王于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秦昭王即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後此時大約三十多歲,與義渠王通奸,還生了兩個兒子。有曆史學家認為宣太後此舉是犧牲自己色相來籠絡義渠,但是這并不太令人信服。當時秦國國力日強,在對義渠的戰争中也漸漸形成了優勢,在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秦國就已經“縣義渠”,“義渠君為臣”(《史記·秦本紀》),兩國确定了君臣關系。雖然後來又發生了戰争,但是秦國的優勢更加明顯。秦昭王上台後,即便要結好,嫁個女兒給義渠王也就得了,完全沒必要犧牲太後,使先王和社稷都蒙羞。所以,宣太後和義渠王之間,應該還是以情欲為主的關系,雖然這種關系确實籠絡了義渠。她之所以敢于這麼明目張膽地幹,正說明她當時掌握了實權,兒子秦昭王和衆大臣都拿她沒辦法。

上引《後漢書·西羌傳》的文字,指出宣太後誘殺義渠王是在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相當于秦昭王三十五年。也就是說,這已經是宣太後與義渠王相好三十多年以後,宣太後已經年近七十了。在這三十多年中,兩人是否一直還有頻繁的聯系和會面,不清楚。不過最後宣太後下狠心幹掉舊情人,确實是處心積慮的。《史記·範雎列傳》說魏國人範雎入秦,但是秦昭王不重視他,沒有和他見面。範雎“待命歲馀”。緊接着,下一句說:“當是時,昭王已立三十六年。”則範雎入秦在秦昭王三十五年。範雎上書給昭王,昭王終于接見了他,說:“寡人宜以身受命久矣,會義渠之事急,寡人旦暮自請太後;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受命。”這說明在過去的一年中,秦昭王與宣太後經常在一起謀劃如何滅義渠,其時間點也與《後漢書·西羌傳》相符。

秦國要東向與六國争霸,義渠在後,為肘腋之患,必須先予以拔除。義渠王因為年輕時的愛戀,所以對宣太後的邀約毫不提防,欣然赴會,沒想到在甘泉宮被砍掉了腦袋。早已秘密布置在邊境上的秦兵趁機進攻,一舉滅掉了義渠國,在其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這樣一來,秦國西北部邊境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一心東向,對付六國了。到了國家利益攸關的時刻,宣太後也就顧不得舊情了。正如她自己是楚國人,但是秦楚交兵,她照樣還是得站在秦國一邊。公元前278年,秦軍攻占楚都郢,楚國被打廢了一半,被迫遷都到陳。為天下者不顧家,宣太後到了晚年,已經是一個十足老辣的政治家了。如果她徇于私情,不願意對付義渠和楚國,她自己也就難以在秦國得到擁護,地位無法穩固。

宣太後的兄弟魏冉在幫助秦昭王奪取王位的過程中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他非常有才幹,四次出任秦國的國相,被封為穰侯。另一個弟弟芈戎被封為華陽君,後又改封新城君。宣太後與秦惠文王的另外兩個兒子,公子巿被封為泾陽君,公子悝被封為高陵君。這四個人在秦國權勢極其煊赫,奢侈跋扈,被稱為“四貴”。另外,還有一位宣太後的楚國娘家親戚向壽。《史記·甘茂列傳》載:“向壽者,宣太後外族也,而與昭王少相長,故任用。”他從小就與秦昭王一起長大,兩人感情特别好。在昭王即位後,向壽也被重用,成為秦國大将,也一度做過丞相。

以上這五個人,就是宣太後的核心班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的兒子昭王一直對她言聽計從。但是四貴的跋扈已經太久、太過分了,引起了國内越來越多的不滿。魏國人範雎以傑出的才能得到昭王的信任。過了幾年,到了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範雎覺得自己與昭王已經足夠親密,于是對他說:

今太後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泾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然則權安得不傾,令安得從王出乎?臣聞善治國者,乃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權。……今臣聞秦太後、穰侯用事,高陵、華陽、泾陽佐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且夫三代所以亡國者,君專授政,縱酒馳騁弋獵,不聽政事。其所授者,妒賢嫉能,禦下蔽上,以成其私,不為主計,而主不覺悟,故失其國。今自有秩以上至諸大吏,下及王左右,無非相國之人者。見王獨立于朝,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後,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史記·範雎列傳》)

這番話實在太厲害了,“昭王聞之大懼,曰:‘善。’于是廢太後,逐穰侯、高陵、華陽、泾陽君于關外。秦王乃拜範睢為相”(同上)。從此,宣太後、魏冉一黨徹底失勢,這時他們已經在秦國掌權四十一年,都已垂垂老矣。

第二年宣太後就死了。一直到老,她都保持了旺盛的性欲。她晚年有個男寵叫做魏醜夫,竟然想要讓他殉葬。《戰國策·秦策二》記載:

秦宣太後愛魏醜夫。太後病将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子患之。庸芮為魏子說太後曰:“以死者為有知乎?”太後曰:“無知也。”曰:“若太後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于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後救過不贍,何暇乃(乃,一作及)私魏醜夫乎?”太後曰:“善。”乃止。

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十月,宣太後薨,葬芷陽骊山”(《史記·秦本紀》)。她和兒子秦昭王的陵墓,都在位于今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道的秦東陵區。至于網上流傳的關于兵馬俑、阿房宮的主人是宣太後的說法,則純屬無稽之談。

秦宣太後傳奇的一生,簡直就是九百年後武則天的預演。這兩個人有許多相似點,出身說不上高貴,在初入宮時級别也不高,但是仗着會生兒子,成為了太後,掌控大權;能力超強,善于治國;心狠手辣,該下手時絕不手軟;重用娘家人;性欲旺盛,喜歡找男寵,且把這個愛好一直保持到老;老得快死的時候被兒子奪權,等等。她們并非完美,但卻都充滿了魅力,讓後人不斷追索、探尋。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