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東渡”與“源義經西行”
時間:2024-11-08 01:24:30
撰文/趙曉晖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日本人更将其和埃及豔後克裡奧佩特拉以及日本平安初期的女詩人小野小町并稱為“世界三大美女”。關于“楊貴妃東渡”的故事,曆來衆說紛纭。事實上,在日本還流傳着一個與此極為類似,但是方向相反的“源義經西行”的傳說。
根據曆史,楊貴妃應該是死于馬嵬兵變。然而,很多人認為楊貴妃當時并沒有死,而是由别人代替,真正的楊貴妃則出逃了。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說她東渡日本,并老死于此。有人指出,在日本不僅有楊貴妃的墳墓,還有楊貴妃的塑像。而且,現今的日本沿海有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中國的文學作品及影視劇以此為題材的不勝枚舉,在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品中,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複活秘史》中,也都有這樣的描述,他們推斷楊貴妃确實沒死而逃到了日本。日本學者大津郡的《郡志》一書中說:唐玄宗得知楊貴妃東渡扶桑,舊情難舍,心中思念,漂洋過海去看望不大現實,就派遣特使送了兩尊佛像給楊貴妃,并且勸她回國,再續前緣,共享富貴。此時,楊貴妃心已成灰,于是,她拔下頭上的一根玉簪,讓特使交給唐玄宗,以示答謝。數年後,楊貴妃在當地無疾而終。在日本向津具半島油谷町村的“二尊院”中,還有楊貴妃的墳墓。所謂“二尊院”就是因為那兩尊佛像而得名。《郡志》一書裡有段記載,說“二尊院”五十五世長老慧學有兩段記錄:
六軍既發,貴妃氣息有所和緩,着人救之,造空栌舟,置數月糧食于舟内,放逐海中,任其漂流。
天寶十五年七月,唐玄宗愛妃楊玉環乘空栌舟于久津唐渡口登岸,登岸後不久死去,裡人相寄,葬于廟後。
這兩段記錄說明:楊玉環沒有被缢死,她緩過氣來,被人救了,救她的人打造了空栌舟,在舟裡放了可以吃幾個月的糧食,然後把舟放到海裡,楊玉環上舟漂流,最終漂到了山口縣的久津。
日本著名女影星山口百惠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是中國楊貴妃的後代。”後來,經中日雙方學者考證,出生在山口縣的山口百惠不僅姓楊,而且是浙江三門楊明州在日本山口一系的後裔。但浙江這個楊家,和楊貴妃到底有無血緣上的關系,就沒有再考證下去了。
曆史畢竟不同于傳說,中國的曆史學界,大多認為楊貴妃的确死于馬嵬坡了,其結局當然是凄婉而哀傷的。事實上,楊貴妃不是安史之亂的本源。楊貴妃之死,雖說有咎由自取的成分,但她畢竟是政治鬥争的犧牲品。于是,對于這個凄涼的愛情故事,人們就用一個死而複生、東渡日本的美麗傳說,寄以無限的同情和追念。而白居易的“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顔空死處”“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缥缈間”則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與創作空間。據《舊唐書》記載:“缢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瘗(埋葬)于驿西道側。”第二年,唐玄宗回銮,那時候他已經成為太上皇了。他曾下令,将貴妃的遺體改葬他所。但開墳以後卻發現,“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宋代歐陽修等人在根據《舊唐書》編寫《新唐書》時,将“肌膚已壞”删去,隻留下了“香囊猶在”。這就再一次給楊貴妃并未死于馬嵬坡留下了想象空間。日本人時以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自況,于是在白居易詩文大舉進入日本并在日本留下深遠影響的背景下,創造出楊貴妃東渡來日的故事也就不足為奇了,反映出的是日本人對于那個中日密切交流時代的無比向往和對于這位絕代佳人的深切同情。
無獨有偶,在日本還流傳着相反的“源義經西行”的故事。
源義經(1159-1189)為日本平安朝末期的名将,家系乃清河源氏一支。12世紀的日本,源平兩家勢力最強,不斷在朝廷和全國範圍内争權奪利。關于這段曆史,在号稱“日本的《三國演義》”——《平家物語》一書中有深刻的反映。
平治元年(1159)發生“平治之亂”,平清盛取得京都政權,源義經之父源義朝戰敗逃亡,翌年1月4日在尾張被謀殺。接着,平清盛大肆搜捕源義朝的子女,欲斬草除根。源義經為源義朝第九子,義朝之妾常盤懷中抱着牛若(義經,一歲),手牽今若(七歲)和乙若(五歲),為保存源氏的一脈血統,冒着大風雪潛逃。她好不容易逃脫平清盛的搜索,來到大和宇多郡龍門,投靠伯父。但是後來老母被捕,逼她說出常盤的下落,常盤為母免于拷問,毅然向京都當局(六波羅)自首。平清盛早就聞得常盤美貌,這次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要想納她為妾并進行勸說。為了三個孩子的性命,“即使肉體的節操交給仇人,内心的節操還是屬于義朝的”,她這樣想着便答應了。她向平清盛保證,三個孩子分别養育,長大後做和尚。義經在母親身邊養到四歲,因其非凡的智慧使平清盛感到害怕。正好此時他和常盤養的女兒廊出世,平清盛便說“和敵人的兒子一起撫養總覺不好”,遂将四歲的牛若(義經)送到山科的鄉村。義經在山科養到七歲,常盤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将義經送到山城國鞍馬山寺出家,但沒有削發。在鞍馬山寺,義經白天用功讀書,夜裡到僧正谷跟大天狗學武藝,還跟鬼一法眼學“六韬三略”。至十六歲時他已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英俊青年。之後,義經投奔奧州,受到奧州藤原氏當主藤原秀衡的庇護。及長,源義經和兄長源賴朝相見,并一齊舉兵讨伐暴逆無道的平家。在“一之谷”“屋島之戰”“壇浦會戰”等一次次著名的戰役中,源義經戰功彪炳,威名顯赫。但是終因功高蓋主而不善于自保,為源賴朝猜忌痛恨,兄弟終于反目成仇。源賴朝在得到後白河法皇的院旨後,在全國範圍内通緝追捕源義經。義經走投無路,再度投靠東北的藤原秀衡,然而可憐的義經在奧州平泉遭到秀衡之子出賣,而于衣川被讨伐,力戰後自盡。
可以看出,源義經的經曆,類似于中國的“趙氏孤兒”複仇,隻不過他的下場很是悲慘。關于源、平兩家的争霸,還有人将其比喻為中國楚漢戰争的迷你版,從中國京劇裡的項羽和日本歌舞伎中的源義經來看,認為源義經可以稱得上是日本的項羽。日本曆史上的源義經和中國的項羽一樣年少奮發,英勇善戰,同樣谙熟軍略而缺少智謀,同樣在與愛妻告别後自刎于三十一歲。但更有人認為,日本的“戰神”源義經,更類似中國的韓信。韓信不如張良、陳平那樣,功成弗居,言語謹慎,靜若處子。《平家物語》中的源義經也如韓信一樣,太過于正直坦率,常常言語無忌,露出“反骨”。
源義經死後,他的戰功和人品得到京都貴族的賞識,他短暫的人生悲劇得到人們的同情。随着曆史的推移,産生了許多關于他的傳說和故事,以淨琉璃、歌舞伎、幸若舞、謠曲等形式廣泛流傳于民間,受到大家的崇拜和歌頌,成了日本人典型的英雄人物。後來的典籍如《義經記》《吾妻鏡》等,出于對義經的同情,慢慢地美化了這個人物,剔除了義經的許多人格缺陷。
或許正是他充滿戲劇性的一生和悲慘的命運扣動了日本人的心弦,使大家對他的死寄以同情和不平,便出現了許多義經沒有死的傳說:當時義經将與自己面貌很相似的杉目太郎行信留在高館當替身,自己則于1188年4月和辯慶等家臣逃到北方,渡海入北海道,成了阿依努民族的國王,甚至有的傳說還出現了義經再經由庫頁島到大陸,最後成為成吉思汗的情節。“義經未死傳說”實際上有着各種各樣的版本。
義經傳說的原型,被認為是《禦伽草子》中“禦曹司島渡”的一段故事。故事實際講的是青年義經在遇到他的哥哥賴朝之前,來到北海道并經曆了各種各樣的怪誕事情,被添加了阿依努傳說的色彩。由此附會開去,北陸三縣(石川、福井、富山)關于義經的傳說和遺迹特别多。如果義經沒有死,可能在這一帶活動。北海道也有關于義經的傳說,如《本朝通鑒》(1670年完成)說,或許義經在衣川之戰沒有死,逃往蝦夷島(北海道),留下其子孫。新井白石的《蝦夷志》、水戶藩的《大日本史》裡都記載着義經到過蝦夷島的傳說。
現在所知的“義經即成吉思汗”之說,正式形成于大正時代。明治時期曾為伊藤博文内閣的大臣末松謙澄,在其劍橋大學的畢業論文中彙集了義經即成吉思汗的說法,後來它作為《義經再興記》出版。大正十一年(1922),出版了阿依努研究家小谷部全一郎的《成吉思汗乃源義經也》。雖然小谷部的觀點在學術界沒有被正面提及,但卻正好符合了當時社會上謀劃進攻中國大陸的風潮,因而廣受關注,成為暢銷書。及至戰後,1958年在推理小說雜志《寶石》上連載了高木彬光的《成吉思汗的秘密》,它後來作為文庫本出版。高木彬光的主要論據是,“成吉思汗”這個名字中有秘密,這個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成吉思汗這個名字用日本式漢文來讀可以讀成“吉成思汗”,“汗”可以分解為“三點水”和“幹”,即“水幹”,而“水幹”就是義經愛妾靜所擅長的白拍子舞的衣裳。也就是說因“吉(吉野山)成”而想“水幹”——因為在吉野山訂立了山盟海誓,所以想念靜,而靜就是義經喜歡的情人即白拍子舞女。高木彬光還認為義經和成吉思汗出生年代幾乎相同,而且衣川之戰後約五年成吉思汗才開始活動,這在時間是合理的。可是,在史家看來,這隻能說是一種巧合。
目前,關于成吉思汗的前半生及其父親的名字早已有了定論,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的說法被完全否定了。然而“義經未死傳說”卻永遠留在了祈願英雄永遠活着的日本人的心中。“楊貴妃東渡”與“源義經西行”這兩個傳說,雖是産生在不同情境下,反映的是不同的社會現實,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一東一西”,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