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海關郵政時期寄往美國的大龍混貼封片

時間:2024-11-08 02:01:13

内容提要:在大龍郵票發行使用的10年中,中美間的大龍混貼封片總共隻有39枚。本文通過剖析4枚封片,介紹了中美大龍封片的大概情況,分析了緣何寄往美國的信件多走日本“客郵局”而非美國“客郵局”,以及兩種混貼封不同的封發轉口情況。文後并附39枚封片簡況。

關鍵詞:大龍郵票中美郵路

圖11878年中國海關發行大龍郵票,旨在效法歐美,統一郵政,統一郵資,改變國内民信局各自為政、各自收費的狀況。然而海關時期,用郵者以洋人為主,中國官宦次之。洋人中,又以西歐為主,美國為次。美國當時并不強大,而且忙于國内擴張,與法國、西班牙争搶地盤,因而無暇東顧。

大龍郵票通過郵政使用後,由于當初中國少有集郵者,唯有個别洋人售賣中國郵票,如上海南京路福利公司的埃弗勞爾(HenryEverall),制作了30多枚大龍封銷售。因而,海關大龍封總的來說存世不多。寄往歐美的大龍封,多為國外藏家收存,如美國集郵家菲納根、紐伯利、施塔、李羅拔(李忠厚)、高達醫生等,英國則有阿格紐、衛德,此外還有日本水原明窗、台灣黃建斌、瑞典貝克曼等集郵家。140年來,在全世界翻箱倒櫃,也隻找到不足400枚,而其中寄往美國的隻有39封,為總數的1/10弱。

一、39枚中美大龍封片使用時間從1878年到1887年,延續10年。

其分布為:1878與1879年各1枚,1880年4枚,1881和1882年各8枚,1883、1884和1885年分别為5枚、4枚和6枚,海關小龍郵票發行後,1886與1887年各有1枚。來往中美間的39枚實寄封片中,37封系由中國寄出,隻有1封1片為美國進口:

1878年12月20日美國賓州華倫寄上海大龍進口封是最早的大龍進口封、最早的大龍混貼封,也是唯一的美國寄入中國的大龍封。封上貼美國郵票5分作國際水陸路郵資,銷黑色靶型戳與12月20日圓形日戳。封到達上海海關後,因收信人J.F.Oiesen已經調任天津關,上海關加貼5分銀國内冬令郵資,為薄紙大龍郵票3分銀帶右邊紙1枚與薄紙大龍1分銀2枚,銷1879年2月6日紅色上海海關日戳。遺憾的是此封沒有紐約或舊金山轉口戳,到上海後也沒有美國郵政代辦的到達戳。通常,美國郵政代辦會等待收信人前來領取,或送上海工部書信館投遞。也許是信由日本郵輪送達,或許是因為收信人就在海關,故而該信被直接送達海關,沒有交工部書信館投遞。

1885年4月4日美國紐約寄溫州海關圖書館的美國1分郵資片是唯一貼大龍郵票的美國郵資片,也是唯一貼大龍郵票到溫州的進口片。彼時美國國内明信片郵資1分,寄往中國則加貼富蘭克林1分郵票1枚作為國際郵資片郵資,郵票銷紐約4月4日雙工戳。到上海海關後加貼寬邊大龍1分銀1枚,作為上海到溫州的國内明信片郵資,郵票銷上海5月12日黑色海關日戳。此片由紐約直封上海,遺憾的是到上海後美國郵政代辦也未蓋戳,溫州也未蓋到達戳。

圖2

圖3二、來往中美間的39枚實寄封片,均為大龍郵票與美日“客郵”混貼。

由于當時中國尚未正式開辦郵局,更不可能是萬國郵聯的成員。清朝海關剛剛開始嘗試興辦郵政,也僅僅是為洋人與官宦服務,且海關郵票不為西方列強認可。洋人寄信回國,除了貼大龍郵票作為國内郵資外,還得貼外國郵票以支付從上海到其家鄉的郵資。因而,從1878到1887年這9年裡,來往美國的這39枚大龍封片全部是、而且必須是中外郵票的混貼封。

三、中國寄往美國的37枚大龍封片中,為何混貼日本“客郵”大大多過混貼美國“客郵”?

中美間39枚大龍混貼封片中,除了兩枚(1封1片)寄自美國的必須貼美國郵票外,其餘37件中國寄出的封片,是走美國郵政代辦還是走日本“客郵局”,由寄信人說了算。然而統計發現,37件由中國寄往美國的大龍封,混貼美國郵票的8件隻占22.4%,而78.6%的信件(29件)都混貼了日本郵票。

美國在1867年6月10日宣布設立上海郵政代辦,由美國駐上海總領事一個人兼管郵務,把郵戳放在口袋裡辦公。10年後于1877年增加了1個“副代辦”,又過了13年後于1890年又增加了1個職員。1907年,美國上海郵政代辦升格為郵局時,也隻有7人。到1923年1月1日上海美國郵局關閉時,已僅有6人。

反觀日本,1876年4月15日在上海設立郵局時就顯得咄咄逼人,不但人數(6人)是美國郵政代辦的6倍,而且在鎮江、煙台、牛莊、九江、天津、漢口、甯波及福州同時設立分局。日本郵局通過降低郵資和加強服務把美國人的郵件統統拉到日本郵局發寄。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到中國郵資降為10分時,日本則降為5錢。

上海到美國加州1萬多公裡,因而寄往美國的書信,每封都旅行了2萬裡以上,可謂“清封萬裡”。而彼時一封信要1個多月才到美國,寄信人則眼巴巴地翹首以盼兩三個月才能見到回音。因而日本郵局時刻牢記要提高效率,快速轉運郵件。而美國領事隻有1個人,他拿美國國務院工資,當然隻能以領館事務為主,美國郵政部雖每月給他發200多元大洋的津貼,但郵務也隻是兼顧而已。由于效率低下,因而經常誤了郵輪開船時間。這樣,通過美國“客郵局”寄送的郵件往往比在日本“客郵局”寄送的慢一拍。日本“客郵局”成立後,美國“客郵局”的信件便大減,但客戶流失是對生意人而言的,服務量減少對政府官員則無傷大雅。

美國于1867年1月開設了舊金山經日本橫濱到香港的太平洋郵路,郵程30天左右。同年10月又開設了上海到橫濱的支線,以将太平洋郵路通到上海。然而日本三菱郵輪公司在日本設立上海郵局前1年,即1875年3月,就先行收購了美國太平洋郵路的上海到橫濱支線,包括幾艘郵輪在内,為日本在上海和其他中國城市開設郵局而打下基礎。

美國領事館于1874年租下武昌路1個2層樓,1876年方騰出1個房間供郵政代辦專用。而日本則在1885年向房東高價買下武昌路美領館大樓及土地,迫使美國将領事館搬到英租界九江路12号,并訂下10年租約。1901年美國總領事館搬回北外灘黃浦路36号,位于德國領事館和日本領事館中間。1931年日本攻打上海後,美國總領事館被迫搬到江西路248号開利飯店(KaleeHotel,圖6)樓上辦公,總領事館降格為總領事署,這都是後話。

1880年,美國新任駐上海總領事歐文·丹尼(D.N.Denny)發現:“所有美國來信由我們分發,不賺錢;所有寄往美國的信件都貼了日本郵票。錢,統統給日本人賺去了”。于是,丹尼便帶領美國領事館員工一起加班,在郵輪要離港的頭天晚上,許多職員通宵達旦地封發郵包。兩年後,美國郵政代辦的業務開始上升。

圖4

圖5

圖6

圖7四、經由日本“客郵局”的大龍封,必定先封發橫濱,再到舊金山。

圖7是1883年2月23日北京寄紐約大龍混貼封,原為日本集郵家水原明窗藏品,去年香港斯賓克拍賣水原郵集後,為筆者納入《中美郵路》集中。該封于1883年2月23日寄自北京,封背貼海關大龍闊邊3分銀郵票1枚,作為北京到上海的國内郵資。郵票銷藍色北京海關中文戳,旁有北京海關總署藍色FEB2383海關日戳。到天津蓋黑色3月6日天津海關日戳作中轉戳,上海蓋3月11日黑色海關日戳(一改往日所用的紅色)。信封左下方寄信人注明“經日本(ViaJapan)”,因而信送上海日本郵局,貼日本郵票小判5錢1枚,作為中國到美國水陸路郵資。郵票銷黑色空心十字戳,旁邊蓋3月14日大型雙圈上海日本郵政代辦戳,信交日本太平洋支線郵輪,封發日本橫濱,在橫濱蓋上3月22日單圈日戳。然後信件被交美國太平洋郵輪公司,到紐約蓋4月21日紐約雙工戳。從上海到紐約,用了40天郵程。

五、經由美國郵政代辦,必定直封舊金山,沒有橫濱轉口戳。

圖8為1882年8月30日天津寄美國麻省大龍封,信封上貼寬邊大龍郵票5分銀1枚和1分銀橫雙聯,系1879年11月15日起寄美國一個單位水陸路郵資。郵票上銷天津海關大型篆體中文戳,旁蓋8月30日黑色天津海關日戳。信到上海,蓋9月3日上海紅色海關日戳作轉口戳。信封左上角注明“經由舊金山(ViaSanFrancisco)”和“由北京号運送(perS.S.CityofPeking)”字樣,因而信送上海美領館,上海美國郵政代辦貼上1枚藍色泰勒像美國5分郵票作上海到美國郵資,郵票上銷黑色軟木塞戳,封左下角蓋有上海美國郵政代辦9月X日戳,日期不清。封背有舊金山10月13日紅色過境日戳,麻省西佛特10月20日黑色到達戳。

圖8

圖9六、39枚中美間大龍混貼封片簡況:

1878年12月20日,美國華倫寄上海進口封,最早也是唯一的進口大龍封,貼美國“客郵”5分,到上海後補貼大龍5分銀。

1879年9月23日,天津經上海寄紐約的大龍與日本“客郵”混貼封,貼大龍全套9分銀,到上海後貼日本“客郵”5錢。

1880年2月3日,北京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緬因州巴茲,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0年3月10日,北京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緬因州巴茲,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0年4月20日,北京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緬因州巴茲,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0年11月16日,北京經上海、舊金山寄關國緬因州巴茲,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1年1月19日,北京經天津、上海、舊金山寄美國康州紐黑文,大龍6分銀混貼日本“客郵”10錢(兩個單位郵資),為水原明窗舊藏。

1881年3月8日,北京經天津、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1年3月15日,北京經天津、上海、舊金山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龍3分銀混貼美國“客郵”5分。

1881年4月28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克林頓,大龍7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1年9月13日,牛莊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波士頓,大龍18分銀混貼日本“客郵”10錢(系兩個單位郵資14分銀之溢貼或誤用歐洲郵資)。

1881年11月21日,北京經天津、上海、舊金山寄美國佛蒙特,大龍3分銀貼日本“客郵”2錢郵資明信片。

1881年12月5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硼砂湖,大龍7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1年12月27日,天津經上海、橫濱、紐約寄美國康州,大龍7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2年1月28日,鎮江經上海、橫濱寄美國伊利諾斯州,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2年4月16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費城,大龍7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2年4月21日,北京經天津、上海、紐約寄美國康州紐黑文,大龍3分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2年5月8日,天津經上海、紐約寄美國康州西文斯特,大龍7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2年6月13日,北京經天津、上海、紐約寄美國康州紐黑文,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2年7月17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麻省西菲爾特,大龍7分銀混貼美國“客郵”5分,系寬邊大龍1分銀最早用于大龍封。

1882年8月12日,鎮江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康州中城,大龍3分銀混貼美國“客郵”5分。

1882年8月30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麻省西菲爾特,大龍7分銀混貼美國“客郵”5分,左下角注明“經北京号運送”。

1983年1月27日,鎮江經上海寄美國紐約,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3年2月23日,北京經天津、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3年8月13日,鎮江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波士頓,大龍7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3年10月31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混貼封,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大龍票已經脫落。

1883年12月17日,漢口經上海、橫濱寄美國紐約混貼封,大龍9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5分銀郵票破損,系漢口寄出唯一大龍封,封上有海關公事郵件戳記(customsmailmatter),目前僅見3枚大龍封蓋有此戳。

1884年1月14日,北京經天津、上海、紐約寄美國新澤西州荷柏肯,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4年1月22日,北京經天津、上海、橫濱寄美國夏威夷科哈拉,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唯一寄夏威夷大龍封,夏威夷彼時還不是美國領土。

1884年5月27日,宜昌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卓伊,大龍3分銀混貼美國“客郵”5分。

1884年11月4日,上海經橫濱、舊金山寄美國匹茲堡,大龍6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上海寄出大龍混貼封隻此一件。

1885年1月21日,天津經上海、橫濱寄美國紐約,大龍毛齒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這是天津楷書中文戳首次銷大龍郵票。

1885年4月4日,美國紐約經上海寄溫州,唯一的美國進口大龍片,系美國1分郵資明信片加貼1分美國郵票,到上海加貼大龍1分銀作國内郵資。

1885年5月27日,天津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辛辛那提,大龍3分銀(系後貼)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5年8月7日,鎮江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大龍厚紙3分銀混貼美“客郵”5分。

1885年8月19日,宜昌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卓伊,大龍3分銀混貼美國“客郵”10分。

1885年11月19日,北京經天津、上海、紐約寄美國康州紐黑文,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6年2月8日,北京經天津、上海、紐約寄美國新澤西州,大龍3分銀混貼日本“客郵”5錢。

1887年5月12日,北京經上海、舊金山寄美國紐約,大龍6分銀混貼美國“客郵”5分。

以上共計中美間貼海關大龍郵票的實寄封39封,除進口封與進口明信片各一件外,其餘都是出口封,其中8件為經由美國“客郵”寄出的大龍混貼封。

參考文獻:

1.黃建斌.大龍信封存世考[M].台北:财團法人黃建斌文教基金會,1997.

2.PeterL.Koffsky.TheConsulGeneral’sShanghaiPostalAgency[M]Wahshington:SmithsonianInstitutionPress,1972.

3.LeeScamp.FarEastMailShipItineraries[M]Vol.I,U.S.A.

4.LeeScamp.TheUnitedPostOfficesinChinaandJapan18671874[M],U.S.A

5.北華捷報:行名薄[M](1872-1900),上海:北華捷報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