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郵政日戳見證“文革”改名風潮

時間:2024-11-08 03:14:39

1

2

3今年第4期《集郵博覽》刊登了李茂長先生《實寄封見證“文革”改地名風潮》一文,以南京的地名為例,用實寄封上的地址講述“十年動亂”瘋狂年代裡出現的改名風潮,在衆多郵友間産生了極大的共鳴。在“十年動亂”時期的全國性改名風潮中,位于東南的福建省會福州市同樣也卷入其中,改名風潮從路名、巷名延伸到區名,從村名延伸到鄉鎮名、公社名,甚至連學校和醫院的名稱都紛紛卷入到這次改名風潮之中。

同六朝古都南京一樣,福州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和人文底蘊的文化古城,自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起,便開啟了福州文明史的開端,距今已有兩千兩百餘載。而地名作為人類生産和社會生活的産物,是人們對具有特定方位、範圍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實體賦予共同約定的語言文字代号,成為人們相互交往必備的工具,福州的地名同樣體現着這座具有兩千兩百餘年曆史的八閩都會的城市靈魂。就在50多年前爆發的那一場持續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衆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曆史文化價值的地名被改成了“革命性”的新地名,有些還被記錄在郵政日戳中。在此我以5枚日戳為例,與郵友們共同探尋當時福州市區地名更改的史實。

圖1是一枚信銷郵票,其完整的戳文為“福建福州1978.6.9.18赤衛(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8年10月,福州市赤衛區革命委員會成立,把福州市的“台江區”更名為“赤衛區”,并同時将台江區的部分街道名稱進行了更改,諸如“瀛洲”更名為“解放”,“後洲”更名為“赤衛”,“蒼霞”更名為“長征”等。對地名的大量更改,導緻了人民群衆日常生活的極大混亂。“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4月,福州市對地名進行撥亂反正,恢複了台江區名稱,同時把街道、道路改回原來的名稱。這枚來不及更換的“福建福州赤衛(區)”日戳就是這段曆史的重要見證。

圖2這枚實寄封上的“福建福州朝陽(區)”日戳與“福建福州赤衛(區)”日戳的情況如出一轍。在“文革”時期如火如荼的1968年,福州市“倉山區”被更名為“朝陽區”,這封信由浙江省平陽縣寄到福建省福州市醫療化工廠,當時的福州市醫療化工廠(今福州醫療化工總公司)位于福州市朝陽區(今倉山區),收件地址的所在地與郵政日戳一道呼應了這段改名的曆史。1978年7月,“朝陽區”被恢複為“倉山區”的名稱。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福州市的鼓樓區,1968年“鼓樓區”在改名風潮中被更名為“紅衛區”,其實當時全國各地還有諸多的區名被改為“紅衛區”,在“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得以恢複原名。

圖3剪片上的郵政日戳戳文為“福建福州紅寮(所)”,這是福州市晉安區的一個鄉鎮之名。據《福州百科全書》記載:紅寮原名下寮,1967年“文革”中改為“紅寮”,以“革命”的标志—“紅”為時尚定名,後撥亂反正,各地地名做了恢複,這裡因回避“下流”之嫌,仍沿用所改之名。1996年11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準,紅寮鄉更名壽山鄉,富有“革命色彩”的“紅寮”地名終于随曆史長河而去,取而代之的是體現“福州三寶”之一的壽山石主産地的壽山之名。4圖4所展示的郵政日戳戳文為“福州工農路”,即如今位于福州市倉山區工農路97号的工農路郵政所,郵政編碼為350007。工農路是福州市倉山區重要的道路之一,郵政所的斜對面便是閩台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故居。根據福州市建設局1966年11月編印的《福州市新、舊道路名稱對照表(包括街辦居委會、山、河、橋、路口)》一書記載,“敦睦裡”更名為“工農路”。在“十年動亂”之後,工農路的名稱被沿用至今,成為極少數留存至今的“革命”地名。而其原來的名稱“敦睦裡”則以位于工農路上的“敦睦裡新村”和“敦睦裡”公交車站繼續留存着,一新一舊的兩個地名向往來的人們講述着那段時期的曆史記憶。

據郵政史資料顯示,除了這4枚郵政日戳外,當時的福州市還有一枚“福建福州紅洲(支)”郵政日戳,紅洲即如今的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在當今,通過郵政日戳回憶“十年動亂”時期的更名風潮,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對曆史的回顧與認識,更多的是由此而受到的曆史教育。除了郵政日戳上所體現的改名風潮外,還有滄洲裡被改名為“自力裡”、黃山村被改名為“紅山村”、鼓山公社被改名為“東風公社”、鑄鼎街被改名為“學軍路”、烏山路被改名為“紅光路”、烏山小學被改名為“東方紅小學”、達道河被改名為“赤衛河”、烏山被改名為“紅衛山”、尤溪洲被改名為“紅星洲”,乃至将福州協和醫院改名為“反帝醫院”、将福建醫學院附屬醫院改名為“福建醫學院工農兵醫院”,在以“革命性”作為地名标準的時代,此番改名風潮所造成的影響可見一斑。

春回大地,榕城新綠。郵政日戳見證的不僅僅是“文革”改名風潮,更是用郵政史的方式記錄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所幸在“十年動亂”之後,及時對地名進行了撥亂反正,将多數被更改的地名恢複成原來的名稱,才使得人們能夠更好地為悠久的人文曆史底蘊所熏陶,更好地了解地名背後的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