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威武文明之師”郵票的人物原型

時間:2024-11-08 03:21:41

1

2

3

4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從1993年初開始組建,1996年1月28日組建完畢,1997年7月1日0時進駐香港,取代駐港英軍接管香港防務。

石崗軍營是香港駐軍面積最大的營區,擁有香港僅有的兩座機場之一,是駐軍曆年向香港市民開放的軍營,也是駐軍曆史上兩次盛大閱兵儀式的舉辦地。2004年8月1日,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7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首次在石崗軍營公開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這也是駐港部隊進港7年來首次公開舉行的閱兵儀式。

閱兵儀式舉辦之前的6月30日,也是香港回歸7周年,香港郵政發行一套6枚《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特種郵票,由何志仁設計,黃維盛繪圖,分别為“威武文明之師”“社會服務”“開放日”、“陸軍”“海軍”“空軍”。同日發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珍貴郵票小冊子/小本票,其中附有6種郵票小型張小本票,每枚小型張上含其中一款面值的四方連郵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珍貴郵票小冊子/小本票一直是衆郵人追求的品種,特别是軍郵癡迷者甚多。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郵票第一枚“威武文明之師”主圖展示了雄壯威武的駐港部隊陸海空三軍儀仗隊。身着“97式”軍服、英姿勃發的三軍儀仗隊軍旗手和護旗手護衛着“八一”軍旗(旗頂和旗邊飾紅穗子,區别于國家儀仗隊的金穗子)走在隊伍的前面,他們以嶄新的軍容和威武的英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994年組建完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由某旅步兵第3營官兵組成。該營誕生于解放戰争時期,所屬“牛角峰英雄連”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立下赫赫戰功。現有正式隊員151人,替補若幹人。同時也有優秀的國家儀仗隊員選入,擔任重要角色。人員構成為:執行大隊長1人,旗手1人,護旗手2人,陸、海、空軍分隊長各1人,陸、海、空軍隊員各48人,分别代表着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的陸海空三軍。這支儀仗隊充分展示了駐港部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作為一名極限集郵愛好者,我一直緻力于制作票、片、戳三者和諧一緻的極限片。在查找“威武文明之師”郵票主圖是否有原圖攝影作品時,我發現一幅由阿東攝影的作品“我軍駐港部隊閱兵方陣紅旗飄揚”,畫面特征是陸海空三軍禮兵均為左踢腿的動作,與郵票人物幾乎一緻,照片背景為陸海空三軍橫排。而在另外一幅新華社記者黃本強拍攝的照片“駐港部隊儀仗隊在閱兵儀式上”,可以看到陸海空三軍旗手後面的禮兵隊列是縱列,與郵票畫面背景排列方式一緻。這是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閱兵前入場展示的隊形,而且近距離拍攝的三位軍旗手與郵票人物幾乎一緻。雖然後來我也一直在查找郵票的原圖,但是沒能找到更對位的攝影作品,所以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威武文明之師”郵票設計時也許是參考了阿東、黃本強等人的攝影作品,同時這也提醒我,“威武文明之師”郵票主圖極有可能就是以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隊員為原型設計的。5

6

7

8

9

10

11為準備大閱兵這項重要活動,駐港部隊從北京三軍儀仗隊抽調了12名儀仗兵來指導訓練。時任三軍儀仗隊海軍分隊長的袁轲(山東濟南人,1981年出生,1999年12月入伍,在三軍儀仗隊二中隊服役期間,曾執行外國元首訪華任務288次)就是其中之一,當時他任駐港部隊閱兵四、五、六方隊的總教練,并擔任陸軍第五方隊排頭兵。據袁轲介紹,《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威武文明之師”特種郵票反映的正是閱兵訓練中的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郵票畫面前排正中的軍旗手叫馮兵、左側的海軍護旗手叫馬澤君、右側的空軍護旗手叫于建峰。和郵票近似的畫面在當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2004年駐港部隊“八一”閱兵》紀錄片上可以看到。但是袁珂也表示,他是本次閱兵結束後,因表現出色于當年12月才正式調入駐港部隊擔任三軍儀仗隊執行大隊長。那個時候,駐港部隊首次閱兵旗組的三位旗手已經退役并返回内地,他沒有他們的聯系方式。

當時,因為撰寫稿件的緣故,與時任三軍儀仗隊二中隊中隊長、三軍儀仗隊訓練處處長朱振華以及駐港部隊政治部宣傳處幹事、《解放軍報》社特約記者周漢青等人聯系密切,也曾嘗試通過他們幫我查找當年參加2004年駐港部隊閱兵活動的這3位三軍儀仗隊禮兵的聯系方式,惜無結果。後來,《郵票上的三軍儀仗隊禮兵風采》文章發表,随即被一些微信公衆号和網站轉載。2017年國慶節期間,有人在退役儀仗隊老兵們組建的QQ群裡告訴我一個深圳的手機号碼,說有可能是郵票上海軍護旗手馬澤君的聯系方式。随後,我聯系上了馬澤君先生,并加了他的微信,他和我聊了很多他們當年閱兵和訓練的故事,也傳給我一些當年他們閱兵和訓練的照片(圖9~11)。通過馬澤君先生牽線,我與當年閱兵時的駐港部隊政治部宣傳處新聞中心主任潘劍鋒上校也聯系上了。潘上校從他收藏的《大閱兵-駐香港部隊“八一”閱兵剪影》畫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政治部編)裡也找出一張和“威武文明之師”特種郵票畫面近似的照片,同時還提供了一張《解放軍畫報》記者在香港回歸5周年時為雜志拍攝的照片,畫面上禮兵的隊形跟三位旗手的服裝相對應。潘上校認為,“威武文明之師”特種郵票在設計時應該是參考了當年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訓練時的多個畫面組合而成,特别是三位旗手身後的禮兵,在真實閱兵時,由于場地限制,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如此之多的橫列人數的。随後,我通過馬澤君先生聯系上了“威武文明之師”特種郵票的另外兩位旗手的人物原型馮兵、于建峰。12

13

17

14

15

16海軍護旗手馬澤君,1979年3月16日出生,山東濰坊諸城市人。1999年12月入伍,在駐港部隊步兵旅任士官班長,在駐港部隊步兵旅任士官班長。新兵第一年入港時就被挑選為海軍護旗手,是“儀仗标兵”“刺殺操标兵”和“軍事五項全能優秀士官”,并在駐軍2002年組織的幹部、士官5公裡、全裝5公裡越野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曾先後擔任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海軍護旗手、軍旗手。2004年8月1日閱兵時擔任海軍護旗手,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分列式在所有閱兵方陣的第一個位置接受檢閱。參加過“軍旗耀香江”2004年8月1日香港閱兵紀錄片的錄制。曾經連續4年代表駐軍參加香港紅磡體育館慶祝國慶演出。還曾作為駐港部隊形象大使,在閱兵發布會時代表駐軍進行宣傳。先後完成了50多次儀仗任務,并多次代表駐軍參加各類軍事雜志封面的拍攝,作為升旗手參加過香港回歸5周年升國旗儀式和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的升國旗儀式,多次接受國家領導人和軍區首長的檢閱。目前在廣東深圳定居。

軍旗手馮兵,1978年5月2日出生,山東煙台萊州人。曾任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執行隊長、軍旗手,接受過國家主席及總部、中央首長幾十次檢閱,曾參加過香港回歸十周年大閱兵、奧運健兒訪港、解放軍藝術團訪港、香港回歸5周年慶典、香港大球場楊利偉訪港及國慶表演等,是隊列、儀仗、刺殺操等方面的專家。組織過大型國旗方隊培訓及衆多對外軍訓培訓等任務,榮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軍區評為優秀士官。目前定居在山東煙台。

空軍護旗手于建峰,1981年4月7日出生,山東濰坊諸城市人。1999年12月入伍,在駐港部隊步兵旅任士官班長。曾任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隊員、海軍分隊長、空軍護旗手,參加過香港回歸5周年慶典及2004年8月1日閱兵。接受過中央軍委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曾經三次參加香港紅磡體育館的演出,日常組織儀仗隊海軍方隊訓練,并被軍區評為優秀士官。所在的連隊大渡河連被中央軍委授予“香港駐軍模範紅二連”榮譽稱号。目前在江蘇南京定居。

“對軍人來講,受閱是和平時期最高的榮耀。”談及2004年的這次香港石崗軍營大閱兵,馬澤君、馮兵、于建峰都表示,“受閱一次,榮耀一生!這種榮耀不僅屬于個人,更屬于駐港部隊和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21載春秋,紫荊之畔的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一直都是駐港部隊耀眼的形象窗口。而如今,這份榮譽的傳承仍将繼續”。

(責編:焦冰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