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完的長城 道不盡的郵情
時間:2024-11-08 03:41:48
8月3日下午,在《長城》郵票即将發行之際,設計者許仁龍、張濟平來到中國集郵總公司,接受了部分在京媒體的集體采訪。
作為中國重彩山水畫的一面旗幟,許仁龍最為大衆熟知的作品當屬2002年為人民大會堂接待大廳創作的巨幅國畫《萬裡長城》。這幅大作展現了長城的恢弘氣勢,也體現出作者的藝術功力與人文精神。正所謂畫如其人,當身着中式上衣的許仁龍昂首闊步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舉手投足之間亦帶着一股“中國範兒”。許仁龍今年62歲,盡管離鄉多年,但講話依然帶有濃濃的湖南鄉音,談到關于藝術的話題,他語氣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堅持,但态度是大度的,給人的感覺是平和的。
另一位郵票設計者張濟平,今年68歲,他外表質樸,平易近人,講話語氣平緩,條理清晰。比起此前從未設計過郵票的許仁龍,他算是一位郵票設計界的“老兵”,早在1986年,他就獨立承擔了《泰山》郵票的設計。兩位老師雖然看上去“風格”不同,但卻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那就是對待藝術認真執着的态度。談及此次《長城》郵票的設計,兩人都提到了創作過程的艱辛,但正是憑着對藝術境界一種近乎偏執的追求,他們堅持下來,并合力在方寸間留下了一幅堪稱經典的傳世之作。
當現場有記者問兩位此次如何合作時,許仁龍當即脫口而出:我們就是一個整體,談不上分工。據介紹,兩位都在中央美院任教,是十多年的同事。此次中國郵政請許仁龍設計《長城》郵票,時間緊,任務重,許仁龍就想到了請老同事、老朋友張濟平出山,許仁龍坦言:張濟平曾經設計過郵票,經驗比我多,而且此次前期的寫生工作,都是張濟平完成的。但就整個設計過程,尤其是後期種種與外界打交道這方面來說,我擔當的責任要大一些。
或許是此次設計《長城》郵票的經曆太過“難忘”了,面對記者的提問,兩位畫家侃侃而談,創作思路、設計理念、關于長城,乃至藝術人生,談得興起“刹”不住了,最後比預定的采訪時間又延長了半個小時。
問:通過9枚郵票,兩位最希望體現長城的什麼?希望這套郵票傳達什麼樣的文化精神?
許:我認為,此次發行《長城》郵票有幾大亮點:一是此次采用了9枚連印的長卷形式,展現了從虎山長城到嘉峪關的長城全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首次。
二是早在2006年,我國就出台了《長城保護條例》,2016年正好是該條例施行10周年,在此時發行郵票,對于敦促加強長城保護,将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
第三,在曆史上,長城的主要作用是抵禦外敵,但同時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也起到了促進對外交流的作用,這點和我國目前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頂層戰略的精神内核不謀而合。
第四,國歌裡有一句:“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可見長城精神對于中國人的影響之大。長城精神是一種強國精神、團結精神、創造精神、獻身精神,它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财富,我們應該将其保持并發揚光,這也是發行這套郵票的現實意義之一。
五是9枚《長城》郵票突出了中國畫的繪畫語言,體現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創作理念,創作手法上則始終堅持“神與物遊”、“以大觀小”、“骨法用筆”,使得這幅長卷散發出濃厚的“中國味道”。
六是9枚郵票采用了全雕刻版,充分展現了方寸藝術的獨特魅力。
七是此次《長城》郵票的相關郵品制作水準非常高,郵政部門可謂是用心良苦,也充分反映了郵政這家“百年老店”的“良心品質”。
八是整個創作過程的高水準。回憶這次設計《長城》郵票的經曆,對我們而言,簡直可以用“不堪回首”來形容。我們是去年10月份開始寫生的,今年5月份就要交稿,又是這樣一個不容錯失的重要題材,我們兩人加起來都有130多歲了,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在極其有限的創作時間裡,我們還是咬牙堅持,克服了太多的身體困難、精神重壓,圓滿完成了任務。當然,大家看到擺在面前最後的郵票成品,絕不僅僅是我們畫完就可以直接開印了,還有雕刻師的再創作,整個制作印刷團隊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這幅長卷方寸佳作。
問:在設計時,兩位老師是如何選擇重點表現的地标和景點的?在地點選擇上是如何做出突出和取舍的?
張: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基本情況,許仁龍十多年前給人大會堂畫《萬裡長城》時,當時就做過很多寫生,這次我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順着長城沿線考察寫生,在創作之前還請長城學會的副會長董耀會提了一些關于長城節點選擇的意見,最終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總的思路。基本上,在重要節點的選擇問題上,我們一是取曆史中起過重要作用的節點,二是取民間非常熟悉衆所周知的地方,三是地理位置比較重要的節點,如老牛灣,這是長城和黃河的交彙點。還有就是長城和絲綢之路的聯系點,如嘉峪關。這主要反映了長城的文化意義,長城不僅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彙點,也是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交彙點,所以涉及文化交流的節點也很重要,因為它們對中華文明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許:郵政是去年八九月份找的我,因為我對長城比較熟悉。當時我腦子裡已有一個大概的取舍。但再熟悉,畢竟不是很科學,所以要依靠專家的長城知識,如地理緯度等,都要一一核對。在設計中,結合專家意見,我們經過多次修改,力争達到藝術與科學相對合理的一個度。設計完畢後發到各省區市,收到的反饋還是滿意的。
郵票設計是件苦差事,既要符合客觀真實,又要具有藝術美感,正是所謂的“戴着腳鐐手铐跳舞”。此次關于長城節點的選擇,我們也經過了反複權衡,長城的重要節點不能少,但如果太集中了就要“重中取重”,如北京段中關隘較為密集的一段,居庸關隻好忍痛割愛了。但有的地方,如甯夏固原的長城已基本消失了,但因其重要性還要重新複原。有的地方的長城關樓是重修建過的,非常漂亮,但經綜合考慮,最後還是割舍了。總之,郵票設計有其特殊性,在藝術表現長城的同時,也要保證票圖的科學性,否則,怎麼面對将來集郵者的各種疑問呢?
問:請問兩位老師,藝術創作和郵票設計有何不同之處?此次設計《長城》郵票的難度在哪裡?
許:繪畫搬到郵票上,一定要針對郵票的特殊性做特殊考慮。這次《長城》郵票用長卷的形式描繪,我是非常高興的。因為在中國藝術史上,有很多有名的長卷,如《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此次設計《長城》郵票,是古老長卷的一次新創作,對于将我國這種特有的藝術形式發揚光大非常有意義。但不誇張地說,這次畫的難度也比曆史上所有的長卷都大得多。因郵票尺幅所限,長城每段的外形細節又不一樣,導緻一邊要藝術效果,一邊要考據求證,創作過程相當折磨人。不過,郵票設計跟繪畫的根本原理是一樣的,都要考慮整幅畫面的起承轉合。
張:一般郵票設計放大8倍就足矣了,我們此次是放大了12倍進行創作的,這可以說是人為地增加難度。我和許教授常常是畫一段,然後用手機拍下來,縮小了看效果,有時候發現小了以後線條就糊了,就要反複修改。
許:此次設計《長城》郵票,我覺得一大難點是色彩方面,一幅作品的色調選擇非常重要,有助于突出主題。一開始,我們對長城有秋天、春天兩種色調的考慮。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春天的長城,這個季節的景物特點是既蒼茫,又清新,整體為暖色調,适合展現長城的蜿蜒形态。總之,怎樣突出長城的崇高是我們設計首先要考慮的,郵票設計是方寸的藝術,而不是方寸的考古,有些細節還是需要藝術處理的。
問:此次《長城》郵票采用了雕刻版設計,并由許教授的弟子郝歐負責雕刻,在創作過程中,你們是如何合作的呢?
許:其實我們很早就有了做雕刻版的想法,這方面張老師也給我普及了知識,當年他設計《泰山》郵票就是采用的雕刻版。及至畫出了素描稿,我們拿給郵票發行部高山總經理看,他看了以後很興奮,認為可以做雕刻版,這正好和我們的提議不謀而合。
之所以選擇郝歐,不是因為她是我的學生,而是因為她的雕刻水平到了,成熟了,年紀也是最出成果的時候。此次我們是密切配合,及時溝通,及時修正。9枚郵票在兩個多月時間就雕刻完畢,郝歐十分出色地完成了雕刻任務。
國畫講求筆道精神,而雕刻線的組合講求精密,所以在講求筆觸的力量、神采時就要有個雕刻線的取舍問題,也就是雕刻要跟中國畫的創作手法磨合。在這方面,郝歐完成得相當好。
在此我還要感謝這套郵票的幕後英雄們,編輯、印刷,他們本着大國工匠精神,不斷修正,精益求精,使原作達到适合郵票尺幅的效果。成就一套優秀的方寸作品,背後要有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他們是無名英雄。
問:如果創作時間更充裕一些,此次設計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
張:這次設計《長城》郵票對我和許教授來說,都是一個考驗。按常理說應該是兩年的工作量,但我們花了七個月時間完成了。而且我們标準定得還很高,許教授希望能畫成世界級的作品,這當然不是我們說了算的,但我們在創作中确實花費了很多心血,我和許教授都是認死理兒的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這幅作品,八千多公裡的風景、108個景點在尺幅中得以一覽,歐洲人是畫不出的,隻有中國人畫的出,這就是長卷的魅力。
許:藝術無止境,此次設計《長城》郵票,我覺得在大的方面沒有遺憾,小的細節或可推敲,微觀上還有可改進的地方。如果要打分的話,這次設計我給7分,雕刻1分,最後整體修整、印制2分,一共可以達到10分。
問:我們了解到,許教授從1986年就開始以長城為繪畫題材了,為什麼您這麼癡迷于長城呢?
許:我打個比方,就像男女找對象一樣,兩人如果不合适相處起來就很難受。對我來說,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尋找适合自己的題材也是這樣的,這和本性相關,也跟後天的影響有關。我是湖南人,在南方長大,一開始學畫人物,覺得不對路,就轉畫山水,因為山水可以慰藉我的心靈。後來我寫生到了黃河流域,發現這裡的風景跟自己的心靈撞在一起了,可以說,北方的山水影響了我,中原的水土、文化拯救了我,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藝術本性。我曾長期在山西寫生,那裡是有長城的。後來有了給人民大會堂畫《萬裡長城》的機遇,更加深了對長城的了解。
問:請問許教授是何時開始從事重彩山水的畫風?這與傳統的國畫繪畫手法有何不同?在畫面表現上有何優勢?
許:重彩山水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主要特點是将礦物顔料粉碎後調膠,這樣不易變色。在這次創作中,我們将重彩與水墨結合,色調非常飽滿,色彩飽和度更高,對于長城,上顔色要上夠、要酣暢,最後出來的效果和一般國畫是有所區分的,筋骨強健,畫面充盈,更适合展現長城的特點。這也體現了我們此次創作的主旨,就是要用中國的藝術語言和手法,去展現中國的風骨、中國的精神,最後成就一幅中國風範的作品。中國藝術有它獨特的魅力,我們一定要有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