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古人如何預測和防禦台風

時間:2024-11-08 04:40:34

前段時間,台風“山竹”占據了各大新聞的頭條,那麼千百年前的先人們,對于這種破壞力巨大的天災又是如何防治的呢?

中國古代的台風相關記載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沿海,相關的防治行動自然也以此為中心展開。

自唐朝至今的一千多年間,史籍文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關台風肆虐的記載。

例如,元朝大德五年七月初一,“大風,屋瓦皆飛,海大溢,潮高四五丈,殺人畜,壞廬舍,漂沒人口一萬七千餘”。

永樂九年九月的雷州府“飓風暴雨,淹遂溪、海康……溺死千六百餘人”,吳川地區于明萬曆二十四年“丁巳秋七月十四日飓風大作,傾屋拔木,有舟飛屋”。

曆朝曆代,台風之災均屢屢見于史書,由于常常伴随着山洪和泥石流,可謂毀天滅地,危害不可估量。

華夏的先人們是否有能力預測台風,從而防患于未然呢?

由于沒有氣象衛星等高科技裝備,彼時人們隻能基于動物栖伏,或雲色變化這些自然現象,根據經驗加以預測。在東南沿海的民間有“六月一雷止三台,七月一雷九台來”的說法,認為六月隻要打雷,那就肯定沒台風;而七月一旦打雷,台風便會接踵而至。

晚清時期的施鴻保常年來往于江西、福建,根據當地的山川、氣候和民俗著有《閩雜記》,在書中他介紹道:“每當台風來臨前夕,必定會有魚形雲在空中漂浮。若雲色為白,則預兆台風來勢緩和;若雲色呈黑,那麼台風勢必兇猛。”

而有關台風的移動規律,嘉慶《雷州府志》記載,如果自東北方起風,那麼一定先向北後向西移動;如果自西北方起風,那麼一定先向北後向東移動,總之會終止于南方。倘若不是終止于南方,那麼台風還會再來第二次。

話說就算到了今天,依靠衛星獲取的天氣預報也常有不準确的時候,古人這種“看雲識天氣”的實際效果就更可想而知了。這些依靠經驗的預測,主要是讓官民有提防之心,關鍵還是要看台風洶洶殺來的時候如何應對。

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建築選址方面有了一些防風上的經驗。根據考古研究,我國迄今所發現得舊石器時代人類所居住天然洞窟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洞口極少朝北,這便是為了避開冬季的寒風。

到了此後千百年間,風水學不斷發展,“藏風聚氣”成為建築選址的一項重要原則,即北有高山(玄武),西、南有小山(白虎、朱雀),東方有河流或大道環繞而過(青龍)。

如此一來,冬天可以阻滞北來的冷風,夏季可以導入東南風。

對于沿海地區而言,如此的選址恰能夠衰減旋轉而來的台風。此外,由于東南地區多為丘陵地形,因此村落上常選擇南向坡地,前低後高布置房屋,四周樹木環繞,既能防風排澇,又能通風納陽,可以說是非常科學的了。

房子位置選得好與不好,應對小型的暴雨大風或許更加有效,像台風這樣的大招兒,可以讓十裡八村瞬間化作烏有,恐怕任你南北西東,高低遠近都無法幸免。

所謂人定勝天,這個時候還是要看防禦工作做得如何。具體來說,應對台風的主要方法包括修築海堤和植樹造林兩種。早在南宋年間,為了保護和及時修理受損的堤壩,就實行了岸長責任制,所謂岸長自然是專門負責管理海堤的人員。

到了明清時期,海堤根據千字文、二十八星宿和天幹地支等号進行分段管理,機制日趨完善。而在種植防風林方面,雷州百姓可謂典範。

據《海康縣志·輿圖志》記載,雷州城東是一篇曠野,知府伍士望将舊土籠加築高大,上面種上榕樹,數年便成了一片蓊蓊郁郁的樹林。所謂土籠,實際上是在竹籠李裝上土石制成的防禦性堤岸。種植榕樹不僅可以加固堤岸,更重要的在于能夠大大降低台風侵襲時的風速。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們在應對台風時,還經常執行一項其實沒有什麼用的措施———祈福禳災。沿海各地最常見的便是媽祖廟、天妃廟和天後廟等廟宇,其實供奉的都是媽祖林默娘。據說林默娘是宋代閩越莆田望族後裔,通曉天文氣象,熟悉水性。祈禱雖然是一種消極迷信的做法,但對于當時的廣大百姓而言,媽祖神實在是他們面對災難的重要精神寄托,是他們有勇氣抗争的力量之源。

□9月22日新浪網風起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