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舨洲燈塔廣東唯一“活着”的古燈塔
時間:2024-11-08 07:06:04
廣東有四個著名的曆史燈塔,都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外國人設計的,分布在廣東沿海重要港口和航道上,它們分别是湛江的硇洲燈塔、珠江的蚊尾洲燈塔和廣州港标志性的燈塔,即虎門口金鎖牌燈塔和舢舨洲燈塔。前三座燈塔因航道變化等原因而不再亮燈,失去指引航船的功能,唯有舢舨洲燈塔還是一座“活”燈塔,繼續發揮着百餘年來一直發揮的航标功能。舢舨洲燈塔是中國沿海曆史名塔中為數不多的“活塔”。
舢舨洲燈塔建于1915年,為當年廣州海關所建,出自法國設計師之手,被譽為“珠江口上的夜明珠”,至今仍在茫茫長夜中指引着進出廣州港的無數航船。每當航船的視野裡出現舢舨洲燈塔時,就意味着廣州到了,航程結束,或遠航者歸家,或客到異鄉。
舢舨洲燈塔指引的航道,就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和近代著名的國際航道。舢舨洲的具體位置處于珠江口和伶仃洋交彙處、即虎門水道與蕉門水道出海處之間龍穴島東側的一個孤島,四面環水,廣州港主航道就由此經過。舢舨洲東側是沙角電廠,西側1.5海裡處是龍穴島,上遊4海裡處便是虎門要塞。可以說它東扼廣州主航道喇叭口,西望新廣州港(南沙港),人們說這裡是“龍穴之口,虎門之喉”。
舢舨洲面積約3畝,全是礁石,礁石高約30米,從遠處望去像一隻小小的舢舨。它的附近分布着不少險灘、暗礁,地形險要,至今夜間過往船舶,還需由舢舨洲燈塔的指引方能安全通航。從航道史的角度來說,由于舢舨洲燈塔和金鎖牌燈塔位于珠江口航道最危險的兩大礁石之上,它們的存在,才使虎門航道成為暢通無阻的黃金水道。
舢舨燈塔因礁得名,它聳立于舢舨洲礁的頂部,塔高約20米,狀似手槍,高5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它是中國航标燈塔中少見的塔樓合一的建築,設計十分巧妙。由于舢舨洲的面積太小,而且其上的礁石多高低不平,塔樓合一的設計合理地解決了燈塔導引和守塔人居住的兩方面需求。
舢舨燈塔呈乳白色,本地人稱為“白燈樓”,在珠江口的藍天碧海間,顯得異常醒目。雖經百年滄桑,但房屋依然堅固,木門窗、鐵闆等仍然是最初時的物件,很洋氣。當年日軍飛機俯沖掃射的痕迹,仍曆曆在目,鐵護欄有4根被子彈打彎,一枚子彈至今仍嵌在銅門上,成為曆史的見證。
入到樓内,從樓梯直上5樓樓頂後,向外望去,海天一色,豁然開朗。環顧室内,樓頂呈圓錐形,四周牆壁構成一個約5平方米的圓形樓閣,放置着兩架巨大的嵌有透明玻璃的燈具,燈具是由發光器和光輻射器兩個基本部分構成,夜間便将光線直射四方。
舢舨洲燈塔可以說是近代燈塔發展史上的一個微縮博物館。燈塔最初安設的是電石燈頭,并且配有電石霧炮,當炮膛裡電石瓦斯混合空氣燃燒時,便會發音,行話叫“牛号”,有點像牛叫的聲音。這種很低的聲音可以傳遞到很遠的地方,主要是在霧天裡燈光和塔身無法引導航船時才使用。
1949年後,燈樓安設了乙炔燈。1982年,舢舨洲燈塔成為我國第一批采用太陽能蓄電池供電系統供電的燈塔,此後又陸續安裝了雷達裝置、風力發電機、電霧号等最新式設備,可在任何天氣下全天候提醒過往船舶注意安全,成為集視覺、音響、無線電航标于一體的特大型燈塔。
2000年,廣州航标處從西班牙進口了價值30多萬美金的主燈。此燈形狀奇特,呈六角形,燈壁上有一圈圈如波紋的同心圓,這是一種叫“牛眼”的透鏡,可以聚出六束光線。雖然燈泡隻有60瓦,但在黑夜裡,它的射程達到18海裡。此外,還安裝了一盞美制輔燈,萬一主燈失靈,輔燈自動亮起,真可謂永不熄滅的明燈,确保了海上行駛安全。
近千年來,虎門一直是廣州人下南洋闖世界以及外國人來廣州的唯一門戶和通道,是廣州的南大門,也是廣州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數百年前官方就在這裡設立了稅館、燈塔、炮台等港口管理設施。出了虎門口,就再沒有屬于廣州港口設施的相關建築了。今天,在這裡一帶除了保存有古燈塔外,還保存着一些古代海港建築,如出海前必去祭拜的天後古廟等,成為廣州古港曆史風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廣東近現代典型建築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羊網黃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