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讀懂《西遊記》,就讀懂了人性

時間:2023-12-04 03:05:54


   
    甘藍藍
    1
    心理學家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提出了經典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的需求由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個等級構成。
    《西遊記》中師徒五人(加上白龍馬),剛好對應了這五大需求。
    八戒代表人的生理需求,他被貶下界是因為色欲,一路上激勵他向前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美女。生理需求在人的需求中最重要,也最有力量。
    沙僧代表人的安全需求。人們需要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而沙僧因為打碎玉帝的玻璃盞被貶流沙河,每七天就要遭受一次萬劍穿心之苦。隻有幫助唐僧取經,他才能擺脫折磨,回歸安全、有序的生活。
    白龍馬代表人的歸屬與愛的需求。一個人要與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系或關系,獲得歸屬感和被愛的感覺。他之所以從龍王三太子變成一匹馬,是因為自己快結婚時,發現新娘和九頭蟲暗通款曲,一怒之下燒毀了玉帝賞賜的夜明珠。
    唐僧對應着人的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師徒五人當中,隻有他沒有打怪的技能,激勵他經曆九九八十一難的動力是成就感、被尊重、被欣賞。
    技能最多的孫悟空,代表的是人的最高——自我實現,也就是人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實現成就的需要。悟空之所以能對唐僧不離不棄,一路西行,激勵他最重要的因素,是他通過自己的能力達到“成佛”的目标。
    孫悟空經曆了人生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石猴到美猴王,他天生不凡,敢封自己為“齊天大聖”。他就像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
    第二個階段從弼馬溫到被壓在五行山下,以為自己被重用,結果發現隻是一個小角色。他受不了委屈,不惜大鬧天宮,結果,真正掌握規則的如來,反手就把他壓在五行山下,像極了每一個在社會規則中摸爬滾打的普通人。
    第三個階段是從上路取經到最後成佛。那時候他學會了承受困難,不再張揚。懂得取經是他唯一能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委屈,他都視之為自己的試煉場,有妖降妖,遇怪打怪,直到達成目的。
    這場從“妖”到“佛”的蛻變,何嘗不是人生的寫照。2
    孫悟空的蛻變之路,有兩條線索并行。
    一是為了技能升級和求取真經所受的苦,二是對本能和欲望的克制。
    在還是一個石猴時,他為了提升技能,訪仙問道。他乘坐竹筏出海,冒着随時可能被風浪吞沒的危險,在海上漂蕩了八九年,最終找到了教他七十二變的菩提祖師。
    但從踏上取經之路起,他就開始了修心之路。
    技能滿分的他,有兩次放棄取經的機會,回去過逍遙快活的日子。但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真正的佛的頭銜,為了使命,他都選擇了歸隊。
    第一次,孫悟空跟着唐僧上路不久,就在路上殺了幾個盜賊,唐僧怪他殺生。不耐煩的悟空拍拍手就走了,隻潇灑地留下一句:“俺老孫去也!”
    他飛去東海龍宮和龍王訴苦,準備回花果山做美猴王。龍王幾句話就打消了他的這個念頭:“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到正果。”
    悟空聽後,沉默了半天,思考要何去何從。龍王就補充說:“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
    這句話點醒了悟空,要自在,還是要前程?當然是前程,于是他又回去了。
    這一回,也提醒了觀音菩薩,給他戴上了緊箍咒。
    第二次,悟空受的委屈更大,三打白骨精之後,唐僧寫了貶書,正式将他逐出師門,甚至發誓說:“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堕了阿鼻地獄!”
    孫悟空隻好帶着不甘回到花果山。走投無路的豬八戒去求他回來,他帶着八戒看自己的日子有多逍遙。
    最後,八戒用了激将法,編了一堆妖怪罵孫悟空的話來激怒他,氣得悟空說:“我這去,把他拿住,碎屍萬段,以報罵我之仇!報畢,我即回來。”
    等到除了妖怪,師徒的誤會解除,孫悟空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取經隊伍。
    這時候的他,明确了自己的追求,為了實現目标,他可以放棄花果山逍遙自在的生活,可以忍受取經之路的艱苦,也可以包容師父偶爾的固執。3
    一位研究《西遊記》的學者曾說:“‘悟空二字,就是整部《西遊記》的核心所在。”
    師徒一行要取得“三藏”,必要做到悟淨、悟能、悟空。可以說,“三藏”是取經的形式,而“悟空”是佛教的根本,也是取經的根本。
    所以,師父“三藏”代表的是形式上的主體與核心,而隻有達到“悟空”的境界,才能取得真經。
    這一路,他戒掉七情六欲,也戒掉了反叛之心。
    《西遊記》研究者普遍認為,“真假美猴王”是悟空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一課,在那之前,他常常不聽從唐僧的指令,師父說不能殺妖精,他偏要殺。而在悟空遇到六耳猕猴之後,唐僧再也沒有念過緊箍咒,因為悟空的“二心”死了,也就是那顆不安分的、想反抗的心死了。
    而他的七十二變,則代表念頭的變化。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長度與取經要走的路程相同。也就是說,取經路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善與惡,苦海與極樂,都在一念之間。
    就像觀音菩薩在書裡點化的那樣:“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悟空的取經之路,有磨砺,有欣喜;有委屈,有樂趣;有得到,也有放棄……像極了每個人追求目标、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如果《西遊記》隻是一個打怪升級的神話故事,絕不會跻身于四大名著之列。其實,它是以求佛為名,寫人的自我修行和磨砺。
    吳承恩創造了一個宏大的世界,從人間到佛教世界、道家世界,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則。其中的人物,從孫悟空到如來、玉皇大帝,甚至一個個不起眼的小妖精,無論出場時間多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靈魂,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若昀摘自微信公衆号“十點讀書”,陳曦圖)
    孔子說:“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人不容我,是我無能;我不容人,是我無量;人不助我,是我無為;我不助人,是我無善!”
    ——對照孔子,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