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到底以什么为中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对以知识为中心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

世界范围内,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教育中对“素养”“能力”的关注日益成为主流,教育开始呼吁以学生为中心。到今天,虽然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到,但是,从内心深处的观念来看,我们已经接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根本原因,是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在信息革命摧枯拉朽的攻势下束手无策,因此把原有的教育目标调整为学会学习、加强素养的新目标。这是信息时代促使的教育的改变,也是教育对信息时代的回答,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呼唤。

下面,我分两条线索,简要归纳一下,世界各国30年来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与探索。

第一条线索是世界各国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这条线索比较冗长。第二条线索,就是世界各国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

我们先看第一条线索。

1979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学无止境》的报告,提出人类存在“维持性学习”和“革新性学习”两种类型。前者以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特征,后者则以学生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特征。

从此以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新审视学习与教育的问题,关注学习力,比如核心素养、技能培养与习惯养成。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问题,认为教育仅从数量上去满足那种无止境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它将成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四根“知识支柱”。

后来,又补充完善为“五大支柱”。

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创新进取和冒险精神。

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

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

五大支柱,就是以五个“学会”命名的。

2005年,欧盟发表了《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素养说”。八大核心素养分别为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以及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这里的共同能力就是学习力的另外一种表述。

之后,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新加坡教育部、韩国教育部接连发表了几份报告,虽然名称不同、提法不同,如一方说“三层技能”,另一方说“六大素养”,但是方向都是一致的,都是对以知识为中心的纠偏。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一份报告,主题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份总体框架性质的报告,是受教育部委托研制的。

我们看看这份报告提出了什么。核心,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内容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说了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年的思考,概括起来,其实是想说一个问题:教育在信息时代下的新目标,是将“教育”一词中更多泛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向更多实指学生成长的“学”转变。这是教育进入以人为本阶段的共同选择,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接下来,详细阐述一下前文提过的第二条线索,世界各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我简单介绍一下对美国瑟谷学校的探索。

瑟谷学校,英文名字叫Sudbury Valley School,到2018年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

这所学校的建立,跟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民办学校的创立颇为相似——那些对传统学校学习方式不满意的父母,组织起来,进行教育自救,想按照自己的理念,办一所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快乐的学校。

瑟谷学校的筹建者,背景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学术界,有的来自商界,有的来自艺术界,各种各样的父母,各种各样对教育有热情的人聚集在一起,开办了这样一所学校。

大家身份不同,背景不同,但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比如说,他们相信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奋、最高效的学习者,他们相信学习这件事主要靠学生自我激励的好奇心,而不是老师拿着教鞭“赶鸭子上架”。

这所学校刚创立的时候,就形成了一整套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几条,比如说,自由是学校的核心,自由是学生的权利,是不能够被侵犯的;独立造就领袖,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给他们独立管理、独立行动的权利,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好。诸如此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国内有两本简体中文版的书,都是以瑟谷学校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为主题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就像读《红楼梦》一样,每个人读完之后,所思所想都不尽相同。每个了解瑟谷学校的人,对这所学校的解读也不会一样。对我来说,我对瑟谷学校最感兴趣的,最在乎的,是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一直关注这所学校,看它是怎么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节的。

过去,总有人问我,朱老师,您说要以学生为中心,到底怎么做才算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不妨看看瑟谷学校。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首先体现在管理上。这所学校相信学生,敢于将个人事务全部交给学生自主管理。

不像我们国内的学校,瑟谷学校的学生是混龄的,从小朋友到成年人都有。在这所学校,不管你年纪有多大,只要你一进入这所学校,你就要为自己负责任,你的未来由你自己去规划,你的个人事务都由你自己来决定,学校只给你提供相应的指引,学校里的教室、工作室、图书馆、设备,这些都是公共资源,全部归学生使用,你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教师也好,员工也好,他们就像餐馆的服务员,随时等待你去找他们。如果你不找他们,对不起,他们比国内的餐馆服务员还要克制,还要被动,他们不会去主动找你的。

大家可以想想,在我们的学校,这样做是不是天方夜谭?

但是,瑟谷学校做到了。因为,瑟谷学校不像传统的学校,它没有班级制度,没有班长,没有学习委员,更没有班主任,学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