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我的正职是英国军队首席生存教练。我负责训练别的生存教练,而他们再负责让每个英国士兵都学会生存本领。我这辈子都在四处旅行,为的就是找到最新的观点与技巧。我想知道,在对人类而言最极端的环境中,这些新的知识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曾在世界最干燥的沙漠和最遥远的丛林里长途跋涉。我也曾跳入冰冷的水中,走过荒凉的苔原,被人一路追着穿越森林。

此时此刻,当我写下这篇前言的时候,我所处的地方离北极点比较近,倒是最近的一棵树不知远在何方。我想不出还有哪儿比这里更像月球基地。在北极的这个区域,太阳要到下周才会重新出现在泛白的地平线上。刚才我写下标题的时候,这儿的气温比火星还要低。

这像是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中。走在雪上的时候听到的声音都不一样,雪被冻得很硬,你走在上面时会像踩泡沫塑料一样嘎吱作响。空气像是冻住了。我刚吸一口冷气,鼻毛就会瞬间被冻得僵硬,鼻子里面黏黏的,有种异样的感觉。我把雪地车留在外面,让它一直处于发动状态。此时的薄暮也透着一种冰冷的蓝色。在一片蓝色的世界中,雪地车的前灯照出了一小片黄色的区域。在这么冷的地方,想要发动引擎是件难事,所以,一旦发动起来最好不要让雪地车熄火了,这样也更安全。

哪怕几厘米之外就是暖和的室内,我去碰金属门把手的时候也从不脱掉手套。在这种温度条件下,用裸露的皮肤去碰金属会造成冻伤——瞬间冻僵你的皮肤。我是不会锁门的,在这个地方就没人会锁门;万一后面跟着一头饥肠辘辘的北极熊,你也不想笨手笨脚地翻开一层层厚厚的衣服找钥匙。在这种地方,不动脑子分分钟就会没命;做事就得拎得清,这你没得选。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花时间和才能各异、背景不同的人交流,倾听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我有何不同。我也有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正如你能想象的,有很多行政事务和一大堆报告要做——我已经把生存法则用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告诉我,他们觉得这些技巧在生活中也一样有用,尤其在他们的工作中。

过去20年,我一直在搜集各种各样的生存故事,我很想搞清楚生存的本质:我们怎样才能大难不死?有句名言说得好:聪明人从错误中学习,而更聪明的人则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当我给生存教练们开训练课的时候,我喜欢讲过去那些幸存者的故事,但还有些故事里的人就没那么走运了。

我们的文化里充满了灾难和求生的故事,从荷马的《奥德赛》开始,到《鲁滨孙飘流记》,再到《泰坦尼克号》[1],至于为什么有的人幸存下来而有的人没有,我们很少好好进行分析。[2]我们把这归因于碰运气,或者天注定。事实上我们人人都能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在面临压力时也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而这才是真正的答案。当然,想要训练处理某种情况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事先亲身体验,但是为了准备得更充分,我们可以从更简单的事情着手。

这就是我们团队创立的基础。在现实世界里,军事生存无非就是学习一个简单的模板,然后不管何时何地都能灵活运用。对于我训练的这些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已经足够他们费脑的了,所以生存法则必须简单好记且用途多样。军事生存法则关心的无非是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首先会伤害你、做什么事会赢得最大的成功机会。不管是日复一日地干着日常工作,还是努力发挥最大潜能,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需求,就能真正搞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儿。而一旦知道这些条条框框在哪儿,我们就能在一步步搞定眼前状况时想方设法超越极限。对我们来说,做事井井有条当然再好不过,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记住几个理论上的步骤,然后再逐条对照实施。我讨厌这么干。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得明白人的身体是怎么运转的,最重要的是,你还得明白人的思维是怎么运转的,而搞懂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让你在压力之下拥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1]我绝对会给杰克一个建议:那块木板上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他们两个人。

[2]大多数人认为,想要幸存的话主要得靠吃更恶心的东西(因为这样电视节目会很好看),但其实不是这样。



你最重要的装备


最该携带的生存装备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很多次。答案并非一把好刀,也不是什么地理定位装置。求生时,或其他需要自力更生时,你所要携带的最重要的工具其实是装得满满当当的头脑。不幸的是,头脑和大多数生存装备不同,不会有人把它写进生存指南里,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让自己头脑尽其所能。

今天的我们被各种信息轮番轰炸,这可是从前的人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每条信息都需要我们留意,似乎每一条都一样响亮,也都一样紧急。我们抓狂地查邮件,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间来回切换,不断更新系统,就是没时间让自己的头脑也焕然一新。很多人的生活就是这么过的。拜信息轰炸所赐,当我们清理掉手机上那几个未读信息,或是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个帖子的时候,我们真像是搞定了现实生活里的大问题似的;而且,做这些事情得到的反馈更为直接。这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和我们搞定现实问题时的脑回路是一样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也能带来一点让人开心的多巴胺,只是“问题”一直会有,而且非常消耗人的精力。与此同时,我们犯不着再去记电话号码了,也用不着地图了。就算把这些东西统统抛到一边,想查什么还是差不多都能查到,但我们持续的注意力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这就好像在健身房里只锻炼一块肌肉,而不管其他肌肉。我们已经失衡了。

我不是卢德分子,我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新技术,但是我们背了太多貌似必不可少的额外装备在身上。它们并非不可或缺,我们却一直被它们压得起不了身。我们不再为自己解决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了。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不知如何才能找回最初的那些原则。求生的过程可以教会我们追寻生活的本质,它告诉我们只带上需要的东西就好。轻装上阵的时候,我们走得更快,也行得更远。

在生存课上,我遇见过那些有过创伤经历的人。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整装待发,好像无论什么事情砸过来都可以应付的时候,他们身上的那种自信有目共睹。我想把这些知识写进这本书里。要是我让你觉得自己随便被扔进什么环境都可以一切安好,再进而让你感到一点点的自由,培养出一点点自力更生的能力,那我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