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印度消除贫困,到底难在哪里

时间:2023-03-10 03:36:37

苑基荣 潘晓彤

编者的话:“同为人口大国,为什么中国能实现脱贫,而印度却做不到?”这几年,印度媒体从不回避向中国借鉴扶贫经验的话题。印度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贫困人口过多依然考验着这个南亚大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客观地说,印度政府出台过一些消除贫困的举措,也有一些成效,但从各种国际数据看,印度仍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极端贫困人口不降反增。《环球时报》“社会热点问题系列观秦”栏目组的调查显示,造成印度“脱贫攻坚难”的原因很多,也非常复杂。对于印度能否成功借鉴中国经验,也因印…度“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而难下定论。

“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

从国际机构的统计看,贫困依然是印度发展面对的重大挑战。全球知名数据统计库Statista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下的男性约3800万,女性约为4500万,合计约8300万。2022年世界银行重新修正标准,按照2017年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新的极端贫困线由每天生活费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按照原标准,印度极端贫困发生率为10.4%,而按最新标准为13.6%,极端贫困人口不降反增。

印度政府在消除贫困的问题上出台过一些举措,如“农柚青年就业计划”“总理/国家技能发展计划”“总理/国家贫困福利计划”“国家健康保障计划”等。印度德里大学的一位客座教授近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政府这些年减贫力度很大,成效仅次于中国”。他还表示,印度原计划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减贫目标,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一目标可能会有延迟。

从《印度时报》引用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数据看,德里大学客座教授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印度从2005年开始的15年里累计脱贫人数达4.15亿,贫困率从2005-2006财年的55.1%降至2019-2021年的16.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这是“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迁”,但同时也强调印度依然面临艰巨挑战,2020年仍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人口总数达2.28亿。更糟糕的是,2020年生活在贫困中的印度人增加1了5600万,而当年全球有7000万人陷入贫困,这意味着,受疫情影响,全球每10个陷入贫困的人中就有8个在印度。此外,有专注于数据研究并监督政府提高治理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印度民间组织认为,由于缺乏本国政府的真实数据,印度贫困人口一直是个谜。

印度《脚踏实地》杂志网站在分析“印度为何如此贫困”时称,在印度2222亿贫困人口中,90%的人都生活在农村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带。“印度地图”网站的文章认为,高人口增长率是印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造成文盲率高、卫生医疗条件差等现实问题。预计2026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5亿,但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足以满足这些新增人口每年至少2000万个工作岗位的就业需求。

“中国能脱贫,为何印度做不到?”

《脚踏实地》网站分析认为,导致印度贫困人口过多的原因有很多,如落后的农业、日益增长的人口、贫富差距拉大及社会腐败等,而高贫困率又带来识字率低、童工现象、失业率高和社会动荡等。此外,物价上涨、气候变化、、基础设施不足、社会歧视与缺少技能等都是造成印度贫困的重要因素。

确实,在消除贫困难的问题上,印度媒体和学者不乏中肯和全面的分析。一些了解本国政治经济结构与社会习俗的印度朋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像很难让印度的贫民窟消失一样,我们很难消除贫困现象。”一位来自比哈尔邦贫困农村的尼赫鲁大学博士生认为,印度地方政府有轻视农民和歧视贫民的倾向,再加上政策偏差、执行效率低与腐败,很大部分底层民众没有被纳入全民福利范畴,因此造成贫困现象的普遍存在。此外,受种姓制度和宗教等因素影响,印度底层民众上升渠道依然受限。记者近年来在中央邦等地农村采访时,-见到一些没有土地的“贱民”住在窝棚中,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当地负责公共福利与农村发展的官员说,“这些人很难享受到国家福利”。

“随着经济恢复正埼长,印度必须思考为何不能像中国那棒消除贫困。”“中国是如何减贫的,它为印度提供了哪些经验?”印度《印刷报》等多家媒体过去两年多次对中印两国的脱贫工作进行对比报道,并作出反思。《印度快报》去年10月刊文称,中国在人口规模上和印度差不多,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解决了贫困问题,因此,了解中国的扶贫政策可以为印度的决策者提供参考。文章援引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说,中国在过去40年里让约8亿人摆脱贫困,原因是:在基础广泛的经济转型支持下,中国为贫困人口提供新的产业机会,并不断提高他们的平均收入水平;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改善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村、城市和出口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文章认为,这些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对印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比之下,印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短板,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德里郊区的吉玛斯普特村,《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破败的道路,“艮多房屋都是临时搭建的,垃圾堆成山。村民琳娜的家邻土丘而建,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屋内的床是土垒的。因家里没有土地,全家收入只能靠丈夫打零工,日子过得饥一顿饱一顿。

土地改革和产业转型不到位

在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一书中,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印度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如果畋府不进行土改,印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出的计划将遭遇挫折;如果有魄力实行土改,又要面临短期内出现的粮食短缺。

美国《财富》杂志印度版网站近日刊文,探讨“为什么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印度却没有”,的话题。文章认为,中国成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经验包括:政府扶贫的战略和政策、基础广泛的经济改革、农村的土地公平分配、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渐进式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做法等,而这些都恰恰是印度没有做到的。文章认为,印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尝试过土地改革,但成果有限。大约10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约55%的印度农业人口没有土地。印度虽然借鉴了中国发展工业区和经济特区的理念,但相关举措没有对就业、制造业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在印度,“裙带资本主义”也影响到市场正常竞争。

在印度舆论看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让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拥有了土地。印度学者古拉蒂在其《龙象:中印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经验教训》一文中提到,中国土地改革确保了无地农民的消失。他认为,印度也有土改,但并不彻底。古拉蒂还在和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顾问朱内贾合写的《向中国学习》一文中回顾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称“中国在1978年后开始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数年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4%,为工业等其他领域发展扩大了市场、

提醒您:因为《印度消除贫困,到底难在哪里》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印度消除贫困,到底难在哪里》在线阅读地址:印度消除贫困,到底难在哪里

12
经典故事
小三自可鄙,渣男更当杀
东北豹食子复仇记
麻雀不必飞得很高
麻雀不要哭
智谋和尚的另类人生
剩女真的
制情敌招数
谁解少年愁
和奥巴马做邻居
谋杀身边的好人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