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时间:2023-03-27 10:56:04

曹楠,陈旭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在全国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之时,积极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尤其是探索如何将建党精神融入教学中是当务之急,需要讲清楚“为何融”、讲明白“何以融”、讲透彻“如何融”等问题。

一、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讲清楚“为何融”的问题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讲清楚“为何融”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4]由此可见,青年成长成才需要外界的干预和引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脚踏实地的砥砺奋斗将理想变为现实。

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条件,习近平指出:“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5]换言之,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此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夯实思想根基,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升华凝练而成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人民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正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培育青年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的成长成才需要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品质,让青年能够面对成长的风浪、勇于攀登、奋勇向前。这就需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用革命精神激励青年、用党的革命传统教导青年、用党的历史经验告诫青年,帮助青年形成理性认识和道德规范,做到修身慎行,积极践行道德实践,为青年的成长成才之路打下坚实的道德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背景,帮助学生将对理想的追求落实于实际学习生活之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2.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6]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切实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在这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和展现时代特殊性的时间节点提出,表明了建党精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在讲话中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作了精辟概括,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一个重大政治宣示和理论创新[7]。作为一种政治宣言和理论创新成果,伟大建党精神自身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鲜明理论品格是毋庸置疑的,而这正契合了高校思政课改革中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的需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其中,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能够激励学生不忘初心使命、勇担时代责任,不畏艰难困苦、永葆斗争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厚植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伟大建党精神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众多的历史事件和鲜活的历史人物,这让建党精神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概念,而是鲜活立体的图式表达,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场场震荡人心的历史事件,大大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弘扬建党精神的过程中也充分彰显出伟大建党精神自身具有强大的理论感染力、历史穿透力、现实感召力和实践指引力,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显著增强。

3.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8]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1+1>2的效果,这将更好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

新时代青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将个人梦与社会梦、国家梦、民族梦紧密相连。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向大学生发出动员与号召,希望大学生能够肩负时代使命,努力成长为心中有理想、胸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时代新人。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思维认知、道德水平和行为方式势必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远影响。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和载体,能够激励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处时代及时代发展任务,明确未来前行的使命担当,继而发掘自身优势,激发前行动力,努力成为能够把握好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弘扬中国精神、明确价值要求、遵守道德规范的时代青年。新时代青年必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德才兼备、具有高见远识、堪当大任,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理路,讲明白“何以融”的问题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义,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价值与教学目的相融合;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内涵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落脚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过程,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

1.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相融相通。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内涵,需要全方位、立体化地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义。横向时间维度上,伟大建党精神贯穿立党、兴党、强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在精神意识层面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神振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思想铸魂育人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凝聚思想共识、树立政治信仰、发挥精神力量。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中,能够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功能,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提醒您:因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在线阅读地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123
经典故事
有声小说《底线.com》MP3免费打包下载 26集全..
中国“高质量发展”惠及世界
图片新闻
乌军否认要从巴赫穆特撤退
联合国召开 最不发达国家峰会
冯德莱恩见朔尔茨 决心应对美国挑战..
自杀式袭击
芬兰:对华贸易有依赖,也有潜力
硬扯意识形态,澳媒挑刺中文教材
日媒:中国企业发力日本市场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