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泉州戏曲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08-16 03:28:42

郑倩华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人文荟萃,文化昌盛,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而泉州戏曲向来闻名于海内外,使泉州享有“戏曲之乡”的美誉,泉州戏曲种类繁多、风格奇特、表演体系完整,并与泉州传统民间舞蹈融合共生。如何把传统泉州戏曲文化与舞蹈艺术巧妙结合,是当前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在舞蹈创作中融合泉州戏曲元素不仅能够增添舞蹈的独特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也能促进泉州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

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艺术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唱”和“念”是节奏化了的“歌”,“做”和“打”是身段化、韵律化了的“舞”。舞蹈和戏曲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二者在文化脉络上却有诸多关联。泉州戏曲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特征,它不仅有清新雅致的“梨园戏”,而且有风趣幽默的“木偶戏”、以“丑”为美的“高甲戏”、宗教色彩浓厚的“打城戏”等,这些戏曲艺术都有独特的唱腔体系和严格的表演体系,并与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有互生共长关系。泉州戏曲舞蹈语汇的鲜明的艺术形态特征对舞蹈作品的创作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泉州戏曲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

在舞蹈作品创作中融入泉州戏曲应首先确定剧种,再挑选适合创作的剧目,然后对剧中有特色的戏曲元素进行深入整合,再根据舞蹈作品的要求进行二度创作。

(一)戏曲元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对题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题材剧本是舞蹈创作成功的关键。泉州戏曲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内容大都来自古代民间传说或者历史事件,各个剧种都有自身的代表作,例如,南音《桐江魂》、梨园戏《陈三五娘》、提线木偶《钟馗醉酒》、高甲戏《孟姜女》、布袋戏《玉真行》、打城戏《目连救母》等。这些剧目背后的传奇故事能为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丰富且独特的题材。挑选戏曲作为舞蹈创作的题材,应选择独特新颖、地域文化表现性强或适用于舞蹈创作的内容,在创作舞蹈时,我们可以合理节选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创新改编。

(二)戏曲元素在舞蹈角色造型中的应用

角色设计是舞蹈作品的灵魂,在创作过程中,要了解泉州戏曲各剧种的角色扮相,并提炼其特征。泉州戏曲艺术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各个剧种中,不同的角色扮相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例如,梨园戏的装扮比较简单:旦角抹胭脂和水粉;丑角只涂白粉;花脸以黑白两色为主;魁星、天官、小鬼等角色则必须戴特殊扮相的面具。而泉州高甲戏则有“以脸识人、以脸识情”的特点,因此,不同的角色就有不同的妆容。女丑额际需扎黑色纱巾,头上戴假发,发尾挂个“羊角髻”或打个结、插上花,面敷浓粉,在脸的两颊各涂一团胭脂,嘴巴点上一颗媒婆痣。脸谱色彩对比强烈,既夸张、诙谐又具有象征性。

在传统戏曲的整个表演过程中,人物角色都由演员来扮演,演员通过服饰的装扮、妆容的描画和道具的利用来完成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因此,将戏曲改编成舞蹈作品时,戏曲服饰、妆容和道具元素的借鉴和运用是角色设计的至关重要的内容。舞蹈《百花齐放》《忆青衣》等作品都通过戏曲人物的角色装扮进行舞蹈角色的塑造。在借鉴泉州戏曲人物进行舞蹈创作时,除了借鉴人物的角色扮相以及道具元素外,还可以在结合作品本身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创作出的戏曲舞蹈作品更加形象贴切。

(三)戏曲元素在舞蹈动作设计中的应用

戏曲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具有夸张性、虚拟性、独特性等特点,而舞蹈动作相对于戏曲动作更加抽象,但是,作为以身体为载体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舞蹈动作语汇的特点对舞蹈创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舞蹈作品《厝里艺人》主要借鉴了泉州提线木偶的“偶性”动律和基本造型来表达老艺人对木偶戏的热爱以及难舍难分之情;舞蹈作品《水梨园》借鉴了梨园戏的基本步法、手型和科步范式;舞蹈作品《姑嫂看戏》运用高甲戏女丑“十八法”中的整发髻、紧裤腰、扭功鞋、义脚趾、紧碎步、慎落座等,讲述闽南家庭妇女的看戏情节,赞扬闽南妇女淳朴乐观的性格;舞蹈作品《戏梦人生》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选择了卧云、毡步、串翻身、倒踢紫金冠等动作,与中国古典舞的技巧一样,仅在动作的呈现上有略微不同。

(四)戏曲元素在舞蹈音乐中的应用

音乐是戏曲作品的灵魂,戏曲音乐包括器乐伴奏和声腔演唱两部分。以南音为例,在唱腔方面,它以标准的闽南古语演唱,保留了古汉语音韵,演唱时又讲究咬字与吐词,归韵与收音;在器乐方面,主要有琵琶、三弦、二弦、洞箫等。如汉唐乐府《韩熙载夜宴图》,其主奏乐器都是中华传统乐器,包括四相、九品、二弦、三弦、四块、尺八、响盏和双音叫锣等,演奏出来的旋律极具南音戏曲音乐特色,使用的曲目既有古时乐府曲谱,也有当今创作的仿古清调,古今融合下的音乐有出色的听觉效果。第十届桃李杯群舞《戏梦人生》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音乐选择了戏曲的锣鼓,这样能更好地找到戏曲与舞蹈的契合点,在舞蹈中自然融入戏曲音乐元素,而第二部分的音乐加入了戏曲的青衣唱腔,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由泉州戏曲改编的成功舞蹈作品案例分析

以泉州戏曲为内容进行创编的舞蹈作品属实不少,如《南音舞韵》《韩熙载夜宴图》《姑嫂看戏》《水梨园》《悬丝指语》《厝里艺人》《阿婆的幸福生活》《老茶仙》《走月亮》《偶趣》《人偶情未了》《悬丝情》等。现以《南音舞韵》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在第十一届荷花奖古典舞评选活动中,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节目《南音舞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一作品是由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创作选送的。从整体表现上看,该作品古朴、典雅、端庄,提炼了梨园戏“十八步科母”元素,显得异常独特,但是,其在创作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南音舞韵》择取了梨园戏中单、双卷手两种卷手科,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中国古典舞的上肢形态多为兰花指、提襟儿、刀掌、剑指这四种,而该作品的演员因手持南音“下四管”中的“四宝”,使手势转变呈现出本土化、多元化的风格特点。《南音舞韵》的舞蹈身段和传统的古典舞的舞蹈身段不同,其形象无论是立姿或坐姿,都是上身呈中正,腰以下偏右或偏左,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曲线视角,纵观整个作品,其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在动作的创作中,该作品借鉴了“十八步科母”的动作元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炼,主要针对“十八步科母”上肢三节、躯干部分以及下肢三节的动作进行提取。除此之外,该作品还运用提线木偶般的“傀儡步”“糕人身”“筒步”等动作元素,这些动作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一般情况下,在对戏曲作品进行借鉴时,我们会根据戏曲作品本身的特点选择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例如,梨园舞蹈基本保留原生态程式,动作比较纯粹,但《南音舞韵》在这点上又用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其动作语汇的设计侧重于“舞”的部分,融入了“十八步科母”的元素之后,作品在整体上显得更加婉约、细腻,同时,在舞台上的呈现更有张力。

二、泉州戏曲在舞蹈创作中的价值

(一)保护泉州戏曲文化遗产

目前,泉州戏

提醒您:因为《泉州戏曲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泉州戏曲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在线阅读地址:泉州戏曲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12
经典故事
老慈的爱情
“情侣装”百岁夫妻:网晒83年的爱恋..
丈夫献给妻子一只眼,她就看到了全世界..
高锟:我人生的诺贝尔奖是与妻子的爱情..
千年等待
徐曼莉与轮椅画家丈夫:幸福生活熬出来..
真情老来伴
蝴蝶结
奇巧的寻爱路
在“他星球”上相爱:你的黑夜,我的白天..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