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逻辑:兼论俄乌冲突中的能源认识

时间:2023-08-16 03:52:45

尹晓亮 李添翼

摘 要:“能源安全认识”是制定和实施能源政策的前置条件,能源政策是“能源安全认识”的观念产物。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在形式上呈现出从“单一能源安全观”到“综合能源安全观”的结构转变,在内涵上呈现出“煤炭安全观”—“石油安全观”—“3E安全观”—“3E+S安全观”的演进逻辑。“煤炭安全观”与“石油安全观”,都是以单一能源为主的安全观,在政策设计上体现的是“增量至上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深化了能源安全的认识内涵,即:在原来“单一能源安全观”基础上,嵌入了“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然而,311大地震与福岛核事故的爆发,暴露出日本以协调“稳定供给”“经济效率”“环境保护”为中心的“3E安全观”的缺陷。对此,日本在“3E安全观”的基础上又追加了能源安全性,即:将安全性与稳定性、效率性、环保性进行平衡统一的“3E+S安全观”。俄乌冲突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有了新变化,如:从“防守型”应对能源地缘政治风?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推行“脱俄”与“脱碳”并存目标等。

关键词:日本;日本经济;俄乌冲突;能源;安全观

中图分类号:D55;F43/47;E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23)02-0014-09

DOI:10.14156/jki.rbwtyj.2023.02.002

传统观点认为,“国内能源匮乏”与“对外依存度高”等因素的叠加共振及其效应是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瓶颈约束”。但是,战后日本通过一系列的能源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弱化和规避了其国内能源匮乏的“存量约束”,并使经济系统在能源风险的影响与冲击中保持了很强的“韧性”。可见,在经验事实上,日本国内能源短缺问题并未在其经济发展中导致长期的、事实上的高风险。由此,学界基于经验参考的角度,对战后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设计、保障体系、战略目标、危机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学理探讨①。

然而,在研究层次上,现有成果相对忽视了在能源政策形成过程中认识层面的调整与变化。换言之,战后日本能源政策及其体系是在其能源安全认识的基础上制定、贯彻与实施的,二者是互动的因果逻辑②。事实上,战后日本的能源安全认识,在内涵上是不断流变的、而非停滞的,在边界上是渐次延展的、而非固化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战后日本的能源安全认识并窥其形成逻辑,不仅能深入把握其构建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设计及其思想脉络,而且还能更好地为资源约束型国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单一能源安全观:从“煤炭安全观”到“石油安全观”(1945—1991)

能源安全观一方面形塑能源结构,另一方面也受能源结构制约。能源结构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能源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是保障能源安全、规避能源风险的重要手段。从历史维度,追溯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进程中的能源政策及其设计思想,可以得出日本在能源安全的认识层面基本上持守的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安全观与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安全观(简称“煤炭安全观”与“石油安全观”)。

“煤炭安全观”是指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内涵主要局限于煤炭安全,认为“能够获得煤炭的稳定供应”就是能源安全。当然,“煤炭安全观”的认识逻辑主要受到“当时人类社会对资源能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日本国内资源禀赋”“能源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将1868年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元年,那么其从现代化起点一直到战后50年代,主要能源结构呈现出从木柴向煤炭的转变。1890—1920年期间,木柴在日本能源结构中从70%降到14%,而煤炭从27%飙升到78%[1]。从1931—1940年,煤炭的总供应量从2 70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6 700万吨[2]913,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66.1%[3]。

战后初期,由于连年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碳坑乱掘与煤矿荒废以及13.4万(约占34%)强制朝鲜、中国熟练工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离开矿山,加之粮食不足、劳资争议等原因,日本失去了继续快速提高煤炭产量的条件,煤炭供给陷入最恶劣的状态中。1945年8月减少至167万吨,11月更进一步锐减为55万吨,该供应量还满足不了日本国铁一个月的煤炭用量[2]617。

煤炭供应不足不仅威胁着日本国内生产与民众生活,而且还极大地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兴与重建。可以说,如何提供支持经济复兴所必需的能源,如何解决煤炭供给危机,成为了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最为优先考虑之难题。因此,日本在“煤炭安全观”的认识下,主要从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生产资本、基金援助、进口许可、劳动者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炭增产政策(煤炭增产政策主要有:1.石炭????f?会?置要?(1946年9月10日);2.石炭?急?????策の一?として大?省に要望する事?(1946年9月27日);3.昭和21年度下期石炭危?C突破??象??策(1946年10月4日);4.昭和21年度大3四半期石炭需??画策定要?(1946年10月4日);5.何故3千万トン??らねばならぬか????g再建と石炭(1946年10月24日);6.目?耍?千万トン)?成に必要な条件の分析(1946年10月24日);7.石炭??策要措置?(1946年11月14日);8.金融?C?の立?訾?橐?た炭?企?Iの?金状?r等(1946年11月18日);9.石炭に?する??g化学部?の膳大臣宛非公式通?螅?946年11月27日);10.石炭??策中??蟾妫?946年12月12日);11.石炭??S行政??说谝换?蟾妫?946年12月15日)。出所:?合研究???C??.?獒峤U?g政策?料 第28?? ??I(1)[R].?|京:日本??g??社,1995:327-611。)。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规避煤炭供应不足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在政府计划与指导的框架中进行的,而且也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战时统治经济思想。一方面,战后初期日本能源产业与国际市场基本上处于被阻断的状态,采用“无形之手”的市场支配原则很难解决煤炭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占领军进行的解散财阀、集中排除等措施,削弱了日本能源企业的自立能力和生产能力。因此,在这种状态下,解决煤炭供应不足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日本政府具有极高的介入、控制能源产业的能力。就以倾斜生产方式为代表的煤炭增产政策而言,日本政府与能源企业之间具有明显的“强政府弱企业”特征。可以说煤炭增产政策是在官僚的主导之下,以浓厚的国家权力介入形式来推进的。“短短的10年,就是日本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统制封闭型经济向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4]。在这一转型期间,日本以“煤炭安全观”作为指导思想,弱化和规避了煤炭供应不足的能源危机,突破了其对经济复兴的“瓶颈约束”,从而走上了经济高速增长之路。然而,日本在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能源需求的激增、自由化浪潮的加速发展,以及煤炭产业逐渐暴露出不足等原因背景下,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政策体系很难维持和存续。

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日本对能源安全的基本认识逐渐从“煤炭安全观”转变到“石油安全观”。1963年,日本正式确立了将原来“煤主油从”转变为以“油主煤从”的能源政

提醒您:因为《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逻辑:兼论俄乌冲突中的能源认识》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逻辑:兼论俄乌冲突中的能源认识》在线阅读地址: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逻辑:兼论俄乌冲突中的能源认识

123456
经典故事
三个小伙计
寿衣
坟墓
金娃娃
乌兰纽斯
幸运可能就在一根棒上
最后的珠子
孩子话
一滴水
国王拜小赫马斯为相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