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3-08-16 05:15:53

程曦

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山凿渠,把漳水引入境内,修建了环绕太行山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使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旗渠工程浩大、地势险要,林县人民为此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开工修建?翻开《林县志》,就能看到林县人民盼水、惜水、找水的历史,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水资源奇缺、十年九旱的悲惨历史成为修建红旗渠的内在动力

据“民国”《重修林县志》载,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期间,林县十年九旱,干旱300多年,大旱100多年,较大的自然灾害有百余次,其中大旱绝收38次,人吃人这样惊心动魄的字眼,就出现5次之多。历朝历代,林州都将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兴建水利的过程中,但这些水利工程都无法彻底解决林州水资源奇缺的问题。

林州解放时,在全县98.5万亩耕地中,仅有12400亩水浇地。因为农业生产条件不好,这里的粮食产量很低,小麦一亩地只能收30多斤,秋粮一亩地只能收50多斤。收成之薄使得大多数老百姓都过着食不果腹的苦寒生活。过去有这样一首民谣:“咱林州,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

在林州的北部有座万宝山,方圆60公里无人烟,却生长着数不清的杂木药材。为了开发这座“宝山”,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组织了一支调查队进行勘查。调查队请来一位当地的老人当向导。调查队在灌木丛中穿行,沿途见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粪便。在一个山坳里,调查队发现了一座石墙石屋的小院,但小屋早已无人居住。残垣断壁之间,遗留着粗陋的石碾,还有烟火熏黑的锅台。很显然,这里曾经有过人间烟火,有过美好的生活,希望也曾在这里燃烧。向导告诉调查队队员们:“这是水荒逼走的人家。”队员们还发现院子里有一口旱井已经干枯,井筒里塞满了腐烂的树叶和尘土。

在林州,有一些扎入黄土地的黑色石碑,上面记载着往年旱荒的旧事。河顺镇塔子驼村的一块石碑上,清清楚楚地镌刻着:“大旱之年,颗粒未收。柿叶甘土,俱当饭餐。幼女出卖,一两串钱。人吃人肉,遍地不安。皇上放赈,人死万千。荒年如此,刻石流传。”合涧镇小寨村的《荒年碑》反映了光绪三年(1877年)旱灾的悲惨情景:“人口无食,石室之余存二三。夫卖其妻,而昨张今李;父弃其子,而此东彼西。食人肉而疗饥,死道惨而尸皆无肉,揭榆皮以充腹,入村庄而树尽无皮。”这些石刻揭示了林县缺水闹饥荒的真实场景。

1942年至1943年,林县又一次遭受了连绵不断的干旱和严峻的水荒。林县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卖子卖女,场面十分凄惨。1954年4月,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有一次,他到一个老百姓家里去慰问。这户人家特地端了一盆水让他洗了一把脸。但准确地说,那不是大脸盆,而是一个大碗。杨贵洗过手脸以后,顺手就把水给倒了,这个举动让这家人心疼了好半天。因为水贵如油,林县人民惜之如命。许多山区的群众,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时才洗手脸。因为缺水,当地卫生条件差,使得疾病、传染病多发,群众饱受痛苦而无法医治,致使求神拜佛之风盛行;因为缺水,群众生活已难以维持,文化更是落后;因为缺水,工业建设几乎为零,其他各项建设也得不到发展;因为缺水,婚姻问题成了山区群众的一大难事,山上的闺女纷纷跑下山,山下的姑娘都不愿上山;因为缺水,群众的财产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害;因为缺水,农作物的产量很少,一年到头都是“早晨吃粗粮,中午喝浓粥,傍晚喝稀粥”。

往返一二十里路程挑一担水,常常要用上半天时间,而这半天挑来的水仅够做饭用的,根本就谈不上浇地用。可以说,林县人民每年要把近4个月的时间消耗在弯曲细长的取水路上。所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家住在山间,用水真作难;担水要翻山,吃水似油盐。”

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盼望天降及时雨,盼望地下有水源,盼望河里常流水,盼望山谷流清泉,盼望吃水不出村,盼望?上水浇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杨贵为班长的林县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林县缺水问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造就了红旗渠这一举世瞩目的奇迹,由此产生出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顽强抗争、修渠不止的历史为红旗渠的成功修成积累了经验

在林州的历史上,这里也曾有“山林丰茂、古木参天”“茂木乔松、木荫浓似盖”的记载,说明此处也曾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水资源。然而,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加之人类生产生活对林木资源的巨大需求导致天然植被大量减少,以致“童山濯濯,弥望皆是”。

1942年至1943年,林县两年连续大旱,蝗虫泛滥,加之日军“扫荡”,老百姓生活异常困难。1943年10月,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驻扎合涧乡河西村。在战争间隙,皮定均率军民修建了长3.5公里、宽深各1米的引水渠,引淅河水浇地8000亩,被称为“爱民渠”。林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任村一带带领百姓修筑了从露水河引水的灌渠,被称为“抗日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县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改变林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必须重点解决水的问题,于是动员全县人民大力开展以打旱井、修渠道、挖池塘、引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工作。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开始,在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山区建设。全县以点带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到大型,全面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县人民干劲越来越大,改天换地的胆量和决心越来越大,而且在治山治水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为后来“引漳入林”工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1959年年底,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364条,水库36座。其中,县办中型水库2座、小型一二类水库34座,池塘2397个,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个,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从桑耳庄、马家山群众兴修水利的典型经验,到“一千个庵子沟运动”;从修建淇河渠、英雄渠到兴建3座水库。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治山治水实践,让林县人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并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才,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提供了骨干力量。

从1950年到1959年,林县在治山治水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1959年的大旱,又一次考验着林县人民的智慧。已建成的水渠没水可引,建成的水库没水可蓄。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打旱井、建池塘,天上不降水。林县境内已经找不到可用的水源。干旱对工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山区群众不得不再次长途跋涉找水取水。这种原地打转转的治水模式,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圈住了林县人民抗旱治水的思路。究竟能不能走出历史的怪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林县人民给出了答案。

数百年的修渠历史,培养了林县人团结合作的精神。林县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常年被崇山峻岭所困,团队合作的意识不是很强。但在数百年的修河实践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林县人民的协作意识正是在一次次修渠的大规模作

提醒您:因为《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在线阅读地址: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12
经典故事
我要跳槽
“生”还是“升”,职场危机挑战夫妻生活..
菜鸟小医生,我的悲苦向谁诉
学历的自卑
最争议孝子:我用蜂毒治愈癌症晚期父亲..
人间笔记
意外的人选
包在荷叶里的月光
廉政鹦鹉
跳槽只为软福利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