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一
透過陰暗,我看到花瓶之中有一株蓮花。這尊花瓶的大半目不可見,不過我知道花瓶是青銅制成,兩隻閃光的把手雕成龍身。隻有蓮花全被照亮:三枚潔白花朵,五片金綠相間的葉子——上葉面是金色,卷曲的下葉面是綠色——是一朵人造蓮花。一縷斜陽正讓這蓮花沐浴享受——向下一片陰暗,向外是暮色之間的一座寺院。我看不見陽光傾瀉的入口,卻知道那是一扇形如寺鐘的小窗。
我看見蓮花的原因是我嗅到一股燃香的味道,這是我初次走訪一個佛教聖地的記憶。通常我嗅到燃香味之時,這一景象就會勾勒出來,此後,我在日本第一天的其他感受會以幾乎痛苦的敏銳程度迅速相繼複蘇。
這種燃香的馨香幾乎無處不在。燃香味成為遠東微妙複雜、令人永遠難以忘懷的氣味的一部分。燃香氣味在寺廟,也同樣在民居萦繞;在大名的屋敷(宅院),也同樣在農舍裡萦繞。神道教的神龛裡的确沒有燃香——這是日本古老神靈的憎惡之物。不過在佛門信衆的生活之所,燃香随處可見。每一座供奉佛龛或佛碑的房舍之内,在特定的幾個時候就會焚香;甚至在最原始的鄉野孤舍,你都會發現那些路邊佛像——不動明王、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的小石像前,都有香煙缭繞。旅途的許多經曆——視聽的怪異印象——在我的記憶之中仍與那種馨香相關——通往古怪舊神殿的,極為寂靜的陰影下的大道;通往雲端腐朽寺廟的布滿青苔的腐朽階梯;節慶夜晚的歡樂騷動;閃爍燈籠在前引路的大隊靈車;遙遠荒涼的海岸上,漁家小屋裡傳來的家族禱告的低語;還有那隻有升起的青煙标識的小小荒冢——在向阿彌陀佛祝禱之時,樸素的心靈記得的寵物鳥獸的墳墓的幻影。
不過我所說的馨香隻是廉價燃香的氣味——人們普遍使用的燃香。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燃香,品質的變化也令人驚詫。一束普通線香——大約與普通的鉛筆芯一樣粗細,稍長一些,幾錢[5]就能買到;而一束品質較好的線香,在并無經驗的人看來隻是顔色上有些差異,便需花費幾元,這價格還算便宜的。還有更昂貴的各種燃香——名副其實的奢侈品——制成菱形、薄餅形、含片狀;一小包這樣的香料就價值四五英鎊。隻是與日本燃香有關的商業和工業問題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話題中最無趣的部分。
二
說它奇特,是由于傳統和細節無窮無盡,這種奇特大到不知從何說起。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全面講述這個話題所需的篇幅究竟要多長……用一些日本對香料最早的了解和使用的簡要叙述來開始寫這類文章應當是恰當的。接下來我會講述佛教燃香最早從朝鮮傳入的各種記載和傳說。552年[6],百濟聖明王将一套佛經、一尊佛像和一整套佛寺祭器法器送給日本這個海島帝國。然後必須講述的一些内容是10世紀,延喜和天曆年間創制的那些燃香分類法,還有在13世紀後半期訪問中國時,将中國人關于燃香的智慧傳達給用明天皇的古代大臣君隆(Kimitaka)參議。之後應當提及仍在多座日本寺院保存的古代燃香,以及著名的蘭奢待香片(明治十年在奈良公開展出),這些名貴香料為日本史上的三俊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所用。
在此之後,我們将會簡述日本制作混合香料的曆史——會提到豪奢的足利尊氏設計的香料分類,以及後來由足利義政确立的命名法則。義政收集了130種香料,還為這些香料中較為珍貴的品種首創了即便到今天人們都能了解的名稱——諸如“花之雪”“富士之煙”和“法華”。同樣還應舉例說明的有與幾個大名家族保存的曆史上的香料有關的傳統,以及根據數百年來世代相傳,仍以皇室首創者名号命名的香料制作秘方——諸如“日野大納言制法”“仙洞院制法”等方法制成的樣本。那些“模仿蓮花芳香、夏日微風氣息和秋風之味”的奇異燃香的配方也應提供。還應引述一些燃香奢華大時代的傳說——諸如陶尾張守的故事,他為自己建造了一座香木精舍,又在他舉兵叛亂之夜将精舍付之一炬,當時精舍焚燒的煙霧飄香足足十二裡之遠……
當然僅僅混合香料史的資料彙編就需要研究大量文獻、論文和書籍,尤其是諸如《薰集類鈔》或《燃香藏家分類手冊》那樣的奇異著作。内容包括香道十派的教導;燃香制造最佳季節的指導;用于焚香的“不同種類的火”(一種稱為“文火”,另一種稱為“武火”)的說明;以及根據季節和場合讓香爐的灰燼形成各種不同精美圖案的法則……
至于懸挂在房舍中用于驅邪的香囊,還有從前人們佩戴保護自己不受邪魔侵害的較小香囊,都理當專辟一個章節。然後這篇文章的很大一部分必須用于描繪燃香的宗教用途和各種傳說——這本身就是個大課題。還不得不去考慮古老“香會”的奇特曆史,這些古老“香會”精心舉行的儀式隻有依靠大量圖标的幫助來解釋。
講述日本古代從印度、中國、安南、暹羅、柬埔寨、錫蘭、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和馬來群島——在關于燃香的極少數書籍提及的所有地方進口香料這個課題至少要用一個章節。最後一章應當讨論燃香的浪漫文學——提到燃香儀式的詩歌、故事和戲劇;尤其是那些将身體比作燃香、将激情比作吞火的情歌:
移り香のうすくなり行く薰物の
くゆる思に消えぬべきであらう
正如焚香讓你的外袍散發微弱的香氣,
将我的生命燃燒,被渴望的痛苦吞噬!
……這個主題僅列提綱就太可怕了!我将隻嘗試對使用燃香的宗教、奢華和與靈魂有關的用途做一些筆記。
三
窮苦百姓在佛像前焚燒的随處可見的普通燃香,名為“安息香”。這種燃香非常廉價。香客在名寺古刹門口的銅香爐裡,将這種普通燃香大量焚化;你在路邊的佛像前也經常會看到成堆的廉價香灰。這些都是虔誠的行路人使用的,他們在旅途經過的每一處佛像前駐足,反複進行簡短祈禱,隻要可能,就會在佛像腳下擺上一些線香焚燒。不過在富麗堂皇的寺廟裡,還有舉行大型宗教儀式之時,會使用昂貴許多的香料。佛教儀式一共會使用三種薰香:香,又稱正香,有許多種類(“香”的字面意義隻是“芳香”而已);膏香,一種含香氣的藥膏;還有末香,一種含香粉末。香用于焚燒;膏香塗抹在僧人的手上,用作潔淨膏油;末香就在聖殿四周抛撒。據說這種末香和佛經文獻中頻繁提及的檀香粉是一回事。不過隻有真正的香料才能被稱為與宗教儀式有着重要關聯。
《僧史略》[7]宣稱:“香料乃誠意的信使。富有的須達多想邀請佛陀用餐時,就使用了香料。在款待佛陀之日的前夜,他虔誠地登上房頂,整夜站立在那裡,手持一座盛放珍貴燃香的香爐。由于他經常這樣做,次日佛陀就必定在他所希望的時候準時到來。”
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燃香是一種焚香邀約,象征着虔誠信徒的誠意。不過燃香也象征其他事物,為佛教文學提供了許多非凡的明喻。其中一些并非十分無趣的明喻就在祝禱時出現,摘自《法事贊》[8]一書的下文提供了一個生動的例子:
“願我身淨如香爐,願我心如智慧火,念念焚燒戒定香,[9]供養十方三世佛!”
有時佛教用德行來化解業力的講經布道,就好比用純粹的火焰來焚香——有時又再度将人的生命比作燃香的煙霧。信州僧人明傳在他的著作《百通切紙》中引用佛經《九十個條》,說道:
焚香之際,我等看到隻要燃香尚存多長,焚香的時候便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