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楊成武小傳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1914年9月9日,楊成武出生在閩西長汀縣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裡。楊成武的祖輩雖然都沒上過學,但為了使楊成武今後有出息,全家省吃儉用,送他上學。6歲時,楊成武便在村裡念私塾,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9歲那年,楊成武從私塾轉到上杭縣回龍鎮教會小學,從讀《四書》改為學語文、算術、念聖經。小學畢業後,楊成武考進福建省立第七中學。念初一時,“五卅慘案”、“沙基慘案”先後發生,楊成武和同學們一道上街,開始接觸到轟轟烈烈的革命浪潮。在中學讀書時,有一位叫張赤男的老師對他特别關心。張赤男是位地下黨員,負責領導長汀、上杭、連城、清流、甯化、武平一帶的地下革命運動。他給楊成武和同學們講馬克思、列甯主義,講北伐戰争、南昌起義、廣州起義,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鬥争,描繪了共産主義錦繡前程,引導楊成武樹立遠大的革命抱負,并介紹他和一些同學加入了農會和共青團,在他心靈裡點燃了革命的火種。1929年1月,張赤男帶着他們搞古城暴動,繳民團30多人的槍,後又發起四都、宣成等地的農民暴動,打土豪,分田地,将農民運動開展得紅紅火火。3月11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攻入長汀,一舉消滅土匪郭風鳴部的主力,擊斃匪首郭風鳴,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個紅色政權――長汀縣蘇維埃政府。毛澤東親自指導長汀附近四個縣的農民武裝成立了自己的赤衛隊,将其編為閩西工農紅軍第4團、第5團,全稱紅軍第二路軍,由張赤男任總指揮。1930年3月,閩西紅軍正式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3縱隊,成為井岡山根據地革命武裝的一部分。楊成武相繼擔任連政委、大隊長等職務。不久,張赤男擔任了紅12師政治委員,楊成武擔任了該師政治委員會辦公廳秘書、秘書長。1931年春,楊成武又調任第11師第32團政治委員,成為紅軍的一名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先後參加了第一次、第二次反“圍剿”戰鬥。在第三次反“圍剿”中,楊成武率部奉命攻打贛南新城,阻擊來自廣東增援的國民黨軍餘漢謀部,掩護紅3軍團攻打贛州,與餘漢謀部獨立混成旅展開了一場惡戰,全殲敵混成旅。在這次戰鬥中,師政委張赤男、副團長肖君玉都光榮犧牲。新城戰鬥結束後,部隊到長汀墟整編,由聶榮臻、林彪代替毛澤東、朱德分别擔任紅1軍團政治委員、軍團長,并由羅榮桓任紅1軍團政治部主任,彭枯任副主任,陳奇涵任參謀長。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聶榮臻親自來到32團,和楊成武一起指揮戰鬥。在宜黃仙人橋伏擊戰中,楊成武率領部隊與友軍活捉敵59師師長陳士渠,繳獲敵人三十多挺捷克式輕機槍。戰鬥結束後,聶榮臻表揚32團,說在沒有團長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好,抓的俘虜多,說楊成武是“模範團政治委員”。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結束,紅4軍第10師改為第4團,楊成武任團政委,耿飙任團長。紅1軍團第2師紅4團是紅軍中一個老團,它的前身是葉挺領導的北伐軍第4軍獨立團,參加過南昌起義、“湘南暴動”等。紅軍長征時,紅4團擔任前衛任務,搶占九峰山,克道洲,打了不少硬仗,突破了敵人一道道封鎖線。尤其是湘江一戰,紅4團為了掩護中央主力紅軍強渡湘江,損失很大。楊成武在指揮部隊作戰時,腳再一次負傷,敵人要抓活的,戰士們奮不顧身才把他救下來。

  
      遵義會議重新确立毛澤東在中國工農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毛澤東的英明領導下,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兩占遵義,佯攻貴陽,威懾昆明,巧渡金沙江,粉碎了蔣介石在川黔滇三角地帶剿滅紅軍的計劃。中央紅軍強渡金沙江後,繼續北上,來到大渡河畔。國民黨軍隊緊追不舍,他們希望憑借大渡河天險堵截紅軍,完成對紅軍的包圍。蔣介石妄想讓共産黨做石達開第二。此時,紅4團接受飛奪泸定橋的戰鬥任務,楊成武和團長王開湘率領部隊飛奔320裡,來到泸定橋西岸。橋上的木闆已被國民黨軍撤走,隻剩下13根光溜溜的鐵索。但這些沒有吓住紅4團的勇士們。紅4團馬上由22名共産黨員組成精幹突擊隊,每人肩上斜挂一支駁殼槍,背插馬刀,手持沖鋒槍,腰間纏滿了子彈和手榴彈,冒着對岸射來的猛烈炮火和密集槍彈,扶着橋欄索,踏着搖晃不定的鐵索,向對岸奮勇前進。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将守敵全部擊潰,保證了中央紅軍主力順利地渡過大渡河。中央軍委在慶功大會上,為紅4團頒發了寫有“獎給飛奪泸定橋的紅4團”的錦旗。1984年,楊成武将軍回憶飛奪泸定橋的壯舉時,仍很激動,滿懷豪情寫下了“無邊風雨夜,天塹大渡橫。火把照征途,飛兵奪泸定”的詩句。

  
      1935年8月1日清晨,楊成武突然接到軍團首長的通知,說毛澤東和黨中央指定他所在的紅4團擔任紅軍先遣團,要他火速趕到毛兒蓋,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去當面領受任務。原來黨中央決定過草地,從水草叢生、不見人煙的草地上走出一條北上的行軍路線來,毛澤東親自點兵,要紅4團作為先頭部隊在前面開路。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8月21日清晨,紅4團肩負着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重托向草地進軍了。在沒有道路、沒有人迹、沒有山石和樹木的沼澤地裡整整滾爬了六天,終于像毛澤東所期望和預料的那樣勝利地闖過了草地,開辟了紅軍北上的通途。許多年後,楊成武為這段經曆寫下一副聯語:綠草掩泥潭,征途艱險,三軍踩開一條路;白雲藏風暴,任重道遠,統帥帷幄萬裡程。

  
      長城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與日本侵略者先後簽訂了《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秦土協定》等一系列賣國妥協的條約,使中國的河北省北部和察哈爾省的主權大部喪失。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中國共産黨為适應全國政治形勢的變化,制定了新時期的策略路線和軍事戰略。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組織東征軍,東渡黃河,到日本占領區聯合一切抗日武裝力量,發動和開展遊擊戰争。旋即建立了“抗日先鋒軍”,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彭德懷任司令員。下轄林彪、聶榮臻指揮的紅1軍團和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指揮的紅15軍團。楊成武任紅1軍團第1師政治委員,師長是陳康。東征勝利結束後,紅軍主動撤回黃河以西根據地。不久楊成武進入紅軍大學學習,從紅軍大學畢業出來改行當紅1師師長。不久,“七七”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全民抗戰序幕,國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