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鏖戰冀魯豫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第一節一出隴海路

  
      “砰!砰!砰!”三聲清脆的槍響過後,劉伯承從地上敏捷地撐立起來,順手撲打掉沾在衣服上的泥土,扭頭對張際春、李達等人說:“我年紀大了,又是一隻眼睛,打的成績不算理想。但今天打靶既是技術上打靶,也是政治上打靶。我們要打掉一些幹部特别是高級幹部頭腦裡的和平麻痹思想。”接着他批評了幾名打靶成績過差的縱隊和旅級幹部,說這是鬥志松懈、備戰觀念淡薄的表現,跟不上即将發生的大戰形勢。

  
      這是發生在1946年6月舉行的晉冀魯豫軍區練兵會議上的事。

  
      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以後,國民黨軍并沒有真正停止敵對的軍事行動,除不斷挑起與各解放區的沖突外,還明裡暗裡加緊調運軍隊和武器裝備,搶占戰略要點,積極準備發動全國性的内戰。

  
      劉伯承、鄧小平始終沒有喪失對國民黨軍的警惕,他們堅決執行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關于練兵問題的指示,認真部署和領導了晉冀魯豫部隊的整軍練兵運動,深入進行了備戰教育和技術戰術訓練。劉伯承于6月2日在《人民的軍隊》報上發表了《大家發奮整軍練兵》的文章,又于6月15日為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創刊号題詞:“力争和平民主團結,反對内戰獨裁分裂,乃人民的呼聲”,号召廣大軍民以實際行動準備應付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召開高級幹部練兵會議,劉伯承就是為了更好地統一領導層的思想,明确内戰必打的觀念和今後的作戰方法問題。在解決了備戰方面的模糊認識後,他轉而着重解決戰術方面的問題。6月25日,他綜合會議的讨論情況和大家提出的問題,作了一個精彩的戰術報告。

  
      報告分八個部分:作戰必須有充分的準備;重點主義;尋找弱點,創造弱點;出敵不意,争取主動;抓住主動權,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協同動作;遊擊戰争幾個問題。

  
      在報告中,他創造性地發揮毛澤東軍事思想,總結了人民軍隊曆年來的作戰經驗,針對即将開始的愛國自衛戰争,系統地提出了對國民黨軍作戰的戰術原則。在作戰形式上,他根據敵強我弱的特點,認為“運動戰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最好辦法”,并指出應采用外線、速決、進攻的方式來實現,在戰術手段上則必須做到多樣化。在作戰指導上,他圍繞着打敵弱點問題,詳盡地講述了理由、方法及其對實現戰争、戰鬥目的的作用。在作戰部署上,強調突出重點,集中優勢力量,狠打敵人弱點,“抓住弱點加上用重點主義辦法來打”。形成重點,包括數量質量在内,都必須精而多,“打勝仗要領即在此”。但重點又不等于唯一點,還有其他方面。主要方面是攻擊,其他方面還有防禦。集中兵力、火力對付一點,以次要兵力放在其他方面,鉗制敵人,達到重點方向的勝利。次要方向服從重點,如果次要方向勝利了,即重點選擇不适當,可以改變重點的方向。在作戰指揮上,要求大家注意協同動作,指出這是指揮員的指揮藝術,也是遊擊戰發展到運動戰的必然要求。

  
      佯攻與主攻、工兵與步兵、炮兵與步兵,都應協同動作。

  
      練兵會議以後,這個戰術報告很快下發到部隊,成為晉冀魯豫軍區各級指揮員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爾後的愛國自衛戰争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就在劉伯承報告後的第二天,6月26日,中國大地上爆發了全面内戰。

  
      蔣介石悍然撕毀了國共兩黨簽訂的“雙十協定”和“停戰令”,集中25個旅的兵力,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犯。企圖先完成中間突破,然後再逐個攻占其他解放區。國民黨軍依仗兵力和武器裝備上的優勢,氣焰十分嚣張,竟揚言3個月到6個月之内,消滅人民解放軍。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堅定地領導和指揮了這場偉大的愛國自衛的人民解放戰争。戰争爆發前,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就預見到國民黨軍的進攻企圖,及時拟定了南、北兩線的作戰計劃。在給劉伯承、鄧小平、薄一波等下達的指示中,要求晉冀魯豫野戰軍以一部配合晉察冀和晉綏野戰軍在北線作戰,使三部所在的解放區連成一片;以主力與山東、華中野戰軍在南線協同作戰,主要指向豫東和津浦路徐(州)蚌(埠)段,着重在野戰中殲滅敵軍有生力量。并強調指出:“這一計劃的精神着重向南,與蔣介石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分蔣軍抛在北面,處于被動地位。”不久,根據國民黨軍同時進攻南線各解放區的新動向,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适時調整了上述南線作戰計劃,指示晉冀魯豫等野戰軍先在内線打幾個勝仗再轉到外線,以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形勢。

  
      劉伯承與鄧小平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計劃把晉冀魯豫野戰軍的作戰重點放到豫東方向的隴海路徐州、開封段,脅迫圍追中原軍區部隊的國民黨軍回援,以配合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