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減租減息
為了克服嚴重困難,堅持長期抗戰,争取最後勝利,中共中央制訂了一系列切合各根據地情況的政策,當時簡稱“十大政策”。①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八日〔十大政策是:對敵鬥争、精兵簡政、統一領導、擁政愛民、發展生産、整頓三風、審查幹部、時事教育、“三三制”政權、減租減息。參看《學習和時局》,《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四月第一版,第八九七頁〕,毛澤東就執行十大政策有關情況的十個問題電詢各戰略區負責人。八月十二日,羅榮桓和黎玉緻電毛澤東作出答複(以下簡稱《答複》)。十二月二十五日,毛澤東複電,指出:“關于十個問題的答複,早已收到,内容很好。你們的路線是正确的。你們已有豐富經驗。估計一九四五年,山東全黨工作會有極大進步。”對山東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羅榮桓、黎玉在《答複》中用很大篇幅講了減租減息。這是因為減租減息是當時農村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黨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實行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政策。
在一九四二年劉少奇到山東以前,山東抗日民主政府雖然也頒布過有關減租減息的法令,但實際上沒有放手發動群衆。當時二八%的村政權還掌握在地主階級手中,另有四七%的政權成分不純。因而明減暗不減的現象相當普遍,不少地區出現了侵蝕群衆勝利成果和地主反攻倒算的現象。山東分局的《四年工作總結》對此已經作了檢讨。
羅榮桓和分工抓這項工作的黎玉,通過調查研究,認為減租減息運動進展緩慢而又不徹底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幹部對減租減息還存在一些模糊乃至錯誤的認識,因而領導不力。
山東封建地主的勢力很大,農村中約有八十%的農戶租種地主土地。在莒南縣大店,占總戶數七%的地主占有六十%的土地。山東農村的封建剝削和超經濟的封建壓迫十分嚴重。那些惡霸、“山大王”掠奪農民欠下了累累血債,其罪行更是罄竹難書。
可是有的幹部卻不經調查研究,就宣稱山東農村土地分散,租佃關系不多;有的幹部也承認雙減是解放農民的需要,可又怕超越了統一戰線的範圍,甚至認為政府去搞雙減就會妨礙“三三制”的貫徹;有的幹部看到地主收入減少了,就有些縮手縮腳;還有的幹部存有“恩賜觀點”,認為隻要由政府貼張布告,就可實現雙減,而不懂得隻有啟發群衆自身的階級覺悟,才能使他們自己解放自己。
為了澄清模糊認識,推動雙減工作的開展,羅榮桓在群衆工作幹部會議上說,我們做群衆工作,一要根據群衆的需要,二要遵守群衆自願的原則。當群衆還沒有覺悟時,要對他們進行“誰養活誰”的教育。根據這一指示,群衆工作幹部聯系農民生産勞動的實際,給他們算“地瓜帳”,即種一畝地能産多少斤地瓜,農民花了多少工本,應得多少收入,給地主剝削去了多少,等等。當農民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幹部便因勢利導,成立和整頓農民救國會,挑選出一些群衆最痛恨的惡霸地主,對其開展有組織有領導的鬥争,用說理和控訴的方式,揭露其罪惡。
《答複》中說:“……一些惡霸是典型封建主,過去仗勢欺人……群衆恨入骨髓,在減租減息中不鬥倒他們,群衆是不敢起來的。往往一鬥争,群衆是三千五千的來(參加)說理。十個月來,在濱海區打擊了不少,群衆說:這才翻身了,晴天了。”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分局和濱海區黨委直接領導下,莒南縣的大店村召開了有本地和莒南縣四鄉及外縣代表三四千人參加的鬥争大會,鬥争了惡霸地主莊景樓(外号“莊閻王”),控訴他殘酷壓迫農民,逼死人命的罪行。莊景樓的鷹飛到貧苦農民魏老頭家抓雞,被魏老頭打死,莊閻王不僅将魏老頭毒打一頓,還要魏老頭給鷹出殡。魏老頭無可奈何,賣了地,給鷹買了棺材,披麻戴孝,把鷹埋在自己的院子裡,還豎了碑。魏老頭的母親被活活氣死。封建地主殘酷欺壓農民的兇惡面目,激起了廣大農民的無比憤怒。數千名農民一齊湧向魏老頭家,鏟平了鷹墳,砸碎了鷹碑。這就是當時山東人民家喻戶曉的“平鷹墳”的故事。這類血淚事實,在山東各根據地發現多起,文藝工作者把它們編寫成小說、戲劇、詩歌、曲藝、連環畫等,廣為宣傳,極大地鼓舞了農民的鬥志,有力地推動了當時正在進行的雙減運動。
在進行減租減息的工作中,羅榮桓指示,也要防止“左”的偏向,要把大地主和中小地主、頑固地主和開明地主、收租地主和經營地主、地主和富農、地主和小土地出租者區别開來,還要教育說服農民按規定交租交息,以推動各階級共同抗日。
在運動中,羅榮桓還及時指出,要把減租減息同改造村政權結合起來。隻有放手發動群衆,同封建地主階級作堅決鬥争,摧毀封建統治,徹底改造村政權,才能使減租減息工作順利進行。
羅榮桓還要求部隊積極支持減租減息鬥争。他要求部隊每到一地,都要進行該地村史、階級關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