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1927年7月上旬,為“東征讨蔣”,中國共産黨所能掌握的部隊已陸續向長江下遊移動,分駐江西九江及其附近地區。這些部隊主要集中在張發奎統率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中。這個方面軍轄有第四軍、第十一軍、第十二軍、第十三軍、暫編第二十軍。葉挺任第十一軍副軍長兼二十四師師長。第四軍二十五師是以原葉挺獨立團為骨幹擴編而成的。賀龍任暫編第二十軍軍長。還有一些其他部隊。在這一地區集結的共産黨可以控制的武裝力量約2萬人左右。
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武漢開會作出了組織武裝起義的初步決定。周恩來回軍事部後連夜召集聶榮臻等人開會。他說:共産國際指示,我們黨要組織一支5萬人的軍隊,要用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據此,結合當前的形勢,中央已經決定組織武裝起義。起義的大體設想已經有了,但具體行動還有待進一步确定。
周恩來指定聶榮臻、賀昌和顔昌頤組成臨時性組織――前敵軍委,聶榮臻為書記①,先到九江,向當地駐軍中的共産黨人傳達中央決定,叫他們做好起義準備,等待中央命令。
組織武裝起義正是聶榮臻的迫切願望。他與賀昌、顔昌頤于第二天即乘輪船急忙趕到九江。他們要通知的第一個人是葉挺,所以到九江後就住在葉挺的司令部裡。當時,因形勢緊張,中央不少負責人已先後轉移到九江。7月20日,譚平山、李立三、恽代英、鄧中夏、葉挺等人同聶榮臻一起在九江舉行會議。會上,李立三等人很急躁,主張立即動手。聶榮臻堅持做好起義的準備工作,等待中央的命令。與會者最後還是同意先向中央報告,待中央批準後再行動。
汪精衛公開叛變後,調動第三、第六、第九軍等部對這一地區做出包圍态勢。中共中央原定要争取的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在關鍵時刻投向了汪精衛。他勒令在第二方面軍高級軍官中的共産黨員,如葉挺等人須退出軍隊或脫離共産黨。局勢萬分緊迫,再不起義,就要斷送這部分革命武裝了。
于是,李立三等人于九江會議後不久,即向中央提出:“在軍事上趕快集中南昌,運動二十軍與我們一緻,實行在南昌暴動,解決三、六、九軍在南昌的武裝。在政治上反對武漢、南京兩政府,建立新的政府。”①并把這個意見向中央作了報告。接到這個報告後,中央立即決定組織南昌起義。聶榮臻與賀昌、顔昌頤随即夜以繼日,一個部隊一個部隊地傳達中央的指示,同連以上幹部黨員都談了話。
一些部隊按中央部署陸續向南昌集結。葉挺的第二十四師,賀龍的第二十軍,蔡廷锴的第十師,分頭向南昌開進。留在九江一帶的還有第十二師和第二十五師。
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和國際代表決定南昌起義的部署是:在南昌武裝起義成功後,立即南下,占領廣東,取得海口,以待國際援助,再舉行北伐。
7月26日,周恩來趕到九江,向譚平山、李立三、鄧中夏、恽代英、聶榮臻等人傳達了中央的意見。會後周恩來交代聶榮臻:到馬回嶺把第四軍的①聶榮臻“七大”代表登記表,原件在中共中央組織部。
①李立三1927年10月給中央的報告《八一革命之經過與教訓》。
第二十五師拉到南昌,參加起義。他們約定信号:起義舉行了,就從南昌放一列火車開到馬回嶺。馬回嶺是九江到南昌間的一個火車站。
聶榮臻立即到馬回嶺第二十五師,緊張地做起義的準備工作。
南昌起義的槍聲是8月1日淩晨2時打響的,到淩晨6時,肅清了城内抵抗的全部守軍3000人。起義成功了!一列火車來到了馬回嶺。
聶榮臻所擔負的動員第二十五師起義的任務,是異常艱巨的。第二十五師師長李漢魂是張發奎的親信。該師轄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3個團。
第七十三團的前身即葉挺獨立團,團長周士第是共産黨員。第七十四團團長是張發奎的人。第七十五團副營長孫一中,是黃埔一期的學生,當時任第七十五團中共支部書記,實際上掌握着這個團的領導權。根據這種局面,聶榮臻判斷,是無法一下子把第二十五師整個師拉走的。
聶榮臻首先拉第七十三團。他與周士第商定,先把辎重裝火車運走,部隊接着向德安集中。他随後到第七十五團。第七十五團與師部駐紮在一起,行動不便。他和孫一中确定,以野外演習的名義,隻拿武器彈藥,把該團3個營的部隊拉出來,在第七十三團後面跟進。至于第七十四團,隻帶出一個偵察連,這個連的連長是共産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