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漂泊南洋與習武雲南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一海外謀生

  
      葉劍英離開東山中學,回到橫山,一邊幫助父母料理小店鋪的雜事,一邊堅持自學,終日不懈。1916年,他到橫山新群小學去教書,很快成為學校裡受歡迎的教師之一。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葉劍英盡管從教學中找到一些樂趣,但仍不能填補心緒中那難言的寂寥。他是個有抱負的青年,本想在中學畢業之後,到省城或北京、上海去繼續深造,掌握更多救國救民的本事。可是,父母的艱辛,弟妹的拖累,家境的困苦,成了他實現理想的羁絆。後來,葉劍英打聽到上海有個“南洋公學”,專門招收南洋華僑子弟。他想到4個怕父都在南洋,便提筆給在馬來亞怡堡的伯父們寫信,傾述自己的想法。不久,三伯父的兒子葉宜桐從南洋回信告訴他:四個伯父漂泊南洋,日子并不好過,向來是各謀各的營生。直到最近,幾個兄弟感到這樣隻憑各人的力氣苦熬,不是長久之計。經過幾番商量,才湊起一點款子,準備租一個錫礦來挖,如果搞得好,有錢賺,就送你到上海讀書;如果賺不到錢,你就來南洋幫伯父作生意吧。

  
      葉劍英讀罷這封信,知道怕父和堂兄關心自己的前途,心中升起了希望。

  
      他天天盼着來自南洋的好消息。可是盼了很久的第二封信卻說,伯父們因租來的錫礦被連日大雨沖垮,破産了。

  
      這封短信,像一盆冷水澆滅了葉劍英心中去上海的希望之火。他失望了,也清醒了:生活的道路要用自己的雙手去開辟。他聽從父兄們的勸告,決定到南洋謀生。1916年冬,父親幫他找到一位“水客”叔叔,帶着他乘船到了香港,轉上了去南洋的輪船。經過十多天的漂泊奔波,好容易來到了馬來亞怡堡。

  
      怡堡,是馬來亞西部霹靂州的首府,是一座瀕海的美麗山城。

  
      葉劍英來到這裡,按着堂兄葉宜桐寫給他的地址,在一處又破又窄的“鴉鵲屋”裡找到了三伯父。然後又去拜見其他三位怕父。伯父們都表示經濟拮據,暫時愛莫能助。堂兄葉宜桐在一家公司裡當個小職員。自從堂弟來了以後,他成天忙得團團轉,到處給他找門路,謀事做。好不容易求人說情,打通關節,雇他做事的那家公司經理才答應見一見葉劍英,看能派他什麼用常在經理門前,葉宜桐這個小職員輕輕敲着門。過了好一會兒,隻聽裡面“哼”了一聲。

  
      兄弟倆走進去,隻見經理坐在寬大寫字台後面的高背沙發椅上,正在看報紙。兩個年輕人向他行禮、問候,他屁股沒有欠一下,頭也沒有轉一下,兩眼繼續盯着報紙。

  
      葉宜桐小心翼翼地介紹自己的堂弟。

  
      經理跷着二郎腿,吐了一口煙圈,才擡起眼皮瞟了葉劍英一眼,簡單問了幾句,就不搭理了。

  
      遭受資本家的這種白眼,葉劍英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十分氣憤。他表示甯願餓死,也不向他們彎腰!葉宜桐很佩服堂弟的志氣,建議他去學英文打字。葉劍英很快掌握了這門技術,但不能被人長期錄用,隻能給人打零工,時打時停,仍然處于半失業狀态。後來,葉宜桐求人幫忙,推薦葉劍英到一所小學當了一名國文教員。①①訪問葉宜光談話記錄,1987年10月16日。

  
      正當葉劍英苦悶彷徨的時候,傳來了雲南部督唐繼堯派人到南洋宣慰華僑,招收華僑子弟入雲南講武堂就學的消息,葉劍英的心窩裡又激起了希望的浪花。

  
      唐繼堯是雲南省會澤人,護國讨袁勝利後任雲南都督,獨攬滇省軍政大權。這位自号“東大陸主人”的軍閥,為了利用南洋華僑的财力和人力來擴充自己的實力,派特使陳覺民到馬來亞怡堡一帶宣慰華僑,招募學兵。華僑子弟報名參加考試的有六七十人。葉劍英順利地通過了考試,被正式錄齲他給父親寫信禀明自己考取雲南講武堂的經過,懇請幫助解決回國的路費。

  
      父親和幾位伯父設法借貸,湊了200多元,供葉劍英回國求學。②②葉劍英談話記錄,1980年12月13日。

  
      二入雲南講武學校

  
      1917年夏天,葉劍英冒着酷暑,與同時考取雲南講武堂的夥伴們先坐船回到香港,後經越南海防、河内,取道滇越鐵路前往雲南。

  
      雲南講武堂坐落在昆明翠湖西岸的承華圃,創辦于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講武堂的師生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