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佃農的兒子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書籍目錄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四川省北部的儀隴縣,位于嘉陵江中遊的東岸,是嘉陵江和渠江之間的一片狹長的丘陵地帶。境内山巒起伏,溝深谷狹,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這裡缺水少礦,土地貧瘠,是四川的偏僻山區。但嘉陵江向南經過重慶流入長江,還有一條驿道穿過儀隴可以通往成都。所以,外界的消息還常能傳到這裡來。

      儀隴縣城坐落在金城山的半山腰上。金城山東南約三十七公裡,有一個馬鞍場,它因鎮旁有一座馬鞍形的山而得名。馬鞍場西北約兩公裡處,突起一座山粱,一峰屹立,松柏參天,草茂林密,叫琳琅寨。一八八六年十二月一日(農曆丙戌年冬月初六辰時),朱德就誕生在琳琅寨腳下李家灣一個佃農的家裡。

      朱德的祖上原是廣東省韶關縣的客家人。明末清初,由于連年不斷的戰争,加上戰後流行嚴重的疫病,使四川人口稀少,荒地很多,有些城鎮甚至成為虎狼出沒之區。清朝統治者為了穩定它在四川的統治和征收賦稅,采取一系列增加人口、恢複生産的措施,展開了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大群大群的外省人經過長途跋涉,遷移到四川,其中尤以湖廣人居多,曆史上稱它為“湖廣填川”。朱德的祖先就是在這個時候入川的,最初在川北的廣安縣、營山縣一帶流動經營小商業來維持生計。清朝乾隆末年,朱氏第三代的朱文先帶着第四個兒子從營山遷到儀隴縣馬鞍常後代在馬鞍場的大灣定居。随着家族的繁衍,人們便稱這裡為“朱家大灣”了。

      朱邦俊是朱德的祖父,在他上一代還有老業田三十挑(一畝約為五挑),到他那一代,四兄弟平分,隻得到七挑多地,加上人丁興旺,這點地已不夠維持生計。于是,在一八八二年把土地和草屋典了三百吊錢,作為資金,領着全家到離大灣兩公裡的地方,租佃了琳琅寨西麓李家灣的地主丁邱川家八十挑田土耕種。從此,朱家淪為貧苦的佃農。

      朱德出生時,全家共有十一口人:祖父母朱邦俊和潘氏,伯父母朱世連和劉氏,父母親朱世林和鐘氏,還有三叔朱世和、四叔朱世祿,大哥朱代曆、二哥朱代鳳,姐姐朱秋香。他的父母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活,隻留下了六男二女,後來再生下的就被迫溺死了。朱德在姊妹兄弟中排行第四,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在封建社會裡,男子在家庭中特别受到重視。老人擔心男孩子出生後養不大,便以動物命名,想用來騙過那些專門捉拿男孩子的“鬼怪”,給朱德取乳名叫“狗娃子”。

      朱德的父親朱世林,一生都在家裡勞動,從未出過遠門,“賦性和厚,為人忠耿,事親孝,持家勤”①。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地在地裡幹活。但由于沒有文化,思想比較狹隘。

      朱德的母親出身于姓鐘的貧苦人家。她身材高大,“有着一般農婦的強壯的體力”,性情“賢淑和氣”,“從來不發(脾)氣,不打人、罵人”②。

      在這樣人口衆多的大家庭裡同長輩、叔伯、妯娌都能和睦相處,對朱德更是特别愛撫。“她不嫌棄人,愛窮人,給叫化子也要說幾句話”。③她又是個好勞動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飯,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在生朱德前一分鐘還在竈前煮飯。母親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着朱德。朱德從幼年時起便在母親身邊幫助幹活。他在一九四四年回憶自己的母親時,還深情他說到:“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态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他還說道:是母親“教給我生産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教給我“與困難作鬥争的經驗”。

      ④

      佃戶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人口的增多更使家裡必須十分節省才能維持生活。他家的住房原來是地主用來存放糧食的倉庫,光線昏暗。全家從來沒有吃過白米,多半是吃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油鹽很少。過年時宰一頭豬,要留着吃一年,隻在過年過節時才可以吃到。遇上好年成,可以做件新衣服,平時就沒有了。鞋子是家裡自己做的。點燈用的也是自己家打的油。少年時代這種艱苦簡樸的生活,給朱德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家後來有二十多口人。朱德回憶道:“勤勞的家庭是有規律有組織的。

      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标本式的農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裡勞動。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産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着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着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⑤有人為他祖母所寫的壽文也稱她“事無钜細,皆躬自紀理無遺緒”,“内治殊謹嚴,令子侄皆以力事事。”⑥自幼所過的這種有規律有組織的生活,對朱德的一生也是有影響的。

      他小的時候,脾氣很倔強,幹什麼事情,一幹就幹到底。他從小喜歡鍛煉身體,愛爬山、遊泳,還翻杠架,所以身體一直很健壯。

      由于世代貧困,朱德家祖祖輩輩沒有一個識字的人,飽受着沒有文化的苦痛。朱德說:“我是一個佃農家庭的子弟,本來是沒有錢讀書的。那時鄉間豪紳地主的欺壓,衙門差役的蠻橫,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衣縮食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⑦一八九二年前後,儀隴縣一帶興起種植鴉片,百姓的生活比以往富裕了些。朱德家的經濟情況也開始有所好轉。那時,清朝政府的苛捐雜稅非常嚴重,“可是這些交糧催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書籍目錄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