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努力把西北的事情辦好(上)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剛剛解放的西北地區,匪患嚴重,經濟蕭條,民族矛盾突出。面對滿目瘡痍的嚴峻局面,如何着手把西北的事情辦好,習仲勳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領導人緊密團結,從實際情況出發,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開展統一戰線、剿匪反霸、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和黨的建設等項工作,使西北地區的經濟社會面貌在短期内發生了深刻變化。

                              ■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

                              西北地區有五省一市,其中四個省是民族或多民族地區,有維吾爾族、回族、藏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錫伯族、東鄉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人口約七百萬。各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不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也有較大差異,加上國民黨的長期統治和帝國主義的挑唆,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各少數民族之間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隔閡。習仲勳熟知西北的狀況,他說:“現在我們面對的已不是過去的小天地,而是廣大的西北五省,無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等方面的情況,是比過去複雜得多了。”正是這種情況,決定了統一戰線特别是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西北革命和建設事業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

                              民主革命時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就十分重視西北地區的統一戰線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針政策。習仲勳是創造性地執行這些方針政策的傑出領導人。他不管是擔任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西北中央局書記,還是擔任陝甘邊區參議會駐會議員和議長,都十分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善于團結同志,謙遜寬厚,坦誠待人,同民主人士廣交朋友,合作共事,受到大家的敬佩,調動了黨外人士的積極性,為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新中國建立後,還要不要繼續擴大統一戰線,要不要在更大範圍内和更大程度上同民主人士特别是各民族上層人士合作,成為新生政權建設的關鍵之一。西北軍政委員會成立時,黨政主要負責人認識是十分清醒的,在工作中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堅持統一戰線方針,先後邀請了許多聲望高、有代表性的民主人士參加人民政權。張治中、張鳳翔、韓兆鹗、鄧寶珊、黃正清、孫蔚如、陶峙嶽、邢肇棠等一大批知名民主人士擔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不少人參加了各省市人民政府的領導工作,有的還擔任了省政府主席或副主席。各地區和各市縣,也吸收了一批民主人士參加政府工作。

                              習仲勳以他的豐富經驗,在統一戰線工作中大顯身手。他十分注意同宗教領袖、上層人士交朋友,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團結廣大少數民族的幹部群衆,使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得以穩定,經濟得以恢複和發展。

                              習仲勳非常重視和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總結經驗。他在一九五年四五月間的幾次講話中,反複強調少數民族地區工作有成績,群衆已開始相信我們确實與國民黨不同,但這些地區的幹部普遍存在着主觀急躁情緒,有些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存在大民族主義思想,影響了黨的民族政策的貫徹執行。習仲勳思索着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正在這個時候,中共召開了七屆三中全會,緊接着又召開了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在全國政協一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