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争奪生而辭 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 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争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将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于辭讓,合于文 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将待砻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将 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 治,古者聖王以人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 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 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 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孟子曰:“今之學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僞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 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 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僞。是性 僞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 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喪其性故也。”
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樸,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 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樸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樸 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耳 聰也。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見長而不 敢先食者,将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 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 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于情性矣。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 矣,其善者僞也。
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
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于聖人之僞,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 然則器生于陶人之僞,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于工人之 僞,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僞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 者,是生于聖人之僞,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 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 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謂之生于僞。是性僞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
故聖人化性而起僞,僞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 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于衆,其不異于衆者,性也;所以異而過衆者,僞也。 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資财而分者,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 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且化禮義之文理,若是,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情性則弟兄 争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
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願厚,惡願美,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 苟無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願财,貴而不願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 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強學而求有之也; 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然則性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禮義 則亂,不知禮義則悖。然則性而已,則悖亂在己。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 者僞也。
孟子曰:“人之性善。”
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是善惡之分也矣。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惡用聖王,惡用禮義哉?雖有 聖王禮義,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 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埶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 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聖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 今當試去君上之埶,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 與也。若是,則夫強者害弱而奪之,衆者暴寡而嘩之,天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 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 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 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故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 矣。性惡則與聖王,貴禮義矣。故檃栝之生,為枸木也;繩墨之起,為不直也;立 君上,明禮義,為性惡也。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 也。今人之性惡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