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萬廷言字以忠,号思默,南昌之東溪人。父虞恺,刑部侍郎。受業於陽明先生,登進士第。曆禮部郎官,出為提學佥事。罷官歸,杜門三十餘年,匿迹韬光,研幾極深。念菴之學得先生而傳。先生自序為學雲:“弱冠即知收拾此心,甚苦思,強難息,一意靜坐,稍覺此中恰好有箇自歇處,如猿猴得宿,漸可柔馴,頗為自喜。一日讀《易》石蓮洞,至艮‘思不出位’,恍有契證。請於念菴師,師甚肯之。入仕後,交遊頗廣,聞見議論遂雜,心淺力浮,漸為搖眩,商度於動靜寂感之間,參訂於空覺有無之辨,上下沉掉,拟議安排,幾二十年。時有解悟,見謂弘深,反之自心,終苦起滅,未有甯帖處。心源未淨,一切皆浮,幸得還山,益複杜門靜攝,默識自心。久之,一種浮妄鬧熱習心,忽爾銷落,覺此中有箇正思,惟隐隐寓吾形氣,若思若無思,洞徹淵澄,廓然邊際,敻與常念不同,日用動靜初不相離,自是精神歸并在此。漸覺氣靜神恬,耳目各歸其所,頗有天清地甯,沖然太和氣象,化化生生,機皆在我。真如遊子還故鄉,草樹風煙皆為佳境矣。”先生深於《易》,三百八十四爻,無非心體之流行,不着爻象,而又不離爻象。自來說《易》者,程《傳》而外,未之或見也。蓋深見乾元至善之體,融結為孩提之愛敬,若先生始可謂之知性矣。
萬思默約語
人於事上應得去,是才未必是學。須應酬語默聲色形氣之外,於自心有箇見處,時時向此凝攝,常若無事,然一切事從此應付,一一合節,始是學。心者,人之神明,所以為天地萬物萬事之主,雖無物,未嘗一息不與物應酬,故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但其感處常寂,至無而有,甚微甚深,不可測度,必極潛極退藏,庶其可見。衆人心常浮動随物,祗在事上安泊,舍事如胡孫失樹,無時甯息,以事實心,蔽塞天竅,何由見得此體?是以雜念紛紛,全無歸泊,心源不淨,一切皆浮。雖向好事,亦是意氣意見,總屬才質耳,與真正性命,生幾感通流行,了無相幹,安得為學!
自人生而靜以上,至日用見前渾成一片,無分天人。
《坤》者《乾》之用,不《坤》則非《乾》,故用九貴“無首”。《坤》初惡“堅冰”,夫資生之後,形分神發,類誘知開,陽亢陰凝,随才各異,不能皆順《乾》為用,於是必有保合太和之功。蓋《坤》在人是意,意動處必有物,物必有類,朋類相引,意便有着重處,便是陰凝。是“堅冰”亦是有首。失卻《乾》陽本色,所謂先迷失道也。所以聖人於意動微處,謹“履霜”之漸,收斂精神,時時退藏齋戒,務以一陽為主,消蝕意中一點陰凝習氣。喪類從《乾》,使合中和,所謂後順得常也。到德不孤;不疑所行,方是“黃裳元吉”。
堯、舜兢業,文王小心,孔子一切有所不敢,不如此則非《乾》。《乾》所謂以誠敬存之也,故學者先須識得乾元本體,方有頭腦。蓋《坤》以乾元為主,元是生理,須時時有天地變化草木蕃意思,以此意自存,始不失乾元太始氣象。故曰“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夫不習即不學不慮,是自然的。如耳聰目明,手持足行,孩提啼笑愛敬,何嘗習來?自與天地變化,同其妙用。若待一一習得,能做幾多事業?動手便滞,隻區區形局中一物而已。故說敬必如明道所雲:“勿忘勿助,未嘗緻纖毫之力”,方是合本體功夫,不似後儒拘滞於形局也。
誠意功夫,隻好惡不自欺其知耳。要不自欺其知,依舊在知上讨分曉,故曰“必慎其獨”。獨是知體靈然不昧處,雖絕無聲臭,然是非一些瞞他不得,自寂然自照,不與物對,故謂之獨。須此處奉為嚴君,一好一惡皆敬依着他,方是慎。
小人一節,或雲自欺之蔽。不然,此正見他不受欺,人欺蔽他不得,所以可畏,不容不慎。蓋此中全是天命至精,人為一毫汙染不上,縱如何欺蔽,必要出頭。緣他從天得來,純清絕點,萬古獨真,誰欺得他?如别教有雲,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出身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身中雜穢同止,故所以小人見君子,便厭然欲掩其不善,便肺肝如見。此厭此見,豈小人所欲?正是他實有此件在中,務穿過諸不善欺瞞處,由不得小人,必要形将出來,決不肯與不善共住,故謂之誠。誠則必形,所以至嚴可畏,意從此動,方謂之誠意,故君子必慎其獨。若是由人欺蔽得,何嚴之有?
或謂:“緻良知於事事物物,就用說知止,就是心止處,說似有不同。”曰:“體用原是一心,物我皆同此止,未有心止物不得所止,亦未有物得所止心不止者。如處事一有不當,則人情不安,是物失所止,自心亦便有悔吝不安處,是吾心亦失所止。須一一停當合天則,人己俱安,各得所止,方謂之止,非謂我一人能獨止也。此正是緻良知於事事物物也。緻良知於事事物物,即所謂知止也,故知止緻知是一箇功夫。”
平天下“平”字最妙,深味之,令人當下恬然,有與天地萬物同止其所氣象。一道清冷,萬古常寂,學者須見此氣象,格緻誠正與修齊治,皆行所無事,不作頗僻,不落有所,人人孝弟慈,便人人定靜安,浪靜風恬,廓然無事,總一箇至善境界,所謂安汝止也,何等太平!蓋古之帝王,起手皆是平的意思,故結果還他一箇天下平。後世不然,多屬意氣,意見、造作功能,自己心浪未平,安能使人心太平?古人平的氣象,未夢見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之不知之知是所知,因感而有,用之發也。是知之知是能知,不因感有,常知而常無知,體之微也。此體是古今天地人物之靈根,於穆中一點必不能自己之命脈。夫子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全是發明此件。聖門學者,惟顔子在能知上用功,終日如愚,直要瑩徹心源,透根安立。其餘多在所知上用力,子貢所謂“文章可聞”,皆是所知,惟“性與天道不可聞”者,始是知體。
顔子資高,其初以為,事物不必留心,便要徑約,直從形而上處究竟,仰鑽瞻忽,無有入處。故夫子教他須一一從事物上理會,由博文,方有依據,事物透徹,方是形而上者。顔子竭才做去,久之豁然覺得何處有高堅前後,渾然隻當前自己一箇心,便是前日能仰鑽瞻忽者。視聽言動,處處顯露,不加減分毫,無上下亦無前後,故曰“如有所立卓爾。”但顔子博約,與後儒說不同。博便是博乃約的,如處事必讨自心一箇分寸,如讀書必本自心一箇是非,如聖賢格言至論,一一消歸自心,一切種種散見處,皆見得從自心條理中出,久之覺得隻是自己一箇心,凡不遷、不貳、不遠複,皆在此一處分曉,又何等約!故自博而約,語有次第,博即是約,理無先後,同一時事。若後儒所雲,博是從外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