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李材字孟誠,别号見羅,豐城人。南京兵部尚書谥襄敏遂之子。登嘉靖壬戌進士第。授刑部主事,曆官至雲南按察使。金騰故患緬,而孟養、蠻莫兩土司介其間,叛服不常。先生用以蠻攻蠻之法,遣使入蠻莫,誘令合孟養,襲迤西,殺緬之心膂大朗長。緬酋遂攻迤西,孟養告急,先生命将士犄角之。土司大破緬於遮浪之上,叩阙謝恩,貢象二。以功陞撫治鄖陽右佥都禦史。先生與諸生講學,諸生因形家言,請改參将公署為書院,遷公署於舊學,許之。事已定,參将米萬春始至。萬春政府門生也,嗾士卒為亂。先生方視事,擁入逼之。守備王鳴鶴持刀向萬春,厲聲曰:“汝殺李都爺,我殺汝。”乃得免事。聞先生閑住,而萬春視事如故。明年萬曆戊子,雲南巡按蘇瓒逢政府之意,劾先生破緬之役,攘冒蠻功,首級多僞。有旨逮問,上必欲殺之。刑部初拟徒,再拟戍,皆不聽。言者強诤,上持愈堅,法吏皆震怖。刑部郎中高從禮曰:“明主可以理奪。”乃操筆為奏曰:“材用蠻敗緬,不無闢地之功,據揭申文,自抵罔上之罪。臣子報功失實,死有餘辜,君父宥罪矜疑,人将效命。”天子視奏,頗為色動。長系十餘年,發戍閩中,遂終於林下。
先生初學於鄒文莊,學緻良知之學。已稍變其說,謂“緻知者,緻其知體。良知者,發而不加其本體之知,非知體也”。已變為性覺之說,久之喟然曰:“總是鼠遷穴中,未離窠臼也。”於是拈“止修”兩字,以為得孔、曾之真傳。“止修者,謂性自人生而靜以上,此至善也,發之而為恻隐四端,有善便有不善。知便是流動之物,都向已發邊去,以此為緻,則日遠於人生而靜以上之體。攝知歸止,止於人生而靜以上之體也。然天命之真,即在人視聽言動之間,即所謂身也。若刻刻能止,則視聽言動各當其則,不言修而修在其中矣。使稍有出入,不過一點簡提撕修之工夫,使之常歸於止而已。故謂格緻誠正,四者平鋪。四者何病?何所容修?苟病其一,随病随修。”著書數十萬言,大指不越於此。夫《大學》修身為本,而修身之法,到歸於格緻,則下手之在格緻明矣。故以天下國家而言,則身為本,以修身而言,則格緻又其本矣。先生欲到歸於修身,以知本之本,與修身為本之本,合而為一,終覺龃龉而不安也。性情二字,原是分析不開,故《易》言利貞者,性情也。無情何以覓性?《孟子》言恻隐羞惡辭讓是非,即是仁義禮智,非側隐羞惡辭讓是非之上,又有一層仁義禮智也。虞廷之言道心,即中也。道心豈中之所發乎?此在前賢不能無差,先生析之又加甚耳。即如先生之所謂修,亦豈能舍此恻隐羞惡辭讓是非之可以為主宰者,而求之杳冥不可知者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此四端者,亦曾有聲臭乎?無聲無臭猶不足以當性體乎?猶非人生而靜以上乎?然則必如釋氏之所謂語言道斷,父母未生前,而後可以言性也。止修兩挈,東瞻西顧,畢竟多了頭面。若單以知止為宗,則攝知歸止,與聶雙江之歸寂一也。先生恐其鄰於禅寂,故實之以修身。若單以修身為宗,則形色天性。先生恐其出於義襲,故主之以知止。其實先生之學,以止為存養,修為省察,不過換一名目,與宋儒大段無異,反多一張皇耳。許敬菴曰:“見羅謂道心人心,總皆屬用心,意與知總非指體。此等立言,不免主張太過。中固是性之至德,舍道心之微,更從何處覓中?善固是道之止宿,離心意與知,卻從何處明善?性無内外,心亦無内外,體用何從而分乎?”高忠憲曰:“《大學》格緻,即《中庸》明善,所以使學者辨志定業,絕利一源,分剖為己為人之界,精研義利是非之極,要使此心光明洞達,無毫發含糊疑似於隐微之地,以為自欺之主。不然,非不欲止欲修,而氣禀物欲拘蔽萬端,皆緣知之不至也。工夫吃緊沉着,豈可平鋪放在,說得都無氣力。”兩公所論,皆深中其病。
論學書
百步激於寸括,燕、粵判於庭除,未有種桃李而得松柏之實者。毫釐千裡,此學之宗趣,所以必謹其初也。《大學》之所以先知止,程門之所以先識仁者,其意亦由此也乎!故嘗以為合下的工夫,即是到底的學問,到底的學問,隻了結得合下的工夫。自昔聖賢懇懇諄諄,分漏分更。辨析研窮者,豈有他事,隻是辨此毫釐耳。(《上徐存齋》)
捉定修身為本,将一副當精神,盡力倒歸自己,凝然如有持,屹然如有立,恍然常若有見,翼翼小心,昭事上帝。上帝臨女,毋貳爾心,視聽言動之間,時切檢點提撕,管歸於則,自然嗜欲不得幹,狂浪不得奪,常止常修,漸近道理。切不可将本之一字,又作懸空之想,啟蔔度支離之證,於坦平地無端橫起風波,耽延歲月。所雲“月在澄潭,花存明鏡,急切撈摸不着”者,正坐此病也。(《答弟孟乾》)
精神兩字,去本體尚隔一層。“心之精神謂之聖”,先輩謂非孔子之語。今人動欲辨體,隻為一向以知為體,故概以遊揚活潑者當之。此程伯子所以謂“認得時活潑潑地,認不得時隻是弄精魂也”。(《答朱汝欽》)
挈出修身為本,齊家不作家想,治國不作國想,平天下不作天下想,自然意念不分,漸近本地。(《答丁重甫》)
大率一到發靈後,終日終夜隻是向外馳走,聞聲随聲,見色随色,即無聲色在前,亦隻一味思前忖後,所以去性轉遠。故就性一步,則無非善者,無非正者,離性一步,反是。
《六經》無口訣,每謂隻有艮其背一句,其實即是知止。但《大學》說止善,似止無定方,《易》說艮背,似止有定所。以背為頑然不動之物,如宋儒之說,未足以盡艮背之妙。因而指曰“陰方”,名曰“北極”,如世所雲,又不免落於虛玄之見。予嘗看《剝》、《複》兩卦,同為五陰一陽,但陽在内能為主,則陰無不從陽者,故為《複》;陽在外不能為主,則陰無不消陽者,故為《剝》。知陰陽内外之辨,而知止之妙可得;識《剝》、《複》消長之機,而艮背之理可求。艮背者,非專向後,隻是一個複,暫複為複,常複為艮。晦翁雲:“自有人生來,此心常發,無時無刻不是向外馳走,非知止如何收拾得?非艮其背如何止宿得?不獲其身,不見其人,内外兩忘,渾然執中氣象,此艮背所以為千聖秘密也。”知止執中,蓋是一脈相傳,故程伯子以為“與其是内而非外,不若内外之兩忘”。内外兩忘,不專形容未感時氣象,無我無人,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心溥萬物而無心矣,常止矣,仁敬孝慈信,随感流行,自然發皆中節,真所謂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也。(以上《答李汝潛》)
人豈有二心?人知之,知其無二心,而虞廷授受,何以有人心道心之别?須知有二者心,無二者性,有二者用,無二者體。此堯之命,舜所以隻說“允執厥中”也。危微者,以言乎其幾也。道心人心者,以言乎其辨也。惟精者何?正有見於道心人心之不一,而恐其或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