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耿定向字在倫,号天台,楚之黃安人。嘉靖丙辰進士。擢監察禦史,以大理寺丞谪州判。累遷至太仆寺少卿、右佥都禦史。丁憂。起巡撫福建。又丁憂。起協理佥都禦史,晉左副都,轉刑部侍郎,陞南京右都禦史。以戶部尚書總督倉場事告歸,家居七年,卒年七十三。贈太子少保,谥恭簡。先生所曆首輔:分宜、華亭、新鄭、江陵、吳縣,皆不甚龃龉。而江陵奪情,先生緻書,比之“伊尹之覺處以天下自任者,不得不冒天下非議,其谏奪情者,此學不明故耳”。雖意在少衰其禍,然亦近於誦六藝以文奸言矣。及掌留院,以禦史王藩臣參三中丞不送揭帖為蔑視堂官,上疏紏之。清議以為脅持言官,逢時相之欲。顧泾凡作《客問》質之,先生無以難也。
先生之學,不尚玄遠,謂“道之不可與愚夫愚婦知能,不可以對造化;通民物者,不可以為道,故費之即隐也,常之即妙也,粗淺之即精微也”。其說未嘗不是,而不見本體,不免打入世情隊中。共行隻是人間路,得失誰知天壤分?此古人所以貴刀鋸鼎镬學問也。是故以中行為學,稍一不徹骨髓,其下場不及狂狷多矣。先生因李卓吾鼓倡狂禅,學者靡然從風,故每每以實地為主,苦口匡救。然又拖泥帶水,於佛學半信半不信,終無以壓服卓吾。乃卓吾之所以恨先生者,何心隐之獄,唯先生與江陵厚善,且主殺心隐之李義河,又先生之講學友也,斯時救之固不難,先生不敢沾手,恐以此犯江陵不說學之忌。先生以不容已為宗,斯其可已者耶?先生謂學有三關:一即心即道,一即事即心,一慎術。慎術者,以良知現現成成,無人不具,但用之於此則此,用之於彼則彼,故用在欲明明德於天下,則不必别為制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夫良知即未發之中,有善而無惡,如水之必下,針之必南,欲明明德於天下,而後謂之良知,無待於用。故凡可以之彼之此者,皆情識之知,不可為良。先生之認良知,尚未清楚,雖然,亦緣《傳習後錄》記陽明之言者失真。如雲:“儀、秦亦是窺見得良知妙用處,但用之于不善耳。”先生為其所誤也。
天台論學語
孔、孟之學,真實費而隐。宋學未脫二氏蹊徑者,以其隐而隐也。嘗謂惠能雲:“‘本來無一物’,此是又有無一物者在。如孔子雲‘汎愛衆而親仁’,顔子‘若虛’,‘若無’,‘犯而不校’,如此方是無一物。”此類何等顯,其實何等微。宋儒多隻說向入微處,終是未脫見耳。
兄之文似輸卻陽明一着。陽明把筆時,卻是不曾要好,兄尚有要好心在也。遷《史》之文,亦是無意要好,班固便要好,浸淫至於六朝,隻是要好極耳。(《與胡廬山》)
夫與百姓同然處,吾黨何能加得些子?惟是百姓日用不知耳。日用處,聖人原與百姓同,其所用處,聖人自與百姓異。區區所謂擇術者,非能有效於百姓日用之外也,意於百姓日用者,而辨所用耳。
世之言道,譬之以管窺天者,第知一隙之為天,不知觸處皆天也。亦有知觸處之皆天者,而耽虛執見,不自反身理會視聽言動之皆天也。或有知視聽言動之皆天者,而乃鹵莽恣睢,不知視聽言動之禮之為天則也。
竊詳彼教,大端以寂滅滅己處為宗。吾孔、孟之教,惟以此不容已之仁根為宗耳。聖人之尋常日用,經世宰物,何亦非此不容已者為之乎?然即此不容已之仁根,莫緻莫為,原自虛無中來,不容着見,着見便自是兩截矣。聖人以此立教,使人由之,不使知之。如宰我短喪,夫子第即其不安處省之。墨氏薄葬,孟子第原其颡有泚處省之。至其所以不安處,其颡所以有泚處,非不欲使知,不可加知也。(以上。《與焦弱侯》)
聖人之道,由無達有;聖人之教,因粗顯精。(《與周柳塘》)
廿年前,曾解《盡心章》雲:“學者須從心體盡頭處了徹,使知性之真體,原是無思無為,便知上天之載,原是無聲無臭,渾然一貫矣。”所謂心體盡頭處者,蓋昔人所謂思慮未起,鬼神不知,不睹不聞處也。近來自省於人倫日用,多少不盡分處,乃語學者雲:“吾人能於子臣弟友,不輕放過,務實盡其心者,是其性真之不容自已也。性真之不容自已,原是天命之於穆不已,非情緣也。故實能盡心,而知性知天,一齊了徹矣。”
近溪安身立命處是無念,餘所謂心體盡頭處是也。其日用受享提掇人處,隻是自然生機,餘所謂心體不容自己處是也。蓋無念之生機,乃是天體;天體之生機,即是無念,原是一貫。說到此處,難着言诠,隻好默契靈識耳。
橫渠曰:“聚亦吾體,散亦吾體。”是生死無分别也。明道曰:“萬物為一體。”是人我無分别也。然夫子曰:“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又曰:“非禮勿視聽言動。”孟子曰:“親其兄之子,為若鄰之赤子乎?”此則分别而實則不分别也。何者?此則自然之真機,非緣名義道理而生分别者。
知是随身貨,知尤是行之妙。
柳塘雲:“念之不動者為性。”蓋既雲念矣,而中又有不動者在,疑二之矣。
來教雲:“性無得失,無是非。”誠然,顧念之萌於欲也,甯無邪正乎?念之生於見也,甯無偏全乎?學者從念上研幾,閑邪祛偏,亦是複性實功,似未可破除。如足下教旨,隻從性上辨迷悟,則誠為直截真诠,得上乘矣。(《與楊複所》)
知至至之,則不識不知,無聲無臭者,此其顯現。知終終之,則開物成務,日用雲為者,此其真宰。
定宇雲:“知是知非之知,是以照為明。”誠然,夫照從何生?孟子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因明生照,由照探明,原是一貫,非判然兩截也。今謂以照為明,相去千裡,提掇似太重矣。(《與王龍溪》)
餘惟反之本心不容已者,雖欲堅忍無為,若有所使而不能;反之本心不自安者,雖欲任放敢為,若有所制而不敢。是則膚淺之綱領,惟求其不失本心而已矣。(《與李卓吾》)
昔大洲雲:“隻要眼明,不貴踐履。”餘則曰:“眼孔易開,骨根難換。公所取人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