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經】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鄭公子喜帥師侵宋。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晉侯使栾黡來乞師。甲午晦,晉侯及楚子、鄭伯戰于鄢陵。楚子、鄭師敗績。楚殺其大夫公子側。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人于沙随,不見公。公至自會。公會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曹伯歸自京師。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于苕丘。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十有二月乙醜,季孫行父及晉郤犨盟于扈。公至自會。乙酉,刺公子偃。
【傳】
十六年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陰之田求成于鄭。鄭叛晉,子驷從楚子盟于武城。
十六年春季,楚共王從武城派公子成用汝陰的土田向鄭國求和。鄭國背叛晉國,子驷跟随楚子在武城結盟。
夏四月,滕文公卒。
夏季,四月,滕文公去世。
鄭子罕伐宋,宋将鉏、樂懼敗諸汋陂。退,舍于夫渠,不儆,鄭人覆之,敗諸汋陵,獲将鉏、樂懼。宋恃勝也。
鄭國的子罕進攻宋國,宋國将鉏、樂懼在汋陂打敗了他。宋軍退兵,駐紮在夫渠,不加警備。鄭軍伏兵襲擊,在汋陵打敗了他們,俘虜了将鉏、樂懼。這是由宋國仗恃打了勝仗而不加戒備。
衛侯伐鄭,至于鳴雁,為晉故也。
衛獻公發兵攻打鄭國,到達鳴雁,這是為了晉國的緣故。
晉侯将伐鄭,範文子曰:“若逞吾願,諸侯皆叛,晉可以逞。若唯鄭叛,晉國之憂,可立俟也。”栾武子曰:“不可以當吾世而失諸侯,必伐鄭。”乃興師。栾書将中軍,士燮佐之。郤锜将上軍,荀偃佐之。韓厥将下軍,郤至佐新軍,荀罃居守。郤犨如衛,遂如齊,皆乞師焉。栾黡來乞師,孟獻子曰:“有勝矣。”戊寅,晉師起。
晉厲公打算讨伐鄭國,範文子說:“如果按照我的願望,諸侯都背叛,晉國的危機可以得到緩和。如果隻是一個鄭國背叛,晉國的憂患,可能馬上就會來了。”栾武子說:“不能在我們這一輩執政的時候失去諸侯,一定要進攻鄭國。”于是就發兵。栾書率領中軍,士燮作為輔佐;郤锜率領上軍,荀偃作為輔佐;韓厥率領下軍,郤至作為新軍輔佐。荀罃留守。郤犫去到衛國,乘機到齊國,請求兩國出兵。栾黡前來請求出兵,孟獻子說:“晉國可能得勝了。”四月十二日,晉軍出兵。
鄭人聞有晉師,使告于楚,姚句耳與往。楚子救鄭,司馬将中軍,令尹将左,右尹子辛将右。過申,子反入見申叔時,曰:“師其何如?”對曰:“德、刑、詳、義、禮、信,戰之器也。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詳以事神,義以建利,禮以順時,信以守物。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節,時順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無不具,各知其極。故《詩》曰:‘立我烝民,莫匪爾極。’是以神降之福,時無災害,民生敦龐,和同以聽,莫不盡力以従上命,緻死以補其阙。此戰之所由克也。今楚内棄其民,而外絕其好,渎齊盟,而食話言,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民不知信,進退罪也。人恤所底,其誰緻死?子其勉之!吾不複見子矣。”姚句耳先歸,子驷問焉,對曰:“其行速,過險而不整。速則失志,不整喪列。志失列喪,将何以戰?楚懼不可用也。”
鄭國人聽說晉國出兵,就派使者報告楚國,姚句耳同行。楚共王救援鄭國。司馬子反率領中軍,令尹子重率領左軍,右尹子辛率領右軍。路過申地,子反進見申叔時,說:“這次出兵會怎麼樣?”申叔時回答說:“德行、刑罰、和順、道義、禮法、信用,這是戰争的手段。德行用來施予恩惠,刑罰用來糾正邪惡,和順用來事奉神靈,道義用來建立利益,禮法用來适合時宜,信用用來護守事物。人民生活優厚,道德就端正;舉動有利,事情就合于節度,時宜合适,生産就有所成就;這樣就能上下和睦,相處沒有矛盾,有所需求無不具備,各人都知道行動的準則。所以《詩》說:‘安置百姓,沒有不合乎準則。’這樣,神靈就降福于他,四時沒有災害,百姓生活優厚,齊心一緻地聽命,沒有不盡力以服從上面命令的,不顧性命來彌補死去的戰士的空缺,這樣就是戰争所以能夠勝利的原因。現在楚國内部丢棄他的百姓,外部斷絕他的友好,亵渎神聖的盟約而說話不講信用,違反時令發動戰争,使百姓疲勞以求快意。人們不知道什麼是信用,進退都是罪過。人們為他們的結局在擔憂,還有誰肯去送命?您還是盡力做吧!我不會再看到您了。”姚句耳先回來,子驷詢問情況,他回答說:“楚軍行軍迅速,經過險要的地方行列不整齊。動作太快就會考慮不周,軍容不整齊就喪失了行列。考慮不周、行列喪失,怎麼能打仗?楚國恐怕不能依靠了。”
五月,晉師濟河。聞楚師将至,範文子欲反,曰:“我僞逃楚,可以纾憂。夫合諸侯,非吾所能也,以遺能者。我若群臣輯睦以事君,多矣。”武子曰:“不可。”
五月,晉軍渡過黃河。他們聽說楚軍将要到達,範文子想要回去,說:“我們假裝逃避楚國,這樣就能夠緩和憂患。會合諸侯,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還是遺留給有能力的人吧。我們如果群臣和睦以奉事國君,這就夠了。”栾武子說:“不可以。”
六月,晉、楚遇于鄢陵。範文子不欲戰,郤至曰:“韓之戰,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反命,邲之師,荀伯不複從。皆晉之恥也。子亦見先君之事矣。今我辟楚,又益恥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戰也,有故。秦、狄、齊、楚皆強,不盡力,子孫将弱。今三強服矣,敵楚而已。唯聖人能外内無患,自非聖人,外甯必有内憂。盍釋楚以為外懼乎?”
六月,晉、楚兩軍在鄢陵相遇。範文子不想作戰。郤至說:“韓地這一戰,惠公失敗歸來;箕地這一役,先轸不能回國複命;邲地這一仗,荀伯又失敗,這都是晉國的恥辱。您也了解先君時代的情況了。現在我們逃避楚國,這又是增加恥辱。”範文子說:“我們先君的屢次作戰,是有原因的。秦國、狄人、齊國、楚國都很強大,如果我們不盡自己的力量,子孫将會被削弱。現在三強已經順服,敵人僅楚國而已。隻有聖人才能夠外部内部都沒有禍患。如果不是聖人,外部安定,内部必然還有憂患,何不放掉楚國把它作為外部的戒懼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