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上面兩個題目談讀。讀,一般表現為口動出聲(鄰近的人能感知的聲);也可以默讀,表現為隻有自己能感知的聲。而提及聲音,麻煩就來了。麻煩的本源是聲音因時、地的不同而不同。嚴格說,也因人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我們有幸也常出入大觀園的怡紅院,就一定能夠閉目分辨,這聲音是晴雯的,那聲音是襲人的,雖然兩個人都是年齡差不多的北京姑娘。這分别是韻味性的,或者說,不是語音系統的,再或者說,比如表現為書面上的漢語拼音,就看不出分别來。由時、地而來的不同就不是這樣,而是表現為語音系統的分别。時,有長有短,地,有遠有近,長到、遠到什麼程度就有變易?變易有大小。小的變易,或說較難覺察的變易,也許時間相當短、地域相當近就會有吧?時間較難說,以地域為例,民國早年,老北京還保留故土難離的遺風,有個精細的老北京朋友告訴我,東城、西城的語音有小别,他能夠覺察出來。由此類推,我們可以知道,回顧過去,所謂古漢語,以容易覺察的不同為限,由時的不同而來的,乘由地的不同而來的,那數目就太大了。舉實例說,明朝唐寅和清朝沈複都是蘇州人,可是語音必有别,因為不同時;孟浩然(湖北人)和王維(山西人)是同時人,可是語音必有别,因為不同地。這複雜的情況會推導出一個結論,是:我們信而好古,想詳細知道古人語音的情況就太難了。這難似乎可以躲開,因為:一,我們交流思想感情,用的是現代漢語,要求用普通話的語音;二,看舊文獻,漢字因形見義,可以躲過語音。這就一般情況說不錯,比如讀《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不知道這位古宋國、今河南的人的語音(如果也念)是什麼樣子,但知道意思是生命有限而知識無限,也就夠了。問題來自舊文獻裡有一部分韻文;扣緊本題說,我們讀詩詞,因形見義,不管語音,有時候就會碰到坎坷。看下面的例: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徒·令(讀平聲)上将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讀zhuàn)·車。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李商隐《籌筆驿》)
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别。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阙。(傳李白《憶秦峨》)前一首是詩,押平聲六魚韻,用今(普通話)音讀,押韻字書、胥、車、如、餘,韻母是ū、ǖ、ē、ú、ú,成為不押韻;又“令”舊也讀平聲líng,今讀去聲,不合格律。後一首是詞,基本押入聲九屑韻(隻有“月”是六月韻,月和屑都屬詞韻第十八部,通用),用今音讀,别、節、絕成為平聲,不合格律。格律是音樂美的基礎,不合格律的結果是丢掉音樂美,不好聽。這樣的坎坷要怎樣對付?顯然,從今,損失不小,至少愛美的人必不肯;那就隻好從舊。從舊,就不能不先了解舊的情況,即詩詞的語音情況。
“詩詞的語音情況”,與“詩詞寫作時、尤其寫作者的語音情況”是兩回事。簡略地說,後者是系在口頭上的,必緻千差萬别;前者是書面上的,可以百川歸海,化零散為概括。事實上,詩詞的大量作者,以及研究詩詞語音情況的音韻學家,都在那裡看概括,從概括,而不管口頭的千差萬别。這就給我們現時的讀者,以及想學作的人,帶來大方便,因為實際語音的千頭萬緒已經變為書面語音的少頭少緒。具體說是,由時、地而來的無限之多已經減少為設定的中古音的一個系統。稱為設定,設是假設,譬如杜甫《詠懷古迹五首》,“群山萬壑赴荊門”一首用十三元韻,韻字是門、村、昏、魂、論(讀平聲),王士禛《秋柳四首》,“秋來何處最消魂”一首也用十三元韻,韻字是魂、門、痕、村、論,一盛唐,一清初,語音像是無别,這是假設的。定是規定,由唐朝起以詩賦取士,官家總是熱心于上發令而下服從,于是詩賦如何押韻也就有了規定,如唐有《唐韻》,宋有《禮部韻略》之類,實際語音萬變,在官定的韻書上成為一統,這一統是規定的。其結果,假設加規定,就使作詩詞和讀詩詞的語音方面的麻煩化難為易,即容許以不變應萬變。具體說,我們隻要能夠了解中古音的情況,就可以化坎坷為平坦大道。以下談中古音的情況。
談之前,還應該說說為什麼可以不管中古以前和中古以後。中古以前是上古音,中古以後是近古音,加中古音是三種,為什麼分得這樣整齊,這樣簡單?原因是,具體的語音總是刹那生、刹那滅,我們能夠抓住的隻是書面上的漢字。由漢字“直接”推求“具體”音,比如《論語》“有朋自遠方來”,我們想照孔老夫子那樣說一遍,必做不到。不得已,隻好退一步,由押韻的韻字下手,“間接”推求“概括”的語音情況,或說語音系統的情況。于是找合用的文獻,中古以前找到《詩經》,中古以後找到《中原音韻》。在語音方面,兩書各自成一系統,于是我們稱《詩經》的語音系統為上古音,《中原音韻》的語音系統為近古音。讀詩詞,為什麼可以不管這前後兩端呢?
可以不管上古音的理由不隻一項。一是情況如何,我們還不很清楚。以音的聲、韻、調三部分而論,容易知道的,也是所知較多的,是韻,可是關于韻部,各家的看法不一緻。大緻是越分越細,如顧炎武分為10部,江永增為13部,孔廣森增為18部,王念孫增為21部,到王力先生就增為29部或30部。這樣,如果要求知而後行,即弄清楚語音系統之後再讀,就一般不鑽研音韻學的人說,就隻好不讀。理由之二是,讀,不了解語音情況也無大妨礙。例如讀“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依照錢大昕“古無輕唇音”的說法,“方”應該讀重唇,可是我們一貫照今音讀,也沒有感到什麼不合适。理由之三是,《詩經》,可讀的篇什量不大,讀,也隻是為欣賞,并不求仿作,語音方面放松一些不隻可以,而且是應該的。
可以不管近古音的理由隻是一項,即中古以來的詩詞都是照中古音系統作(近古音平聲分陰陽,沒有入聲,是另一系統),讀,仿作,當然就用不着過問近古音。
以下談中古音。實事求是,稱為中古音未免誇大,不如幹脆化繁為簡,稱為“平水韻”。因為,以有韻書的文獻可征為限,從隋陸法言《切韻》到平水韻,時間超過600年,不要說實際語音,就是韻書的書面語音也不是毫無變化。有變化而可以用平水韻以一概多,是因為平水韻,對其前而言,有适應力,具體說,唐宋人寫詩詞,基本上是依照這個系統;對其後而言,有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