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禅解】
隻是論“臨民”之道,不是去批點子桑伯子。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禅解】
無怒、無過,本覺之體;“不遷”、“不貳”,始覺之功,此方是真正好學。曾子以下,的确不能通此血脈,孔子之道,的确不曾傳與他人。
有所斷故,名為“不遷”、“不貳”。若到無所斷時,則全合無怒、無過之本體矣。孔子、顔淵,皆居學地,人那得知。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清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裡鄉黨乎!”】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禅解】
卓吾雲:夫子論仲弓如此耳。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禅解】
顔淵心“不違仁”,孔子向何處知之?豈非法眼、他心智耶?
“三月”者,如佛家九旬辦道之期。“其心”、“其餘”,皆指顔子而說,隻因心“不違仁”,得法源本,則其餘枝葉,日新月盛,德業并進矣。此方是“溫故知新”。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為費宰。闵子骞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禅解】
有志氣,有節操,羞殺仲由、冉求。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禅解】
說一“命”字,便顯得是宿業,便知為善無惡果。
【子曰:“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禅解】
樂不在箪、瓢、陋巷,亦不離箪、瓢、陋巷,箪、瓢、陋巷,就是他真樂處。惟仁者可久處約,約處就是安處利處。若去箪、瓢、陋巷非可樂,則離境談心,何啻萬裡。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禅解】
從性天生文章,便是“君子儒”;從文章著腳,便是“小人儒”。即下學而上達,便是“君子儒”;滞于下學,便是“小人儒”。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禅解】
&nbs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