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鉛和汞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所以藝伎常常未衰而皮膚黑黃。還有廉價的白粉,則是用白土和夜莺糞制作。
她們的嘴唇也被塗上白色的“塗料”,隻在上面畫了一個小小的櫻桃口。海明威把日本藝伎的嘴唇比做白雪上的一點血,比喻得非常到位。這樣打扮一次,要花一個多小時。裝扮完後看起來,就像戴了一個面具。這種審美觀來自日本的古典戲劇“能”,演員表演時就戴着一個面具。這種面具表情似笑非笑,帶三分哀愁,這樣就讓觀衆把注意力放在身手動作上,不必注視臉部。
藝伎們還要注意的是笑不露齒,因為無論牙齒怎麼白,和臉的白比起來都相形見绌,一旦大笑,牙齒露出來,顯得很黃,就大煞風景了。所以藝伎學徒們含蓄、神秘、優雅地微笑時,如同蒙娜麗莎一樣隻牽動嘴角的一點肌肉。而且,笑時羞怯地用手掩住嘴,這樣的姿勢風雅而多情,是最經典的。
藝伎很清楚自己的皮膚性質,會不惜血本去尋求最适合自己的完美。隻有令她們無可挑剔的化妝品才可滋養她們的虛榮心。她們沒有辦法容忍有一顆瑕疵突然冒出臉面,影響妝容的完美。她們會千方百計地去掉這塊黑色的印記。青春很短暫,藝伎們卻執著地希望青春的光彩一輩子留在她們臉上。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精心修飾自己的臉,有了光彩的臉也就有了驕傲的自信,所以她們的精力充沛。
正因為如此,對個人才藝和品德要求都極高的藝伎們,如何才能在盛妝之下盡量讓肌膚保持雪白細膩顯得更加重要,她們的經驗最值得苦惱的女孩子們借鑒:
為了保持肌膚的細嫩,藝伎們很注意飲食美容。除了傳統的“味噌湯”(一種醬湯)外,在100~150克白米飯裡攙上一點兒生奶油或是剛剝下來的桔子皮就是早飯了。午飯和晚飯也是同樣,食譜上絕對看不到一點油膩的食品,一盤新鮮的生菜沙拉是她們堅持不棄的菜肴。另外,白米飯團也是她們清潔肌膚的一種工具。把一個比較幹燥的小飯團放在臉上輕輕揉搓,可以幫助粘出毛孔中的污物,使嬌嫩的肌膚永遠保持潔淨、細膩。
有不少藝伎相信,“漢方藥”(即中國傳統草藥)是最佳的美白護膚品。她們要求在自己的專用化妝品中加入諸如白蒺藜、白芨、白果仁等常見藥材,而且對人參、燕窩等補品在化妝品中的含量也斤斤計較。
藝伎的苛刻要求使許多老牌的日本化妝品公司叫苦不疊。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她們的選擇左右了日本美白化妝品市場的走向。普通女孩子堅信,選擇藝伎常用的護膚品是最有保證的。日本的“KANEBO”化妝品公司部門經理山田先生曾說:“我們在推出了仿古的金箔吸油面紙,希望能夠讓最挑剔的客人也感到滿意。因為它是藝伎最早使用的,僅憑這一點就能證明它的材料等級和加工過程絕對是最有質量保證的。”可見,藝伎的選擇在化妝品市場的分量舉足輕重。
當然,日本藝伎的美白手段不盡于此。京都一位告别藝壇的著名藝伎曾經吐露了她的美白秘訣:每晚溫水淋浴後,再用加了半升日本清酒的熱水泡40分鐘澡。雖然不知道這種秘方是否對每個人都有效,但這種秘訣的流傳,卻顯示了人們對藝伎的美的傾慕,對藝伎化妝的認同。
邂逅華麗女人——藝伎的服飾(1)
藝伎的演藝精彩動人,婀娜的體态配合勾人心魄的琴技往往能讓客人徹底忘俗。而藝伎能表現出這樣的婉約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她們的服飾。
藝伎所表演的是古典藝術,藝伎的服飾自然也是古典的和服,這種和服基本上保持了江戶時代的形象。在明治維新以前的江戶時代,藝伎的穿着是時尚的風向标,她們引領了時髦和潮流的概念,是當時仕女佳人紛紛效仿的對象。
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裝式樣,是在中國唐代服裝的基礎上,按照日本人的傳統習慣和審美觀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現在日本人穿的和服早在600多年前就已基本定型,其後沒有太大的變化。和服的穿法比較複雜、講究。最裡面是貼身襯裙,其次是貼身汗衫,再其次是長襯衫,最後才是和服。然後系上腰帶,再系上“兜包”。穿和服時,下面多赤足或穿布襪,出門時穿草屐或木屐。
藝伎的和服有所不同,是和服中最為華麗的一種,精緻的手工與矜貴的質感也是其身份的識别簽。首先是料子講究,大都是绫羅綢緞,上面印有絢麗的花紋。藝伎根據季節,選用不同花紋的和服,如早春時節,穿水仙花圖案的和服,仲春時節則是櫻花圖案,晚春時用紫藤花紋等。在慎重的場合,和服的雙肩、雙袖和背部還要綴上家紋。家紋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