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大明的電力工業起步其實很早,愛迪生發明電燈不久,大明的電燈就亮了起來。
但最開始隻是在個别地方,屬于新鮮玩意,在專門辟為博覽會區域的沙面會展上首次出現,之後好幾年都屬于新鮮玩意,展出單燈甚至可以賣門票。
真正有電力工業,則是對法戰争前的1885年,那一年西門子公司引進了電燈生産線。
當然在這之前,也不能說沒有電力工業,西門子公司壟斷這個行業已經長達二十多年,而且跟毛瑟兄弟一樣,由于較早來大明發展,在這個新興市場上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對狹小的普魯士市場失去興趣,德國統一之後,回國投資也不順利,基本上就開始長期在大明發展了。
跟毛瑟兄弟的區别是,維爾納西門子依然對回德國發展念念不忘,常年兩頭跑。
在引進電燈生産之前,西門子公司的主打産品是電報機、以及之後的電話機。
這兩項産品讓他們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當他們投建電燈工廠的時候,已經是一個上萬人的大型企業了,在全世界範圍來看,西門子都是成功的企業家。
西門子公司還擁有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生産線,最重要的是,他們擁有成套的技術。
隻是在電力大規模應用之前,這兩種産品推廣速度慢,單品價格高,利潤也有限。
電燈是繼電報和電話之後,西門子找到的另一個增長點。他們在建立電燈工廠之前,已經成功向許多客戶推廣了這項技術。所以電燈廠開工後,效益相當不錯。
但西門子的客戶,跟之前一樣,主要是大客戶,是一家家大型工廠,鐵路公司,電報公司等。他們是直接給一個個工廠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用西門子的發電機發電,用西門子的電燈照明,然後日夜倆班開工生産。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客戶都是大客戶,可以長期合作,利潤穩定。
劣勢是沒有向平民百姓供電的方法,因為沒有一個輸電網,也沒有意願,甚至沒有想過要建立一個輸電網。
第一個決定向百姓供電的,是一個華僑創辦的公司。當時是1888年,朱敬倫在報紙上看到這家公司的廣告。當時的廣告詞是,他們公司提供的燈不會起火。于是後來老百姓就稱之為無火燈,老闆幹脆将公司改名為無火燈公司。這家公司的業務模式就是通過建立輸電線,給個人家庭提供電燈照明。
公司老闆名叫黃秉常,是一個旅美華僑,年少時候就去美國投奔他叔叔,他叔叔是華盛頓州一家鐵路公司的老闆,說是鐵路公司,其實就是招募華工修鐵路的包工頭,通過管理苦力積累了第一桶金,大明打擊苦力貿易後,改為經營小商鋪,慢慢發展起來。
黃秉常跟他叔叔合作經營,生意做的不大也不小,但是人脈很廣。後來美國排華之後,就打算回國發展。曆史上他的經營軌迹也是這樣,在海外發家之後,回國開辦新産業,并得到洋務運動的大臣支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家電燈公司。
這個時代,他看到電燈市場後,同樣打算開辦電燈公司,跟曆史上不一樣的是,他在大明和輕松的注冊了公司,而不是曆史上那樣,得到張之洞等權臣的支持才能開辦。因此他開辦電燈業的時間大為縮減。
此人魄力很大,注冊了公司之後,馬上折返美國,利用自己的人脈,在當地華僑富商中籌集了四十萬美元的資本,從美國威斯汀霍斯電氣公司購置兩台100匹馬力的發動機,兩台1000伏的交流發電機,聘請美國工程師威司負責維護,這些設備的發電量計劃滿足一千五百多盞電燈的用電需要。
但是公司發展并不順利,因為一開始電價很高,才剛剛習慣使用諾貝爾兄弟的煤油燈的廣州人不接受,所以他才要打廣告。曆史上因為經營不順,無火燈公司九年後就倒閉了。
幸運的是,喜歡讀報的皇帝看到了他們的廣告,于是找來他們,給皇宮通電。
其實當時皇宮已經用上了電燈,也是西門子提供的整體性方案,用的是被認為更安全的直流電。朱敬倫希望無火燈公司給皇宮的電燈供電,一開始連官員都反對,受愛迪生影響,全世界都認為交流電很危險。朱敬倫則表示,他希望能跟百姓用一樣的電,既然老百姓可以用,皇帝也應該用。
&nbs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