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大明決定開建新式軍艦的動機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來自日本,第二則是因為英國。
日本的甲午戰争因為大明的從中攪合,最後變成了一台荒唐的鬧劇,不能說日本人毫無收獲,除了沒得到戰争賠款之外,他們基本上得到了想要的一切,那就是朝鮮的獨立。
當時大明和英國一邊壓迫日本撤出大陸,一邊也給了日本承諾,滿足了讓朝鮮擺脫大陸附屬國地位的要求,日本人以為這樣朝鮮就成了他們的,但誰知道俄國人并不買賬,大明也英國都承認朝鮮的獨立,大明宣布明清合并之後,也沒有申索朝鮮的權力,不再重提朝鮮國藩屬國地位的問題,而是用過去大明跟朝鮮的平等外交關系,取代了滿清和朝鮮之間的宗藩關系。
但在法理上,朝鮮成了獨立國,盡管日本取得了一些在朝鮮駐軍的權力,卻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保護國内容,本來日本是在甲午戰争後慢慢操作得到的,但一來俄國反對,而來德國突然介入了朝鮮,讓日本想繼續擴大權力,變得困難重重。
日本本來打算強硬的排擠德國,卻因為大明的強勢支持,讓日本不得不屈服。
日本是一個複雜的國家,說他自尊心強吧,他可以将逼迫他們開國的美國人當作恩人,說他們沒有自尊心吧,強烈的恥辱感讓他們擁有極強的強國願望,但不管怎麼說,都得承認日本是一個非常争氣的國家。
他們看到沒有大明的同意,日本就無法随心所欲的在東亞擴張勢力,而大明對日本造成的最大壓力,就是大明的龐大海軍,日本之所以被迫對德國讓步,就是因為大明海軍突然北上,在日本海域巡遊。當時日本連一艘鐵甲艦都沒有,根本就沒有辦法抵抗這種壓力,此時開戰,大明的海軍力量,加上德國的陸軍實力,日本自知毫無勝算,于是隻能像三國幹涉還遼一樣,做出讓步。
這種讓步他們看作是奇恥大辱,恥辱來自兩國,一個是大明,另一個是德國,甚至一度他們開始跟俄國接近。
德國遠在萬裡之外,大明卻近在咫尺,而且大明從琉球出發,更是直抵日本腹地,讓日本毫無安全感可以。
他們對此采取的措施是,開始進行新一輪的海軍擴張。
曆史上,在三國幹涉還遼之後,日本就開始擴張海軍,是針對俄國太平洋艦隊的,但現在他們針對的,毫無疑問是大明,或者說連帶還有德國。同樣的道理,德國遠在萬裡之外,感受最直接的還是大明。
由于對手是比俄國海軍更強大的大明海軍,日本曆史上的六六艦隊方案,也改成了雙十二方案,也基石十二艘戰列艦加十二艘裝甲巡洋艦為主力的大艦隊方案。
這是非常瘋狂的方案,不管日本從哪裡愁錢,但大明确實感受到了壓力。
因為這二十四艘戰艦一旦建成,大明海軍對日本海軍,将沒有任何優勢,甚至出于完全的劣勢,至少是在大明不進行新的海軍建設的情況下,因為相比日本新建的這些軍艦,大明的軍艦已經相對落伍了。
造成這種原因的,是因為這幾年海軍技術的進步,還是引領了技術進步的英國,英國人在1888年的英國海軍艦隊大演習暴露了一些艦隻設計上的缺陷,于是決定重新設計戰艦。
而這一次的設計,直接颠覆了鐵甲艦時代的技術,他們采用了大量的新技術,設計出了一艘名為君權号的軍艦,而且不在以鐵甲艦命名,重新拾起了戰列艦的名稱。
君權号戰列艦1888年開始設計,1889年動工,1891年下水,1892年服役。
這艘軍艦服役之後,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性能,速度比之前的主力鐵甲艦大大提高,燃煤卻大大節省。最重要的是采用了新的火炮布局,裝備4門343毫米大口徑主炮,副炮為10門152.4毫米速射炮,火炮全部布局于甲闆炮台上,取消了華而不實的側舷火炮。
裝甲則大大提高了,裝甲厚度不低于457.7毫米,向上延伸部分厚度為127毫米,并且有一層76.2毫米厚的防護甲闆,幾乎做到了全防護。
削減了側舷火炮之後,幹舷提高至5.48米,這樣的好處是大大增加了穩定性,日俄戰争時期的俄國戰列艦,因為源自法國的設計缺陷,穩定性差,竟然有一艘戰列艦僅僅在日軍一發炮彈下就沉沒的慘劇。
君權号出現之後,以最快的速度,最厚的裝甲和最強的火力,馬上就被公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