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媽媽的堅守,讓每一個孩子都是安琪兒
時間:2024-08-08 03:54:40
給身體沉睡的天使一個人間的家
“醫學上稱他們為腦癱患兒,他們的父母家人因此而痛苦掙紮、經濟窘迫。人們會誤解這些孩子都是智障兒童,終其一生不過是社會與家庭的包袱、累贅。然而走進‘安琪之家’,你會知道,他們都是天使。”
自2002年6月“安琪之家”成立,每年“校慶”之日,創辦人王芳都會深情且深切地對全體員工、患兒家長、善心人士,更對“家”裡所有的腦癱孩子說上面這一番話。每次說完後,王芳都會将目光投到身邊的一個女孩身上。7年過去了,女孩由最初僅能坐在靠椅上到現在已行動自如,由半邊臉龐僵硬到如今笑靥如花,由吐詞不清到表達準确。不變的是,女孩的目光始終清澈,那是天使般的美好純真。
她就是王芳雙胞胎孩子中的大女兒寶寶。
在1994年寶寶被确診為腦癱患兒之前,王芳的生活一帆風順:廣西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然後結婚、懷孕,并生下一對美麗的雙胞胎女兒,取名為寶寶和貝貝。然而寶寶各方面發育都特别遲緩,貝貝已經蹒跚學步,她還不會坐,甚至連頭都擡不起來。多家大醫院的醫生診斷結果一緻:寶寶得的是腦癱。
那是一段豈止用“艱難”可以描述的日子,那是一條豈止用“坎坷”能夠形容的求醫之路。
王芳度過了人生最暗淡的幾年時光,在嘗盡了寶寶病情難愈的苦澀之後,随之又面臨婚姻的解體。她站在了艱難的抉擇面前:按照法院判決,她隻能擁有一個女兒的監護權。經家人、朋友輪番勸說和分析,最終王芳選擇貝貝、因為前夫的經濟狀況相對寬裕,可以比較從容地支付寶寶的醫療費用。
1998年秋,王芳從北京進修的學校返回南甯,收拾行裝準備赴德。行前,她去和寶寶道别。整整一個下午,王芳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寶寶的床頭,溫柔地撫摩寶寶僵硬的胳膊、并不靈活的手指和幾乎從來沒有使用過的雙腿。她不停地和孩子說話、講故事、唱兒歌。
離别時,王芳硬起心腸起身就走,不敢回頭。剛到門口,隻聽身後傳來“騰”的一聲,王芳驚愕地回頭,看見她的寶寶努力平衡自己,像一片風中搖曳的葉子,終于不舍那枝頭的新綠,要留在春天裡茁壯生長。寶寶說:“媽―媽―,不―走――”
沒有任何一位母親,能夠在那時那刻那情那景做出第二種選擇。王芳放棄了出國,留在南甯的一家媒體上班,并且執意将寶寶接回家,請來父母幫忙,帶着兩個女兒一同生活。
有一天,貝貝放學後帶了幾個同學回來,王芳大聲吼貝貝:“我不是跟你說過姐姐生病,不許帶同學回家嗎?”女孩們捧着一束花說:“今天是貝貝的生日,可她說也是寶寶的生日,所以邀請我們來一起給寶寶過生日。”
病榻上的寶寶吃驚地看着怒氣沖天的媽媽,一字一頓吐出的話令人心痛:“我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媽媽,我――想要――同學,我――和貝貝,一樣。”寶寶、貝貝,本來就是雙胞胎。她們是一樣的,她們理應擁有一樣的愛與權利。
王芳愣住了,一直封閉的心仿佛突然被推開了窗,有陽光照耀進來:自己老埋怨命運不公、世人多歧視,但其實連她這個母親都在逃避,都不相信寶寶是個可以治愈、可以過上正常生活的正常孩子。書本上的理論、教授們的話再次響在她的耳畔:腦癱主要表現在中樞性運動障礙,孩子智力完全沒問題,情商也一樣。之所以有一部分腦癱兒童出現智力發育延遲,是因為這些孩子沒有适宜的教育環境與訓練刺激。
給寶寶這樣的腦癱孩子建一所專門的學校,給世上這些被耽誤被放棄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王芳下定了決心。
皮膚上的愛。喚醒沉睡的天使
“每一個孩子在出生前都是天使,都是安琪兒。上帝會牽着他們的手走過一條長長的路,将他們送到這個世界上。可是,有一些天使是上帝最喜愛的,他是那麼舍不得他們離開,腳步走得很慢很慢,以至于從媽媽的懷裡出來很久了,可手還被上帝牽着,腳還在來的路上,身體沉睡着……”
這是寶寶最愛聽的故事,寶寶喜歡在唇齒間反複念叨這兩個詞――“天使,安琪兒”,由含混到漸漸清晰。因此,當國際救援及發展機構世界宣明會給予幫助,王芳終于建立起一所專為腦癱孩子提供康複教育的學校時,她毫不猶豫地給學校取名為“安琪之家”。
2010年初,王芳曾受邀請去香港參觀學習,深感震撼和振奮。在香港,腦癱患兒經過“引導式教育”的整套康複訓練,完全有可能學會走路,甚至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王芳也因此确定了“安琪之家”的定位:它是身體沉睡的天使們在世上的伊甸園,是因治療腦癱孩子而走到山窮水盡處的父母們的諾亞方舟,是用先進醫學理論知識指導的康複基地,更是一個充滿溫情母愛的家。
在“安琪之家”陳設簡單的每個房間牆上,都貼有色彩斑斓的關于天使的圖畫,有的在花叢中翩跹,有的正暢翔藍天。其中有一幅正是寶寶親手畫的七彩蠟筆勾勒的彩虹天使乖乖地躺在媽媽懷裡,媽媽的手溫柔地撫摸她的臉龐,天使醒來了,她美麗的大眼睛裡滿是靈動與好奇。
這一幕也正是王芳和寶寶之間的真實寫照。
王芳永遠記得寶寶第一次“舉手”的情景。那時寶寶已經3歲了,那年南甯的春天來得特别晚,王芳牽着貝貝、抱着寶寶,心裡空蕩蕩地走在醫院外凜冽的風裡。走了很久,貝貝摔倒了,她趕緊去扶,可懷裡的寶寶穿着臃腫,一個踉跄,母女三人一起跌倒在地。寶寶有隻小手擦破了皮,王芳慌亂地爬過去,淚水忍不住決堤般奔湧。懂事的貝貝趕緊用稚嫩的手擦拭媽媽的淚,王芳哭得更加傷心。也許隻過了一秒鐘,也許有一個世紀那麼漫長,王芳聽見了兩聲呼喚:一個清晰一個混沌;一個短促,一個綿長;一個響在高空,一個沉至深谷;一個完整如光潔的玉,一個撕裂如碎玉上的縫隙。是的,那是她的貝貝和寶寶,都在喊着“媽媽”。淚眼朦胧中,王芳清楚地看見寶寶受傷的、從來沒有動彈過的手居然舉了起來。她明白了:寶寶是想和妹妹一樣,給媽媽擦去淚水呀!
腦癱孩子每天早晨都會像正常孩子一樣醒來,黑眼睛裡同樣閃爍着晨曦的光亮,但他們的身體、四肢仿佛停留在黑郁濃稠得化不開的夜裡。隻有愛和撫摩可以如啟明星一樣喚醒天空,如春風一樣喚醒大地。
在“安琪之家”,每位醫護人員都将自己看成孩子的母親,每天為每個腦癱孩子進行一小時以上的撫觸治療。這種撫觸不是單純地按摩,不但有着專業指法和穴位要求,更是媽媽們懷着深切的憐惜,抱有無盡的信心,愛撫心愛的孩子。
2010年6月,來自四川雅安的3歲腦癱兒小浩被送到“安琪之家”時,坐不穩、站不起、目光呆滞,對外界沒有絲毫反應。孩子的媽媽在他才一歲時就因絕望不辭而别,爸爸對兒子不離不棄,但他必須拼命打工掙錢才能維持生計。50多歲的“代理媽媽”丁菊蘭阿姨,她每天早上都準時抱着小浩接受康複訓練,傍晚再抱他回家。臨睡前她會抽出兩個小時溫柔地為孩子進行撫摩治療,溫和地對他說話。
才一個月的時間,剛來時睡覺不會翻身的小浩,就已經可以坐起來了,甚至會對着丁阿姨呢喃地喚一聲“媽媽”。對中度症狀的腦癱兒童來說,這樣的進步相當了不起。
愛和夢想,讓天使在人間
p>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腦癱孩子們隻是身體沉睡着,等待喚醒;夢是他們的翅膀,心一直在飛翔。”這首名叫《天使在人間》的歌是貝貝教會寶寶唱的,從此也成了“安琪之家”每個會彈電子琴的孩子的保留曲目。
因為隻有夢想,才能讓腦癱兒的心飛翔。
如今腦癱孩子的夢想家園――“安琪之家”已經擁有員工25人,租用場地500平方米,在校住宿和走讀的腦癱兒童30餘人,培養和引導康複了100多個孩子,并為全國19個省區的1000多個腦癱兒童家庭提供了遠程咨詢指導服務。
在沒來“安琪之家”以前,有的孩子出生後僅去過一次公園;有的已經5歲了,僅僅認識家裡的6位親人。而現在,經過愛的撫觸、科學訓練,已有幾十位腦癱兒成功進入普通學校上學了,有6個孩子會彈電子琴,大多數孩子會畫水彩畫,畫作構思奇特,色彩絢麗。比如16歲的南甯姑娘小娜,6年前王芳減免她的學費接她進“安琪之家”的時候,她還走路不穩、膝蓋不會彎曲。如今的小娜開朗活潑,生活基本能夠自理,會彈電子琴,喜歡閱讀曆史故事,她還會體貼地幫老師按按肩、捶捶背。
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還是臨睡前。寶寶、貝貝拉着媽媽一起唱歌,母女三人相互依偎,輕聲哼唱着:“我們奔跑在時間的前面,一刻不停歇,用微笑面對未來的每一天,精彩無限。把所有的愛撒播在人間。”
這首《天使在人間》猶如天籁之音,在“安琪之家”盤旋,在每一個沉睡着等待蘇醒、折翼了期待飛翔的天使們心中回蕩,在每一個媽媽溫柔的心田拂過,一直傳到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