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和信仰比睡眠更重要
時間:2024-08-10 05:39:37
最近采訪中央歌劇院的副院長葉小綱,他既是著名作曲家,同時又是中央歌劇院的副院長,還是現代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他參加的國内外藝術交流活動更是無以計數。即使如此繁忙,但他看上去一點不像近五十歲的模樣,精神很好。
我問他怎麼能同時做那麼多事情?
他告訴我,他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所以别人活一天,他可以活兩天。
我非常好奇,睡得如此少,會不會影響健康?但我的眼睛所見告訴我,他的健康狀況不錯,神采奕奕,一點看不出疲憊憔悴的樣子。
這讓我想起采訪另一個商界女領袖,原柯達集團中國區總裁葉茑的經曆。身為原柯達集團的中國區總裁,她每天工作量之繁重可想而知,同時她又參與環保等大量社會公益性工作。我也好奇她怎麼能有那麼多時間做那麼多事情,她告訴我,她每天也隻睡三四個小時。
那是一次在中國大飯店的發布會上,葉茑加盟了新東家――美國一家環保公司,擔任CEO。六十歲的人了,她看上去光彩照人,一點不顯蒼老。
十多年的傳媒生涯,我采訪了許多社會各界名流。許多人告訴我,他們隻睡三四個小時。我的MSN上挂着作家郭敬明,每天深夜很晚,還看見他挂在線上。有一次我看見媒體對他的采訪,他說自己每天也隻睡三四個小時。
不管有多少人不喜歡他,但是他之所以有今天這樣巨大的成功,一定和他的努力分不開。
相比起這些名人的勤奮,我同樣看見許多人每天睡十幾個小時也不夠。出現在别人面前時,睡得再多,他們的精神也一副萎迷不振的樣子。按說他們的睡眠也足夠了,但是比起同齡的郭敬明、葉小綱或者葉茑,他們看上去更蒼老,有些人甚至短命。
我開始想到睡得少,是否就一定影響健康?睡得多,是否就一定健康?那麼,影響我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到底是什麼?
在我觀察了那麼多的社會成功人物後,我的結論是: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的,常常和睡眠的多少并沒有關系,而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态裡所蘊含的價值觀、信仰,俗稱精氣神等。正好我在不久前看見作家柯雲路的一本暢銷書《疾病的密碼》後,印證了我的感受。柯雲路研究了疾病多年,他的結論是:很多疾病其實并非遺傳,而是因為生氣等負面情緒導緻的。當一個人的心理常常被負面情緒籠罩時,用中醫的理論說就會影響到全身的氣滞,而氣滞的結果就是緻癌等各種疾病。
有些人睡得多,但是他們總感覺人生沒有意義,他們活得不帶勁、郁悶、空虛等,所以心理總處于一種負面的狀态中,睡得再多也無濟于事。
有些人睡得少,但是他們對人生總是充滿了激情和鬥志,他們覺得自己是被上帝所選擇的,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他們被崇高的信仰和巨大的激情鼓舞着,所以他們即使睡得少,但是心理總是處于一種樂觀和堅定之中,所以健康并不會受到影響。
可以看出來,相比起睡眠,積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态顯然對健康更重要。隻是,太多人身體不适時,總覺得和睡眠太少有關系,然後他們早早地躺在床上,滿腦子卻惦記着房子、鈔票,惦記着婚姻裡的糾紛、單位裡的各種瑣事,這樣越睡越焦慮。
他們不知道,如果睡不着,不妨起床工作,給自己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不要讓焦慮消耗了能量。
當然,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一般人确實無法承受。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骥才的經驗是:每天下班後,如果身體乏了,他先在床上躺一兩個小時,然後起床接着工作。在接受朱軍的《藝術人生》的訪談時,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說:“不要迷信必須睡夠多少小時的專家理論,如果困了就睡,不困的話就起來工作。”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本周總理的傳記,他真正是日理萬機,每天隻睡兩三個小時,但隻要出現在公衆面前時,總是精神煥發。
他的經驗顯然也是對生活的激情、對自己事業的熱愛等,至于真的睡眠不夠時,那就抓緊機會,比如在車上打個盹。重要的是,永遠不要為小事生氣,心胸開闊天地寬。
不管經驗怎樣,這些成功人物一個共同的特征是:對自己的生命具有極高的信仰和責任感,對生活懷有強烈的激情和使命感。因為有這些,他們吸了天地之浩氣,總讓身心保持一種樂觀充實的狀态。這時候,生命煥發了巨大的能量,時間對于他們來說無比緊迫,換句話來說,又有什麼必要睡得那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