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我所了解的京韻大鼓少白派

時間:2024-11-08 06:15:24

白鳳鳴作為一名央廣的曲藝編輯,工作期間我沒少播白鳳鳴的節目,還曾多次采訪白鳳鳴的兄弟白奉霖,因此對京韻大鼓“少白派”略有了解。

京韻大鼓是北方鼓曲藝術的重要曲種,在衆多鼓曲曲種中地位卓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它深受一些有文化、有财力的觀衆熱捧,京韻大鼓演員在曲藝演出中往往攢底。一場曲藝演出中倘若沒有京韻大鼓,就像一場京劇演出中沒有須生一樣,那是不可想象的。

20世紀20年代,京韻大鼓進入鼎盛時期,湧現出劉、白、張三大派。劉寶全被尊為鼓王,擅演金戈鐵馬的三國段、水浒段。他嗓子好,演唱起來字正腔圓、神完氣足、抑揚亢墜、變化無窮。他聲音宏亮創造了不少往高處行腔的嘎調。他的演唱風格稱得上高昂挺拔,嘎嘣脆。比劉寶全小5歲的白雲鵬擅演一些紅樓夢題材的段子。他的風格是樸柔相濟、婉轉動聽,稱得上是嬌、巧、媚。而張小軒同樣擅演一些武段子。演唱起來粗犷豪放、充滿激情。有的觀衆說他唱的是“花臉大鼓”。

30年代初,又湧現出少白派。它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白鳳岩、白鳳鳴。白鳳鳴原來是劉寶全的入室弟子,他跟劉寶全學藝5年,能演唱劉寶全平常演出的《長坂坡》《單刀會》等23個曲目。他的嗓音低沉醇厚,而高音不佳,為此他向大哥白鳳岩學習聲韻和唱腔。白鳳岩是一位技藝超群的弦師,1917年,他剛滿18歲就為鼓王劉寶全伴奏,一合作就是10年,被人們譽為“三弦聖手”。白鳳岩1926年因故與劉寶全分道揚镳,賣掉了3處房産,謝絕一切演出,用了3年時間專門培養他的兄弟白鳳鳴。他為白鳳鳴改編、創作了14段曲目。這當中既有《戰岱州》《擊鼓罵曹》《紅梅閣》等原有大鼓中沒有的曲目,也有白雲鵬演唱過的《方孝孺罵殿》《建文帝出家》等根據子弟書書目重新改詞、編曲的作品。

1929年秋,白鳳鳴、白鳳岩應邀去天津演出。他們表演了新改詞、新創腔的六七段曲目。其中《擊鼓罵曹》最火。《擊鼓罵曹》原來是著名京劇演員言菊朋的擅演劇目之一。白鳳鳴和言菊朋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喜歡這個題材,便拿過來請人改編為京韻大鼓。由白鳳岩創新、編制聲腔的這段《擊鼓罵曹》在演唱和表演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在唱腔上白鳳鳴根據自身的嗓音條件⸺“寬低有餘,高亮不足,适宜在中低音區行腔”,有意避開劉寶全那剛勁挺拔的高腔,側重把陽剛變為陰柔。像《擊鼓罵曹》開頭兩句:“一點激昂一縷忠,舌槍唇劍刺奸雄。”唱腔平和舒展,柔和委婉,娓娓動聽。二是在表演上模拟祢衡打鼓的時候,借用京劇文場演奏了【夜深沉】曲牌。白鳳鳴打的鼓套子難度很大,技巧性很高,令觀衆耳目一新。再看其他曲目也是一樣,多使用半音、裝飾音,行腔徐緩委婉、曲折跌宕、韻味醇厚。他在表演時“刀槍架”等大的身段動作少,主要着力于眼神和面部表情的變化,不斷和觀衆交流。由于這些改革創新,被觀衆稱為“少白派”。20世紀三四十年代,白鳳鳴演到哪兒火到哪兒,粉絲相當多。

白鳳鳴既是劉寶全愛徒又是少白派創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編自演了歌頌新中國的唱段《一九五〇》,受到媒體的重視。新成立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51年播出了他演唱的京韻大鼓《鬧江州》,1953年播出了他演唱的《李逵奪魚》,1954年播出了他演唱的《單刀會》。對曲藝非常懂行的國家領導人陳雲也對他關愛有加,指示電台錄制白鳳鳴演唱過的曲目。電台在由鋼絲錄音機轉為開盤錄音機後,專門錄制了白鳳鳴演唱的《鬧江州》《白帝城》《單刀會》《關黃對刀》《擊鼓罵曹》《博望坡》《活捉三郎》《子期聽琴》《一門忠烈》《别母亂箭》《狸貓換太子》和新編革命書目《大戰飛虎山》等曲目。

1953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成立說唱團,白鳳鳴出任第一任團長,行政工作很忙,沒時間排節目,錄新活。但他作為團長,配合中央台曲藝組選錄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節目,滿足了播出的需要,這是功不可沒的。

應該說,白鳳岩、白鳳鳴新創作、裝腔、配曲的20多段少白派曲目為京韻大鼓的聲腔發展拓寬了道路,為這門藝術增添了一批嶄新的精品曲目。這批曲目問世後,許多宗劉的名演員如孫書筠、新岚雲、小岚雲、小映霞都對少白派京韻有較大程度吸收。勇于開拓進取的駱玉笙不但演唱少白派的曲目,還在少白派的基礎上有所提升。20世紀30年代,她學習了白鳳鳴的《擊鼓罵曹》,經過幾十年的加工整理把它變成一段駱派京韻名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以後,白鳳鳴的授業恩師劉寶全也唱起《戰岱州》《懷德别女》等曲目。

遺憾的是白鳳鳴擔任行政工作後就不登台了,他的唯一弟子富淑媛(貴花)嗓子也壞掉,少白派京韻基本上從舞台上消失了。白鳳鳴的兒子白佳林繼承了部分的藝術。白鳳鳴的五弟,著名曲藝教育家、研究家、伴奏家白奉霖生前于2012年4月15日92歲高齡時,喜收陳秀敏、王玉蘭、關鍵、志淑燕、穆祥征、劉錫川、李岩、劉建雲8位演員、伴奏員為徒。少白派傳承家譜上後繼有人了。

8個弟子中,陳秀敏從1979年就跟随白奉霖學唱少白派京韻大鼓,熟練地掌握了少白派的演唱技巧和表演風格。她經常演唱的有傳統曲目《七星燈》和展示少白派特點的新曲目《大漠情思》《邊哨晨曲》。其他弟子也通過跟白老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少白派演唱聲腔和伴奏技巧。8位弟子本想多跟白老學一些東西,但沒想到老人家2015年就仙逝了。慶幸的是白老在他的有生之年編輯出版了《京韻梅花大鼓詞》《京韻大鼓四大派》等著作,記錄了京韻大鼓少白派的大部分曲目唱詞、聲腔曲譜及部分伴奏譜。不僅如此,白老還采取先錄唱詞,再錄各種伴奏樂器,然後合成的辦法為十幾段少白派曲目錄了像。他高超的技藝足可讓人稱道,他不畏困難,不怕吃苦,隻為傳承的獻身精神更讓人崇敬。我真希望這8位弟子學習老師的獻身精神,用好老師留下的文字和錄像資料,克服困難,學好唱好少白派曲目,讓少白派京韻唱響曲壇,血脈不斷。

(責任編輯/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