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淺論江蘇曲藝與“非遺”文化

時間:2024-11-08 06:17:24

從2001年昆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開始,我國由政府主導推動的非遺保護工作走過了16個年頭,實現了“搶救保護、建章立制”的基礎工作階段向“鞏固搶救保護成果,提高保護傳承水平”縱深發展階段的跨越。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我國非遺項目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等10個類别,曲藝為其重要組成部分。

曲藝是一門用口語說唱叙事的表演藝術,并對口語進行藝術化處理,使自然狀态的說話上升為技藝性的說唱。曲藝位列中國曆史最悠久且傳統最深厚的表演藝術門類之列,融文學、音樂和表演為一體,除了說唱相間外,它還擁有角色跳入跳出的特點。如傳統戲曲具有程式化的演出範式,曲藝也有相應的表演技巧,但它的現場性與随機性遠大于傳統戲曲,演員的臨場挂現為曲藝藝術帶來了長久的舞台吸引力和藝術魅力。

一、江蘇曲藝是省内“非遺”重要組成部分

江蘇曲藝是省内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他地區曲藝類非遺項目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江蘇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曲藝曆史悠久、資源豐富、存續良好、内容豐富、特色鮮明,是我國曲藝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聞名全國的曲藝大省。江蘇省全省現傳承以蘇州評彈、揚州評話、徐州琴書等為代表的曲種57種,蘇州評彈(蘇州市申報)、揚州評話(揚州市申報)、揚州清曲、揚州彈詞、徐州琴書、南京白局等6個曲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蘇州評彈(江蘇省演藝集團申報)、揚州評話(江蘇省演藝集團申報)、小熱昏等3個曲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名錄。省級非遺名錄共計325項(另擴展項目138項),其中曲藝類非遺項目共計22項(另擴展項目12項),占比6.8%。

江蘇是清康熙六年(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之簡稱。江蘇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這片土地成為聞名于世的富庶之地。江蘇現存曲種多形成于明清時期,當時江蘇社會經濟發達、出現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明代江南刻書業的發達使曲本的傳播成為了可能,清代鹽業的興衰變遷催生了評話藝術的進步與從業人員的流轉,市井文化的高度發達讓江蘇曲藝赢得了充沛的發展空間,也使得江蘇曲藝向周邊地區廣泛輻射,對其他地區的曲藝類非遺項目形成和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據《中國曲藝志》記載,蘇州彈詞、蘇州評話現流布蘇州、上海及浙江中北部,蘇州灘簧現流布蘇州、上海,蘇州什錦書現流布蘇南、上海與嘉興,蘇州文書流布蘇州、上海,蘇州獨角戲流布蘇南、上海、浙江,宣卷(寶卷)則是在1911年左右自蘇州流入上海,目前,評彈、宣卷、獨角戲均入選上海市市級非遺項目。①最早由浙江省杭州市申報成功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小熱昏(又稱賣梨膏糖、唱新聞)普遍也被認為誕生于蘇州②,在1900年左右流入杭州,同時流入上海并流傳于南市區、閘北區、黃浦區、盧灣區、徐彙區和楊浦區等地。③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蘇州評彈作為一個外來曲種,民國時期在嘉興地區生根開花,甚至超越嘉興本地的曲藝如平湖钹子書、海鹽騷子書等,成為嘉興地區最受歡迎的曲藝之一。④

除了江浙滬内部,江蘇曲藝也對北方曲藝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南京白局流布南京及安徽來安、天長,蘇北大鼓(徐州大鼓)流布蘇北、魯南、豫東、皖東北接壤處,徐州琴書、徐州絲弦、徐州三弦、徐州漁鼓、徐州花鼓等曲種在蘇、魯、豫、皖接壤地區普遍流行。

二、江蘇曲藝的文化價值

作為“非遺”項目的一個類别,江蘇曲藝的盛衰不僅直接影響省内“非遺”事業發展進程,更對文化傳承譜系的完善、江蘇人文精神的解讀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産生重要影響,與“非遺”傳承保護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不謀而合。江蘇曲藝與其他類别“非遺”項目在文化内核上一脈相承、在表現方式上有相通之處、在傳承方式上有相似之處。由于數千年來勞動人民被壓迫的悲慘境地,他們的文學藝術創作常常受到壓制和迫害,口頭藝術得不到及時的記錄和公正的評估,以緻于在不少人心目中,民間文藝是低級的、沒有多少價值的。由于這種傳統偏見的長期影響,民間藝術的巨大藝術價值往往不為人們所知。很長時期以來學界對于中國文化的研究都是片面的,研究者的目光多集中于精英階層寫就的文化史,忘記了口頭文化、草根文化以及民間藝術。例如,在國人編撰的中國古代文化論叢中,難以窺見寶卷、彈詞曲本等民間藝術,隻能另辟“中國俗文學”“中國民間文學”等概念來将這些藝術作品另外安置,因此會産生“中國寶卷形成于宋元時期,流傳至今,已近800年。寶卷進入現代學術界的視野,90餘年。”⑤“彈詞進入學術研究的視野,始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作為一個巨大的俗文學寶庫,它的研究尚處在方興未艾之際。”⑥這樣的情況。曲本尚如此,唱腔的收錄就更加稀少,再則即使到了今天,曲藝在高等教育目錄中依然沒有一席之地,多放在戲劇戲曲學下招生,或隸屬于表演專業。事實上,曲藝特别是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曲種,往往都具有較長的發展曆程、擁有較高的成熟度與藝術性,兼具音樂、文學、舞台表演等多重屬性,是曆史、文化、社會生活的活化石,與其說它是傳統文化樹狀圖中的末端枝丫,不如說它是農耕社會黎民百姓思想意識、藝術審美、宗教信仰乃至日常生活的記錄者和集成者。因此,對于曲藝類非遺項目的解讀,為追蹤一個地區掩藏在曆史塵埃中的文化脈絡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我們關注“非遺”,是為了保護文化的多樣性,以實現民族精神的尋根,越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越應該具備尋覓文化本源的高度自覺,并以此來增強當代人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認同感,以文化領域的“不忘初心”來推動社會經濟政治等各領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橫穿8個省轄市的長江和流經江蘇入江、入海的淮河,把江蘇區分出蘇北、蘇中文化富含漢風特質和蘇南文化綻放吳韻的差異,而江海的交彙,又給蘇中、蘇北文化注入開放、包容的元素。⑦與地理位置相對應,省内擁有吳語區、江淮官話區、中原官話區三個差異顯著的方言區,形成了蘇州評彈、揚州評話和徐州琴書為代表的主要曲藝形式。

透過蘇州評彈,我們能看到蘇州人雅緻、含蓄、精細的文化性格,看到崇文重教傳統下民衆普遍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在2018年3月24日蘇州戲曲博物館主辦的《蘇州評彈的文學性》講座上,文化學者鄭培凱教授說,蘇州評彈的典雅更多地是将風土人情、人文脈絡容納于其中。蘇州評彈雅俗共賞,俗,謂之通俗而不庸俗;雅,謂之典雅、優雅、儒雅而不高深難測。确實,蘇州評彈不是曲高和寡的,雅俗共賞意味着評彈中充滿着蘇州人隐而不發的幽默性格、家長裡短的煙火味道和重農不輕商的市井風氣,鮮明的水鄉文化色彩、外柔内剛的文化品格、精巧細膩的文化品位、博采衆長的文化個性看似矛盾實則統一地存活在姑蘇文化的血液裡。評彈是一種活在聽衆耳朵裡的藝術,以評彈作品為中心、借助演員與聽衆的互動與對話,在書場、茶館構建了一個反映社會百态的“小世界”,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場。反觀蘇州地區的其他“非遺”項目,它們呈現出的文化内涵與蘇州曲藝是一緻的,桃花塢木闆年畫、蘇州光福核雕、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展現了蘇州人精緻實用的生活品味,昆曲、吳歌展現了吳地民衆細膩豐富的情感追求,端午節民俗傳統則是精忠愛國之心的彰顯,可以說,以蘇州評彈為代表的蘇州曲藝高度凝練了上述精神品格,通過或妙趣橫生、或跌宕起伏、或懷古傷今的叙事,通過聽客與藝術家共同營造的文化磁場而充分展現出來。

揚州評話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樣是曆史文化的積澱與民衆性格的普遍寫照。但它營造的藝術場就與蘇州評彈大相徑庭,揚州評話主要審美傾向是:冷淡神怪妖異,貼近現實生活;喜愛市井風情,玩味社會百态;遠離脂粉情愁,傾向粗豪陽剛;嘲諷酸腐懦弱,騰起尚武之風。⑧揚州評話的類型包括市井故事、武俠故事、名著新編等,比如說著名長篇評話《清風閘》的主人公皮五辣子是一個市井小民,落魄狡詐又不失善良,他身上折射了市民階層的影子,具有強烈的諷世批判态度、自嘲解嘲态度進而諧谑幽默感,藝術審美就與蘇州評彈大相徑庭。壯麗壓長淮,形勢絕東南,是古人對于揚州的評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浙滬評話都奉柳敬亭為前輩名家,但地方文化風貌的差異與群衆接受的異同導緻了各地同宗藝術的差異化發展,這就構成了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三、借鑒“非遺”保護原則,推動江蘇曲藝發展

借鑒“非遺”多樣性保護模式将有利于江蘇曲藝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文化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人們對于“非遺”保護的認識“已經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非物質’層面,從‘靜态保護’層面上升到了‘活态保護’層面,從‘器物保護’層面上升到了對器物制作者──‘人的保護’層面。”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靜态保護,“主要是對民間文化成果加以記錄、收集保存;還包括民俗文物的保護,需要建設民俗博物館。”⑩“動态保護(即活态保護),是使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民間長遠地活下來,使之适應當代生活的需要,成為新民俗的一個組成部分”。

随着“非遺”保護成為一門顯學,針對如何高質量地開展好這項工作,專家和學者提出了不少原則,主要有“以人為本”原則、原真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有形化”原則、“活态保護”原則、保護與開發并重原則、精品保護原則等等。在政府與各界的重視下,被列入較高級别“非遺”項目名錄的曲種大多獲得了較好的保護,但仍然有很小曲種,包括一些縣級市層面的曲藝類“非遺”項目,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在推進江蘇曲藝傳承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借他山之玉,汲取“非遺”保護經驗,學習“非遺”的多重保護原則,來幫助江蘇曲藝赢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一,針對當前瀕臨困境、危機、滅絕狀态的曲種進行搶救性保護。搶救性保護毋庸置疑是瀕危“非遺”項目都必須經曆的一步,首先包括對代表性傳承人的唱段的錄制、整理和歸檔,對流傳下來的曲本的收集、保護和數字化制作,對有關資料進行常态化的挖掘、整理,并對有價值的曲本曲譜進行編輯出版,凡是有志于保護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政府都會積極開展上述工作。2014年,蘇州市申報的包括張家港河陽寶卷在内的吳地寶卷,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在此之前,張家港市開展了一系列對寶卷的搶救、發掘和整理工作,建立專門機構,組建專業隊伍,在普查、立項的基礎上切實抓好保護工作。此後經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一大批寶卷資料被挖救、發掘、整理出來。為了鞏固普查成果,出版了《中國·河陽寶卷集》、《中國·沙上寶卷集》等寶卷資料叢書。《中國·河陽寶卷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全書約210多萬字,分上、下兩冊,收集選編了流傳于張家港境内的河陽寶卷163卷,其中道佛叙事本40卷,民間傳說故事本96卷,道佛經義儀式本27卷,同時還收錄了河陽寶卷曲譜24首。《中國·沙上寶卷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從已搜集到的420多卷沙上地區寶卷中删除異名、異文的文本,摘取收錄102卷,全書分上、下兩冊,約117餘萬字,插圖100餘幅,收錄了沙上寶卷曲譜6首。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寶卷為《中國·河陽寶卷集》一書未見收錄的,更有15卷寶卷本書目則在車錫倫先生所編著的《中國寶卷總目》(2009年版)中亦未見收錄。

其二,針對盲目開發和無限度利用造成畸形變化的曲種進行原生态保護。六十年代,江蘇曲藝的表演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分演出團體的演員以“紅衛兵”的精神、“造反派”的脾氣作了改變,“說”的門類從坐說到站說,取消了半桌,說演《林海雪原·打虎上山》時有的評話演員舉着紅旗上台,翻着跟頭說表;“唱”的門類增加大樂隊,坐唱變站唱,站唱變走唱,群衆稱之為“評歌”。演移植的“樣闆戲”節目,有的使用布景道具,演員化裝分角色,演成了“四不像”。⑪特殊時期的政治導向導緻了江蘇曲藝的畸形發展,今天的藝術家面臨百花齊放的創作環境,不會重蹈60年代的覆轍,但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文藝在創作、表演、研究、傳播等方面,受市場利益驅動,更容易沾染上的是“銅臭氣”。過去,東北二人轉藝術發展過程中就曾走過盲目開發的彎路,在中國電視節目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各地方台為競争,在對“二人轉”節目的選拔上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藝術審美判斷,當一種表演形式被過度消費的時候,基本也就是這種表演形式面臨衰落的時候。⑫一些低俗、甚至惡俗的作品,帶來了二人轉藝術性的消解,也為曲藝的現代化與市場化進程做出了不好的範例。我們要對江蘇曲藝進行保護,“保護”的涵義必然也包括叫停偏離本位、抛棄本質精神無序、盲目、過度開發,及時采取原生态保護态度和措施。尊重曆史、尊重傳統、尊重曲藝藝術規律,不僅要“溯源”,而且要“還原”,盡量還原于本來面目和本原狀态。其次,必須确立文化生态意識,遵循生态平衡發展、和諧發展、協調發展的規律,幫助有生命力的曲藝重新回到群衆生活。

其三,針對系統性較強,并依上下遊生産鍊條而存在的曲種進行整體性保護。所謂上下遊生産鍊條,既包括曲藝表演所需的服飾、道具的制作與餐飲服務提供,也包括書場、茶館等物質性文化空間的建築、設計、經營,以及受衆為消費曲藝而進行的交易行為。民間藝術大多依托于農耕社會大環境下的消費生産鍊條而存在的,但不同曲種與上下遊生産者的依賴程度是有高低之分的。以南京白局為例,過去南京白局與上下遊生産鍊條的關系就比較薄弱。白局原為南京絲織業機房工人家人、親友相聚自娛自樂的娛樂方式,因不取報酬,全屬白唱,又每唱一次稱作“擺一局”而名為“白局”,但随着能演唱白局的失業工人組班賣藝,并收授徒弟,成立行幫,以盈利為目的在盂蘭盆會、市民紅白喜慶活動和堂會上演唱,白局作為藝術類型的成熟度不斷提高,與演出時機、市場、受衆的關系也逐漸緊密,就更需要從整體性保護角度出發進行綜合考量。再以蘇州評彈為例,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蘇州評彈等擁有大量的傳統中長篇書目,且藝術生命力較強,為了為評彈提供整體性保護,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從複興書場茶館入手,通過财政資助,辦起了公益性的書場茶館,受到了曲藝愛好者的歡迎。但是,為所有曲種複原上下遊生産鍊與演出場所是一項不可能任務,但我們依舊可以從整體性原則的角度出發理解江蘇曲藝,将孤立的曲藝演出活動放在生産鍊條中加以理解,在充分了解創演背景、市場需求之後,深入了解曲種審美價值以外的民俗價值、思想價值乃至實用價值,理解曲種本體特征,經過專家學者與地方政府的深入探讨,更加審慎地推出有效的手段與方式,去僞存真、高效保質地推進曲藝保護與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我們應該跳出藝術類型學的範疇來研究江蘇曲藝,從有利于社會發展、有利于文化尋根、有利于提煉地方文化内涵的高度來看待曲藝的傳承與發展。人們在“非遺”傳承保護中獲得的經驗能為江蘇曲藝的複興提供借鑒,江蘇曲藝的發展也将有利于省内“非遺”事業的進步,歸根結底,這些工作将幫助我們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注釋:

①中國曲藝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江蘇卷》,北京,1996,第55-57頁。

②據傳,最初表演“小熱昏”的是文明戲演員徐卓呆,蘇州人,曾演醜角,中年後,自命其為“熱昏”,後有杭州賣梨膏糖的街頭藝人杜寶林以“小”字取藝名為“小熱昏”。

③中國曲藝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上海卷》,北京,2007,第69頁。

④沈家悅:浙江“第一書碼頭”民國嘉興地區評彈的興趣與發展,地方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總第27期),第41頁。

⑤車錫倫:什麼是寶卷——中國寶卷的曆史發展和在“非遺”中的定位,《民族藝術》,2016年第3期。

⑥丁春華,李丹:二十世紀以來彈詞研究文獻簡析,《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8期。

⑦徐四海:江蘇文化通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第3頁。

⑧董國炎:揚州評話論綱,《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8期。

⑨苑利:中國非遺保護的啟示,《光明日報》2014年02月08日,09版。

⑩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産概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11頁。

⑪中國曲藝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江蘇卷》,北京,1996,第23頁。

⑫邢軍:試論當下“二人轉藝術”的低俗審美傾向,《大舞台》,2012年第3期。

(作者:張家港市政協黨組成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新局黨委書記,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常委、黨組成員,副縣長(挂職))

(責任編輯/寶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