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銷有多種 滾銷各不同
時間:2024-11-08 02:21:49
2
3
4實寄封片上漏銷郵票并不少見,引起郵票漏銷的原因有許多種,而郵政應對郵票漏銷采取的措施來自《國内郵件處理規則》的規定:“為了防止漏銷,各局應當加強檢查。在收寄局發現漏銷時,必須用日戳補銷;其他各局發現漏銷時,必須用日戳的戳邊滾銷或用筆劃銷。”
可以說,滾銷實寄封的形成,是收寄局在處理郵件時,未将漏銷的郵票用日戳補銷,而将漏銷問題遺留給接收局進行滾銷處理,于是才出現了“漏銷有多種,滾銷各不同”的現象。如果逆向追溯郵票漏銷時的起因,或許可以找到滾銷實寄封片的趣味所在,并且解釋各局在使用戳邊滾銷郵票時,手段形式各具特色的原因。
首先介紹一枚昔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寄往遼甯省熊嶽城園藝工具廠的公函實寄封,信封背面貼了13枚郵票,如果按照《國内郵件處理規則》的規定:“銷票部位要适當,一般應蓋銷郵票票面1/4,并使一部分戳印蓋在郵件上。”中間漏銷的郵票被四周蓋銷的郵票圍得像鐵桶一樣,根本無法将一部分戳印蓋在郵件上,隻能滾銷掉了。
有時候,銷票變得棘手,是因為寄信人沒有規劃好貼票和銷票的位置。如這枚廣東中山的郵政快件,4枚郵票被粘貼在信封最右上角位置,導緻右上角這枚郵票已經沒有合适的銷票位置,很難做到一部分戳印蓋在郵件上。于是,隻能動用滾銷這種方式了,戳邊滾銷的墨迹途經另一枚郵票,一直延伸到郵件上。
面對成千上萬枚封信,郵局員工在拿鋼戳快速蓋戳時,是很難保證每一個戳邊都能精準地落在郵票上的,例如這枚從杭州寄往長興縣的首日封,兩枚漏銷的郵票就是這樣造成的,而在封面上多敲的1枚郵政日戳,說明銷戳人隻注意到郵戳是否清晰,卻忽視了是否有效蓋銷了郵票。
副票的作用是為了補充或說明郵票的内涵,是不能作為郵資使用的。就像這枚天津寄往上海的首日實寄封,封上貼T.51《童話—咕咚》郵票1套4枚,另有1枚無面值的副票,由于這枚副票與其它4枚郵票是連印的,結果令接收局的工作人員誤以為是漏銷,對這枚副票進行了滾銷處理。
自制極限片是很多集郵者都非常喜歡玩的一個品種,如圖5這枚明信片就是集郵者按照極限郵品的制作要求,選擇了與明信片畫面相近的郵票,卻不幸地被漏銷了,沒有加蓋到相關地的郵戳,從而成就了“滾銷極限片”的誕生。真是“貼者有心,蓋者無意”。
郵局在處理日常郵件過程中,為了對用戶負責,須在郵件上加蓋具體經辦責任人信息的相關戳記,通過對比這些戳記與滾銷墨迹之間的顔色,可以判斷漏銷的郵票是在接收局的哪一道工序滾銷的。如這枚實寄的浙江省海鹽縣集郵協會成立紀念封,封上所貼郵票的左上角被紫紅色油墨滾銷,其顔色與投遞員工号戳顔色相同,因此可以判斷是投遞員把漏銷的郵票進行了滾銷。
如果寄件人多貼超資,收寄局有時就按照就低原則處理了。如這枚從蕭山縣寄往四川的公函封,如果按照外埠平信處理,顯然多貼了一枚8分錢郵票。而如果按照外埠航空信處理,郵資就符合,但信封上卻沒有任何航空信的信息,而收寄局隻蓋銷了一枚郵票也說明這是一枚外埠平信。不幸的是,這本應該是一枚J.143《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郵票的首日實寄封,收寄局卻将日戳蓋銷在另一枚郵票上。更為不幸的是,首日封沒完美地實現,沒被蓋銷的郵票也被當成漏銷而被滾銷掉了。
滾銷最大的問題就是塗抹的墨迹無法記錄時間和地點。如這枚從江蘇常州寄往上海的實寄封,信封正面除了滾銷的郵票外,寄件的時間信息一片空白。隻能從信封背面的落地戳來推測寄信時間了。從落地戳“上海/1990.8.1.9./200085”和“此封及全部郵品各一品種退一件回我,謝謝”這句話以及信封正面所貼40分資費來分析,寄信者應是一位集郵者,其寄出此信的時間應是我國郵政資費調整尾日的1990年7月30日。從寄信者所寫的那句話和“回執”戳記來判斷,其另一個目的是在1990年7月31日再次停辦國内回執業務的前一天辦理一枚國内回執停辦實寄封。而這兩個重要的時間點,均因漏銷郵票而未記錄下來,實在可惜。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