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花錢需要借口

時間:2023-12-03 11:18:11


   
    周欣悅
    你買一樣商品的真實原因是什麼,也許你自己并不知道。
    有一次,我去剪頭發,理發師跟我說,他們現在有一項按摩的服務,勸我辦一張按摩卡。我比較喜歡按摩,所以還蠻心動的,可是一聽價格我就猶豫了。這個理發師非常善解人意,他看出了我的猶豫,就趕緊說:“你們做老師的容易腰肌勞損,辦張卡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呀。”我一聽,就爽快地買單了。
    同樣是花錢按摩,一種目的是享受,一種目的是防止腰肌勞損。在哪種情況下你更願意買單呢?當然是第二種。我們為了滿足享受的欲望而花錢,通常都會伴随一種負罪感,但是為了某種功能花錢就不一樣了。
    《左傳》裡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而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自古以來,中國文化都倡導節儉之風,唾棄淫靡奢侈。受這種傳統文化影響,即便在當今,人們在購物時,也會覺得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奢侈浪費,花錢之後會感到内疚,受到良心的譴責。這種良心的譴責,被研究者稱為“心理風險”。
    為了免除内疚感,我們經常用一些借口來欺騙自己,也欺騙别人。
    2016年,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阿娜特和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凱維茨、奧德·尼澤提出,如果在奢侈品上附加一些實用性功能,人們就會更加願意購買。他們将這種現象稱為“功能性借口”。比如,奢侈手表在廣告中強調它的精準性,名貴鋼筆突出它的實用性,寶馬汽車用“終極駕駛機器”來強調它的安全性和高性能。這樣用心地宣傳功能,其實主要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花錢的借口,讓他們用這個借口來欺騙自己,或者欺騙别人。
    這3位研究者做了一項奢侈品手提包的調查。他們搜集了網上商店裡消費者對手提包的1034條購買評論。這些評論針對各種價位、各種品牌的手提包。有的手提包價位在100美元(約合人民币642元)以下,有的則在600美元(約合人民币3854元)以上。研究者根據内容将評論分為實用性和享樂性兩類。比如,消費者提到“容易清洗”“結實”“包帶長度可以調整”“提起來很輕便”時,這種評論就歸為實用性的;而像“時尚”“華麗”“可愛”“引人注目”這樣的評論就歸為享樂性的。那麼消費者買的包比較貴時,他們更傾向于說實用性的理由還是享樂性的理由呢?
    按照常理來判斷,人們購買奢侈品包,當然是因為它的品牌附加價值高,或者設計得十分美觀,否則幹嗎要花這麼多錢呢?如果是為了實用,買個便宜的包就行了。但有意思的是,消費者買的手提包越貴,就越喜歡用實用性的詞語評論,而更少選擇用享樂性的詞語評價。
    就像我閨密買了一款奢侈品包,她很不好意思地跟大家解釋說,這個包特别輕便,也很堅固耐用。明明最符合這個描述的是環保袋啊!她說的這些理由,就是功能性借口。不見得一定是真實的購買理由,更可能是用來欺騙自己和他人的假理由。
    紙尿褲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廣告宣傳都是在強調這款産品有多省力,給媽媽們節省時間,讓媽媽們更輕松。結果發現市場接受程度不高,銷量很低。後來有關企業做了消費者心理研究,才發現這是因為媽媽們的愧疚心理。媽媽們如果給孩子使用紙尿褲,會感覺很愧疚:為了貪圖享受,就給自己的孩子用紙尿褲。就好像用了紙尿褲,自己就不是一個好媽媽了,因此不願意用。了解到這一點之後,紙尿褲廠家改變了宣傳方式——強調紙尿褲對嬰兒的好處,比如透氣、幹爽等。紙尿褲的銷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媽媽們覺得給寶寶用紙尿褲,并不是為了偷懶,而是為了寶寶的舒适。沒有了内疚感,她們也就欣然接受了紙尿褲。
    這樣看來,享樂型産品想要成功銷售出去并不容易,不僅要保證産品物有所值,還要讓消費者心裡舒服踏實。所以用點小技巧,在說明書或廣告中給消費者傳達實用的信号,幫助消費者找到一個借口,更有利于産品銷售。
    (心香一瓣摘自機械工業出版社《身邊的金錢心理學》一書,勾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