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當代愚公

時間:2023-12-04 02:10:06


   
    楊學義
    下莊村通往外界的公路王全超攝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四面群峰聳立。村民世世代代傳唱着這首山歌。過去村民要出村,得向後山攀爬,繞過108道“之”字拐,越過三個巨大的山墩子,才能翻過海拔1300多米的山峰。爬到最高的山墩子上,會看到一派壁立千仞之景,煞是驚人。其中最高的一座孤峰狀如龍頭,恰似仰天長嘯,是為“笑天龍”。
    而如今,一條蜿蜒8公裡的公路懸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邊,從高空俯瞰,竟也恰似一條纏繞在群山之中的卧龍。如果天氣晴朗,站在路途最險處的“私錢洞”觀景台眺望,人們不禁會慨歎:有誰能想到,這竟是下莊村村民用雙手硬生生鑿出來的天路!
    帶領村民鑿出這條天路的,就是在2021年2月25日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号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被時代消解的世外桃源
    當記者沿着絕壁之路行進在去往下莊村的途中時,正值大霧。沒了遠方景色的參照,雖體會不到壯觀,卻恍若身處仙境。當終于走到山溝裡的下莊村時,就能體會到一派其樂融融的世外桃源之景。
    “這個村子至少有500年的曆史了,最初張姓人家為大戶,從他們最初的選址來看,應是看中了這裡肥沃的土壤。”毛相林向記者娓娓道來。在農耕時代,這裡真的可以媲美桃花源。從自然條件來看,下莊村在農業種植方面堪稱得天獨厚。毛相林說,即便在物資匮乏的時代,這裡的村民一年也能殺兩頭豬,種兩季苞米,“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很多住在山外、山上的女子都願意嫁過來”。
    這種情況在20世紀90年代發生了變化。全村人察覺到,越來越多的下莊村姑娘出去了就不再回來,外村的姑娘也不願嫁到這裡來。
    村民看到“光棍”越來越多,開始着急了:斷了香火怎麼辦?此前,在村裡任團支部書記、民兵連連長的毛相林經常要翻過後山,去外面采購肥料。在80多公裡外的村子,他看到村民家中擺了一些新鮮“玩意兒”,好奇不已。詢問後他才知道,這些東西是電視、冰箱,“他們還告訴我,冰箱可以凍肉、凍菜,可以保鮮”。毛相林感到很羞愧,幾百年來,下莊人享受着豐饒的物産,但與生俱來的驕傲氣質瞬間被外面那些他們不了解的現實摧毀了。
    1997年,一組修路前的數據讓人觸目驚心。在下莊村的96戶397人中,有100多人沒去過縣城,也沒見過公路、汽車和高樓;有300多人沒見過電視;有100多人從未看過電影。好幾戶下莊村村民對記者說,在他們的印象裡,村裡好幾個老太太不到20歲就嫁到這裡,但至死再未出過山。
    再高的山,都擋不住時代的變化。毛相林深刻地意識到:下莊村的閉塞與時代的巨變越來越格格不入。如果再不見世面,下莊人就難生存下去了。毛相林王全超攝
    不顧一切,鑿出去
    遇到晴朗的天氣,汽車行進在下莊村陡峭的絕壁上,一路險象環生。在雞冠梁、私錢洞、魚兒溪等關鍵路段行駛,更是心有餘悸。
    1997年,剛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不久的毛相林與駐村幹部一拍即合,鐵了心要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一條路來。“毛相林是不是瘋了?”有的村民質疑他異想天開,有的則質疑他會因缺乏資金半途而廢。但也有迫切想修路的村民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家每戶喂一頭豬,每頭豬100公斤,賣400元,全村一年就可以賣将近4萬元,10年就是40萬元,可以買40噸炸藥、雷管、導火線等修路物資。而隻要3噸炸藥就足以支撐修兩個月的路,剩下的時間,村民可以外出打工,養家的同時繼續攢錢修路。當時,毛相林對村民們說:“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輩人過上好日子。”在表彰大會上,他的這句話也被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
    村民動容了,短短5天,就籌集了3960元,作為第一筆修路資金。毛相林找到母親,他的母親是位老黨員,将省吃儉用攢下的700塊養老錢借給他。毛相林還将房子抵押出去,貸款修路。“如果這個時候我不沖在前面,不帶頭,老百姓怎麼會服?”參與修路的下莊村村民在懸崖峭壁上打炮眼
   
    村民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在懸崖峭壁上修路,怎麼會沒有危險呢?在下莊村,由于煤炭運不進來,村民隻能靠劈柴取暖,而樹木多長在高山懸崖,數年來有很多村民都因砍柴墜崖身亡。
    最終,村民們被說服了,紛紛簽訂生死狀。1997年農曆十一月初八,首批80名修路村民集體奔赴懸崖之上的魚兒溪畔的龍水井,并在附近懸崖安裝了炸藥。随着毛相林一聲令下,轟隆隆……下莊村的希望之路開鑿了。
    幾乎每一個村民都有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曆。從1997年開工到2004年貫通,全村因修路一共犧牲了6個村民。
    1999年8月的一天,村民沈慶富被山上掉下來的巨石砸中腦袋,墜崖身亡,年僅26歲。那一天,他剛剛請了兩天假,準備下山與半年未見的妻子和不滿3歲的孩子團聚。而墜崖前,他正趁着黃昏,往前趕工。50多天後的9月30日,36歲的黃會元也被石頭砸中了腦袋,墜崖身亡。“想脫貧緻富嘛!其實修這條路,我們這代人也享受不到什麼,主要是為子孫後代造福。”犧牲的前一天,恰有記者到一線采訪,面對攝像機,他說出了這句話,這也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影像。
    20多年過去了,毛相林對黃會元至今心存愧疚。黃會元本來已經在1995年舉家遷往湖北省荊門縣,他在當地采石場,學會了鑿岩機技術。是毛相林說服黃會元回來的,而黃會元跟妻子軟磨硬泡,最終才決定帶着3個孩子回鄉。村民沖到崖底,将黃會元的屍首擡回了村,交給他父親黃益坤。“我們晚輩都叫他坤爺,這個人脾氣古怪,性格孤僻,我們從小就怕他”,毛相林做好了挨打挨罵的準備,下決心負荊請罪。但沒想到黃益坤并未責怪誰,反而對他們說“沒想到你們還能把他的屍首擡回來”,還囑咐将原本為自己準備的那口棺材給兒子用。
    10月1日晚上,全村為黃會元舉行了葬禮,毛相林的心理防線崩潰了。以往面對村民的質疑,甚至攻擊,他絲毫沒有動搖、退縮過,但短短50多天内接連死了兩名鄉親,他有了放棄修路的念頭,全村村民也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就在這時,誰也沒有想到,黃益坤在葬禮上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兒犧牲了,我還要動員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這條路修通。隻有把路修通了,子孫後代才可以擺脫貧困!”
    全村人震驚了,沒想到這個怪老頭竟如此深明大義!毛相林被點醒了:鄉親們不能白死啊!于是他對所有在場的村民高喊:“同意繼續修路的請舉手!”此時,所有村民都舉起手,自發喊出:“我們同意!”可以說,從黃益坤說出這句話開始,下莊的這條天路就注定要修通了!後來,又有4名村民犧牲,也有人受傷,但毛相林和村民們再也沒有動搖過。修“天路”難,走緻富路更難
    2004年4月,這條8公裡長的“天路”終于鑿通了。毛相林找了一輛車開進村,全村男女老少跟在後面,啧啧稱奇,“真是菩薩顯靈”!不少老人還是第一次看到汽車。毛相林更加清醒地意識到,修路隻是讓村民擺脫貧困的開始。
    路修好後不久,毛相林開始規劃村中産業,他看中了利潤最高的漆樹。“種這種樹基本不會有什麼成本,冬天埋下來,第二年春天就能長高,利潤也高。”不過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老百姓一沾到生漆,皮膚就會爛,尤其是夏天,我們這裡氣溫高達40多攝氏度”。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漆樹怕高溫,到了第二年夏天,

樹全部死掉了。
    2008年,種植漆樹失敗後,毛相林将目光投向養蠶。但是由于種植桑樹的方法不當,蠶吃完後營養不良,也都死掉了。2010年,不少村民又看到村裡有些農戶養山羊增收顯著,于是自發購買山羊,在山地放牧。可是漫山遍野的山羊在下莊村跑,最要命的是吃村民田裡的莊稼。許多被吃了莊稼的村民要求羊主人以山羊作賠,雙方因此打得不可開交。最後,村裡統一安排将山羊賣掉,才最終解決了糾紛。
    從2010年到2013年,毛相林經曆了脫貧之路的“至暗時刻”。“那段時間,村民經常埋怨我,說好幾次聽我的都失敗了。閑言碎語也很多,我當時賭氣,不想搞了。”毛相林在村裡面臨着信任危機。現在再回想那段歲月,他說:“修路難,發展更難。修路還可以靠一股蠻勁兒幹,但發展不行,要靠科學。”摸索了好幾年後,毛相林才意識到這一點,于是開始向外界求助。
    他遍訪縣裡的農業專家,還到周邊各地求人指導。“在外到處求人,回村還要受冷嘲熱諷,面對這種情況不委屈嗎?”記者問。“其實隻要黨員幹部做了一點好事,老百姓就能記住,我還是沒有做好。我這個黨支部書記,不是給個人當的,是給大家、給老百姓當的,就是要給老百姓謀福利。如果老百姓有怨言,那就要怪你不善于總結,要有勇氣将事情一件件給老百姓解釋清楚,讓他們心服口服地重新信任你、擁護你!”毛相林說。
    2013年,經過深思熟慮,毛相林重新出發,推廣“紐荷爾”臍橙種植。不少村民依然不敢投入資金,因為往年真金白銀扔進去沒有回報,他們擔心錢再次打水漂。但這次毛相林有了底氣——他不僅充分咨詢了專家,還看到鄰近的奉節縣成功種植“紐荷爾”,增收效果非常好。他還積極争取政策支持。“當時縣農委有專項資金,不僅不要樹苗錢,村民挖一個窩子還給10元錢,長活一棵樹苗給5元錢。老百姓覺得這是給他們打工了,有保障,就搞嘛!”現在再來到下莊村,可以看見漫山遍野紅彤彤的“紐荷爾”。“村裡的1000畝地,現在有650畝種植‘紐荷爾。”2018年,村裡成立專業合作社。2019年,“紐荷爾”迎來第一年豐收。我理解的下莊精神:不怕死,死不怕
    每個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每條通往美好的人生之路,注定和那條天路一樣,驚心動魄,險象環生。
    毛相林個子不高,自稱“毛矮子”,村民也都這樣叫他。在下莊村,還有很多個子矮、身體瘦弱的村民,但他們内心蘊藏着巨大的能量。“其實我是個不好惹的暴脾氣,别人數落我,我真想直接站起來搞他兩下!”正是下莊村這樣一群小個子,攜手征服了巍峨群山。
    “我理解的下莊精神就是:不怕死,死不怕!”毛相林說,如果下莊村村民怕死,就修不出這條路。“以前,我們即便死了人,還是要繼續修路,現在不需要我們付出生命代價,隻需要科學和智慧就能緻富,為什麼就不能堅持呢?”
    毛相林被稱為“當代愚公”,但這種“愚”是一種“大智若愚”。也許,隻有主動迎擊人生的難、世間的險、歲月的苦,在陣痛中擁抱變化,甚至在必要時義無反顧地犧牲,才能真的迎來美好的人生。毛相林說:“我想,這些不光在修路上有用,在脫貧攻堅上有用,在各行各業,也能讓人終生受用!”
    (楓林晚摘自《環球人物》2021年第5期,本刊節選,新華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