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庫大全

現代失語症

時間:2023-12-04 04:31:42


   
    青絲
    豆瓣上有人建了一個“文字失語者互助聯盟”,幫助那些察覺到自己表達能力退化,有語言文字描述障礙,或說話缺乏内容的人,短時間内吸納了數萬名會員。人類進入網絡時代不過20來年,就已感受到了其對現存事物的全方位沖擊。相比須臾離不開手機這種人們熟悉的症候,網絡導緻的語言退化,傷害性顯得更隐蔽。
    不久前有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吐槽一個面試的年輕人:技術能力等各方面都不錯,但讓他用語言描述一下對參與項目的理解,他滿口不離“賦能”“抓手”“閉環”,結果被淘汰了。很多人平時用慣了網絡上的各種“梗”和高頻詞,已經下意識地放棄了正常的叙事方式,就像著名的“工具法則”——給一個小男孩一把錘子,凡是他遇到的一切東西都會被敲打。以後一旦需要展示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無法再借用到“錘子”,腦子裡就會一片空白,失去正常表達能力。
    還有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反面例子:有人心急火燎地在網上問,“抓手”應怎樣理解?他擔心公司開會時被問到,不知如何作答。有人解釋,就像一個鍋兩邊有柄,可以借力把鍋端起來,如果把鍋理解為業務,那麼能提升業務的點就是“抓手”。不少人抽象思維能力差,缺乏對複雜現實的體驗感,如果沒有一個标準化答案,不用舉例的方式類比,就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樣的人脫離了網絡,就無法把話說好。
    我平時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擡杠,若是有人較真,就讓對方詳細說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此時“杠精”多半會語塞,說不出話來。或者說着說着,就把自己繞暈了,不清楚自己在表達什麼,甚至前後矛盾。
    互聯網的便利,總能輕松滿足使用者的各種要求,包括“提高”表達效率。當一個高頻詞或一個表情,就能輕松替代本來需要一大段文字才能說清楚的意思時,人們很難拒絕這種“友好”的語言環境,最後就像赫胥黎《美麗新世界》的預言:“人們會漸漸愛上工業技術帶來的娛樂和文化,不再思考。”處在這樣一個被技術逐漸異化的進程中,使用者很難具有自省的自覺。
    早年,有一個倡導“慢生活”的活動,參與者吃一口蘋果須咀嚼120次以上,以此改變過快的生活節奏。這也是矯正現代失語症的不二法門。現代人隻有慢下來,多閱讀,避免思維被網絡格式化,少用網絡詞語,多嘗試用語言還原那些模糊含混的情境,增進表達欲,才能自救。就如奈保爾所言,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夜雨摘自《文彙報(香港)》2021年3月13日,王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