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自准政府实体的竞争:意识形态之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成立十多年后,ARD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与新的有限合伙制风投企业竞争。风投行业的另一个趋势也对其构成了挑战。1958年,《小企业投资公司法》通过,催生了一批有潜质与ARD竞争的新投资实体。多里奥特非常了解新立法的含义。1967年,他在国会针对这一问题提供证词时,主持参议员问他:“将军,美国国内有其他公司正在从事您的美国研发所承担的工作吗?”多里奥特讥讽道:“哦,是的,先生。由于国会所做的一切,我有750个竞争对手以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形式出现。你们对我很好啊,先生!”

小企业投资公司是美国政府长期致力于发展创业的结晶。这一雄心壮志根植于大萧条时期的银行危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的边缘,政府介入以缓解信贷状况。1931年,由时任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支持的私人集中贷款机构国家信贷公司计划从银行和著名金融家那里筹集5亿美元。当危机的影响超出国家信贷公司的可用资金时,时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尤金·迈耶认为,应该储备一个政府计划来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复兴金融公司成立于1932年,由迈耶担任主席。该公司最初的设计寿命为10年,但经过立法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关闭。复兴金融公司从美国财政部获得了5亿美元(约合今天的88亿美元)的资本,并获准通过发行债券再筹集了15亿美元(约合今天的260亿美元)。其借贷额很快增加到33亿美元。1933—1935年,它从私人银行收购了超过10亿美元的优先股,以帮助它们恢复资本储备。它的活动也扩展到银行的资本结构之外,进入公共工程项目和小企业贷款等领域。

然而,在企业融资方面,复兴金融公司在许多层面受到批评。统计数据支持其对创业企业不利的普遍观点。截至1940年2月,复兴金融公司近1/3的贷款发放金额不超过10万美元。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希望避免破产的现存企业,而不是新企业。此外,近1/4的行业贷款最终违约,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政府机构能否正确筛选投资对象的质疑。这场争论与当时美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更广泛的争论有关,即政府如何在创业部门的发展中起到适当作用。

金融业代表认为小企业融资应主要保留在市场领域。商业银行担心政府参与将对其短期贷款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而投资银行家则反对所有可能破坏其利润丰厚的金融中介业务的创业或增长融资来源。然而,政府机构、研究团体和学术界进行的一些研究表明,小企业需要更好地获得公平和长期的资金来源,这使得保护以上这些利益的成本逐渐增高。争论交锋中的论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项研究告诫说,如果私人控制的资本未能填补机构投资的空缺,“社会控制的资本将发挥作用”。

毫不奇怪,政治分歧的一边是自由市场企业的支持者,另一边是政府行为的倡导者。被民主党视为小企业发展助推剂的复兴金融公司的借贷权力在1953年被共和党政府撤销。作为对民主党的让步(20世纪50年代的大多数时间,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国会两院中势均力敌),联邦政府在同年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它的职责是与银行互动,以确保为小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并提供抵押贷款。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于该机构本身并不提供股权投资。虽然风投实体当时是存在的,但缺乏大规模提供此类融资的有组织的机构投资者。一项估计认为,股权融资的缺口约为每年5亿美元。为了从经济视角理解这种缺口,我们可以参考ARD在1946—1971年的整个历史中筹集的外部资本,总共也就是1 950万美元。

20世纪50年代后期,鼓励为新企业融资的努力在美国变得更加急切。虽然胡佛委员会和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两份报告没有发现提高小企业资金可得性的必要性,但美联储的一项有影响力的研究提倡发展“专注于小企业融资的新型私人投资机构”。随着苏联提高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并最终发射了“伴侣号”卫星,风气发生了变化。冷战时期的新优先事项是增加人才和资本回报。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国防教育法》,旨在加强技术和科学教育。同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负责管理美国的太空探索政策。这是国会审议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背景,1958年8月《小企业投资法》被签署成为法律。政策声明总结了颁布这项法律的意图:“这是国会的政策,它的目的是通过制定一项刺激和补充私募股权资本和长期贷款资金的计划,来改善和刺激国民经济及其小企业部门。小企业需要优质融资以满足业务运营以及它们的增长、扩张和现代化,但资金的供给并不充足。”

不是每个人都热情地接受了这项立法。一位芝加哥经济学家在《金融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小企业部门具有“实力和经济稳健性”,认为政府所有的纠正政策都并无必要。辩论集中在政府应该参与何种类型的融资活动。在1958年11月的一篇社论中,《巴伦周刊》提出了这一强有力的论点:“如果国会真的希望提供帮助,方法很简单。对小企业进行扶持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财政审慎和合理的政府政策,寻求促进所有企业蓬勃发展的经济环境。小企业不需要联邦的扶持。它所需要的一切——以及它能合理要求的一切——就是机会。”《巴伦周刊》的观点是,《小企业投资法》意味着政府在监管之外的范围进行了不恰当的扩张。这篇社论的主旨是政府没必要在新的风险融资领域采取行动。焦点应该与税收政策相同:创造有利环境,让自由市场繁荣发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