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庸常之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这一次,两年中大部分时间就在时好时坏的病中度过。现在不得不承认:这种叫抑郁症的病攻击我如探囊取物。我真愚钝固执,若不是两次濒临崩溃,还不可能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第二次病到形销骨立之时,我终于陡然明白:“唯彻头彻尾改变,方有出路。”我恶狠狠地像是在对另一个人说。严峻的病情摆明了一个事实:执念于之前的种种规划、设想已经毫无意义。

我想更了解自己的病。为什么会患病?除了求助药物还能做什么?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善精神健康吗?怎样才能不面临第三次崩溃?医生告诉我,你每次抑郁症发作都判若两人。我细思后,感到极为恐慌。好比前两次你摔坏了胳膊,第三次不骨折才怪呢。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单单从抑郁症入手,这些问题只能如泥牛入海。套用医生的话:你无法检查出引起这种病的恶性细胞。抑郁症不像癌症,目前,尿液、血液或任何生物测试都无法分辨谁是抑郁症患者。医生说,表面看来我生病的诱因是孩子们年纪尚幼,我作为母亲无法协调好小孩和工作的关系、承受的压力过重。但真实原因较为复杂。任何生活中的重大变化都可能令你患上抑郁症,无论是分娩、离异、裁员还是丧亲。我深有同感。从小,我厌烦改变,尤其是会让人失去的改变。有了孩子后,无论孩子会带给你多少快乐,都意味着不知不觉在失去,失去独立自由的生活和原有的生活方式。

两次患病让我油尽灯枯,身体不堪一击。孩子出生后,我心力交瘁。仔细回想,当时就已力不从心,只是现象不太明显,两次患病都以无尽失眠为前兆。或许正是自己感到被人需要,而又力不能逮,才会陷入重度焦虑。不管称之为“抑郁症发作”还是“崩溃”,这个过程中,大脑某些部分是不听使唤的,为生存而战的意识消弭,包括记忆。通常,从崩溃中恢复过来的人会惊讶地发现,生病的时候没有时间感。他们认为自己病了很久,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的情况正是这样。

我对抑郁症的症状毫无概念。原以为自己不过是茫然无助、郁郁寡欢地躺着,绝没想到这就是病的生理表现。其实精神和身体密不可分。人类活动没有一种是纯物质或纯精神的。在任何领域,人类所有活动都是精神物质活动。所以,抑郁症会诱发身体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躯体化症状。任何身体器官都可能出问题,大脑器官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器官不同,大脑特别复杂,人类对它的运作方式知之甚少。费希尔医生解释说:“简而言之,高度焦虑、极度恐慌的人,肾上腺素水平会升高,导致睡眠、饮食停滞,引发身体疼痛。身体的应激反应就是在应对生命威胁时,要么战斗,要么逃跑。”

人体无时无刻不准备着将长期生存状态转为短期自救。机体永远处于应激状态,储备的燃料会随时输送给大脑和肌肉。应激状态下,燃料燃烧需要耗费更多氧气。所以几个月来,我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没有胃口,是因为身体为减少能量消耗,拒绝消化,减少唾液分泌(因药物副作用导致的唇干舌燥除外)。我双目圆睁以便洞若观火,我反应敏捷以便随时发起进攻。即便早期的恶心也是有其原因的:危及生命时,呕吐或排便使身体变得轻盈,令任何寻猎动物兴味索然。与担心险恶的迪拜之旅会遭遇坠机风险时惊恐万状的表现一样,突如其来的重度焦虑会引起转瞬即逝的生理反应。但在空前敏感的状态下,这种应激反应会绵绵不绝,令人筋疲力尽。

现在,医生们承认,重度抑郁引发的生理痛苦远胜任何严重的身体疾病。曾任皇家全科医师学院院长的约翰·赫德博士,引述了刘易斯·沃尔伯特经典著作《恶性悲伤:抑郁症的解剖》中的一句话:如果不得不在罹患肾绞痛、心脏病和严重抑郁症之间做出选择,他“宁愿避免抑郁症之痛”。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身体感受,与冠状动脉疼痛如出一辙。它摧枯拉朽,不能很快得到缓解,甚至危及生命。它是整个人出了问题,而不是身体上的某些机械零件出问题。除了疼痛和苦难,令人对欲望、希望、决断、思考或感受都无能为力。

我从未经历过冠状动脉疼痛,但这段话的每个字都触目惊心。

现在我相信,抑郁症并非源自身体,它有生理、社会和心理的诱因。同样,解决办法必须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病重时,生命无日无时不在承受难以忍受的伤害,周身疼痛、无法入眠、食欲全消、求生欲丧失。此时,药物在治疗中至关重要。

全世界,每四十秒就有人死于自杀。人类情绪和行为受大脑控制,所以抑郁症发作时,大脑能被检测到变化。大脑的某些区域变小,传达效率降低,新生脑细胞减少。正如我的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身体会随抑郁发作而变化。由于应激反应被激活,炎症水平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无须质疑抗抑郁药物,我病情严重时全靠它们。无法得知这些药物是如何作用的,但是它们可以逆转抑郁症的一些生理反应。临床实践中,药物对消除悲伤情绪的作用不可估量。

我发现:药物和其他策略双管齐下是痊愈的关键。药物只是一系列的治疗手段之一。

尤其是逐渐了解这种疾病的生理本质后,我开始采用物理手段帮助自己。我欣然得知,采用一些有益的办法确保大脑健康、增加自我认同,是有据可考的。我开始改变饮食,重视运动,做呼吸吐纳练习。每个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策略工具包。所以,如果你还感兴趣的话,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你会读到关于心理生理学、彩虹色食品、神秘呼吸吐纳练习等不一而足的介绍。书中的第二部分,教你如何找到改变的驱动力。不如用习惯跟踪法,或许从错误中反躬自省,能有所感悟。

改变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尤其是如何对待完美主义、事事取法于上的问题,我仍在修炼途中。我展开了与治疗师们的多方合作,他们善意委婉的提醒让我明白:或许我更应该对自己心生怜悯,不必为已发生的事心怀愧疚。若旁人面对像我这般压力,可能早已一命呜呼。或许以后可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毕竟身体如大厦将倾已是不争的事实。本书后半部分,你将洞晓如何变控制为好奇、如何减少完美主义——看看我的60%法则吧。

为将抑郁斩草除根,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幸运,我能专注于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在乎追求地位和外在的成就。工作、生活今非昔比,我不再是一家报纸的编辑,而是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和精神健康活动专家,与英国顶尖的心理健康慈善机构合作。我去本地的监狱做志愿者,创办个人工作室,通过书籍和写作分享所思所想。

诗歌告诉人们不同的故事,我坚信它有很强的治愈作用。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一年中每一季,我都有诗歌推荐。感谢治疗,让我学会给予自己和那些受苦的人更多的恻隐之心——这世上,有很多我们这样的人。

曾经我迷失过方向,但是现在,我好像找到了自己。我并不后悔自己曾经患病,虽然我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抑郁症教会了我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生活。这本书第二部分的后半段,在“年度日志”这一节中,你能看到保持安静和健康的小技巧,希望能够给予你帮助。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