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 他人因素的重要性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719年,丹尼尔·笛福写了《鲁滨孙飘流记》,这是文学史上关于求生题材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虽然是虚构文学,但在初版发行的时候,作者的署名是鲁滨孙·克鲁索,以至于很多人以为这是本自传。之后它成了史上刊印最广的小说之一,也被无数次改编。但你可能不知道,《鲁滨孙飘流记》是有原型的,它源自一个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Alexander Selkirk)的人真实经历的荒岛余生记。

1704年9月,塞尔柯克被独自留在——自找的原因——南太平洋一个叫马萨铁拉的荒岛上,这个岛距离今天智利的海岸线有几百英里。[1]塞尔柯克之所以会被船长丢在那儿,是因为他之前一直在抱怨船的状况很危险,说自己宁愿留在岛上也不想待在这么危险的船上。尽管塞尔柯克后来反悔了想回去,船长还是拒绝了他。事实证明塞尔柯克是对的;后来那艘船沉了,没几个人活下来。

塞尔柯克身边还是留了几样有用的东西——一把手枪及若干弹药、一把斧头、一把小刀、一口锅、几个导航仪器、一本《圣经》,还有一些朗姆酒和烟草。岛上的水资源和食物都很充足,气候也很宜人。

没过多久,塞尔柯克就作息规律了。岛上物产丰富,所以他在那儿不但活下来没什么问题,而且身体越来越强壮。衣服破了,他就用野山羊皮做一件。当地有很多野山羊,也是他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他还用石头铺地板做了一个小屋。小屋旁边有棵树,他靠在树上刻画记日子。在那儿的4年,他通过月相变化得知当时是何年。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独自忍受单调的生活,这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身体的耐力。当这种经典场景出现时,我们不难想象最大的难题是什么——与世隔绝。很多求生案例会让我们产生这种印象,而塞尔柯克的经历便是其中最早的案例之一。每天塞尔柯克遇到的一大挑战便是没人陪伴。他习惯了周而复始地张望远处的来船,这已经成了一种执念。他在岛上拥有自己的私人王国,凡是探索过的地方,他都可以头一个称王。但是,一旦扪心自问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他都会渴望离开,渴望再次登船回到那个不完美的社会。

不是塞尔柯克所看到的任何船都行,这也是他的一大窘境;如果他被一艘西班牙船救起的话,那他就会被强迫打入南美的某个银矿里做苦力,跟蹲监狱没区别。他要找英国船,毕竟他还没有孤独到需要从与世隔绝换到蹲监狱的地步。几年过去了,他终于看到有船靠近了,但那是一艘到岛上来补水的西班牙船。塞尔柯克躲到了树上,而船上的人把他的东西洗劫一空,还把他的小屋给烧了。一切回到了原点。

他又建了第二个小屋,用来代替被烧掉的那个,但这个屋子吸引了岛上成群的老鼠。他存储食物的地方和做饭的区域是分开的。即便如此,老鼠还是泛滥成灾,特别是晚上他要睡觉的时候,老鼠尤其不安分。当有船停靠在岛上的时候,老鼠会从船上跑到岸上来。在关于荒岛经历的虚构故事里,鼠灾通常不会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过,一旦有老鼠从船上跑上岸,可是没人知道它们会生出多少新崽的。

所以,为了防止老鼠在他身上爬来爬去,并在他试图入睡时咬他,塞尔柯克驯养了几只野猫。它们的祖先也是之前从造访本岛的船上跑下来的。猫可以当个伴,在厨房里既能当宠物又能防老鼠,这样的良性循环真的很有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塞尔柯克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教会。他能读的只有《圣经》,而他也知道自己要是活不下去了是不会有人给他办体面的葬礼的。所以,他就在想,要是自己得了病,人不行死掉了,那会发生什么呢?花不了多少时间,他就意识到自己“必须活着”。哪怕仅仅是为了避免被自己养的猫吃掉这样不体面的事情发生,他也应该活着。

1709年1月,4年又4个月之后,塞尔柯克的救兵真的出现了。当人们救起他的时候,发现这个年轻人身体异常健康,但是,他的目光飘忽不定,也憔悴不堪,一旦待在人群中就会显得很绝望。当船员们靠近他的时候,塞尔柯克只会用沙哑的嗓子吐出“被困住了”几个字,之后就开始大哭。不管我们觉得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或者介于两者之间,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凡事都有例外。对于这条定律而言,例外就是那些反社会分子。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还是聚焦在如何凭一己之力求生,或者一个小团队如何在压力之下求生,但是,结合第四章我们也看到了,要想勾出最深层次的动力,我们需要知道与人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能充分理解这点,那也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帮上不少忙。

[1]1966年,这个岛被智利政府重新命名为“鲁滨孙·克鲁索岛”。



不仅仅要活下来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写下了关于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论文《人类动机论》。他在文中把我们的需要按重要程度排了个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位于金字塔尖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意思是找到人生的意义)。[1]换句话说,一旦我们生命无忧,接下来我们就会想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和自己的社群在一起,也就是说找到归属感。到目前为止,我们讲了很多生理层面的细节,也谈到了归属感,现在我们得好好想想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话题了。它们是如何互相关联的,又会对我们个人PLAN的执行力产生哪些影响?

关于离群索居的消极影响,多年前就已为人所知,联合国的相关研究认为,长时间单独关禁闭是一种“残忍的、非人道的、有辱人格的对待方式”,算是一种酷刑。在一些极端案例中,与世隔绝可能会导致彻底的心理崩溃。我们需要和其他人保持联系。心理学家发现,即便是有限的社交也能对我们的幸福感和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2]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那样,生存的一大内在目标就是回归社会,回到我们所爱之人身边。有的人稀里糊涂地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禁锢起来,当他行将就木之时,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莫过于在工作上花了太多时间,却没有留够时间与爱人、家人和朋友好好相处。

在家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避免复制这种封闭的状态呢?上面我提到的这项研究是由一群参与临终关怀的护士做的,他们旨在了解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哪些遗憾。如果这项研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我们应该知道把时间优先花在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比起工作,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所爱之人身上。

当对的人就在身边时,别忘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快乐,也会因此身心舒畅,动力十足。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跟身边的人并不对付。我们为什么会处处提防,为什么会胡思乱想,为什么会做错的选择,这往往与他人有关。也许是不断在背后拆台的同事,又或者是对我们在工作中的努力无动于衷的上司。无论我们如何集中精力自求多福,哪怕我们只顾自扫门前雪,也总可能会有人出来碍手碍脚。我花了很长时间和一群有压力的人一起工作。

[1]Maslow, A.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4), pp. 370–96.

[2]Seligman, Learned Optimism, p. 17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