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第一節風波的緣起
曆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徑情直遂的。
正當劉伯承領導軍事學院不斷前進的時候,1958年開展的所謂反對教條主義的鬥争,使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也使軍事學院乃至全軍的軍事訓練遭到嚴重的挫折。
這場鬥争從軍事學院開始,進而波及軍隊各個院校,并蔓延到各部隊和機關,使全軍的軍事訓練走了一段大的彎路,從而大大延緩了人民解放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1956年2月,蘇聯共産黨召開第二十次代表大會,赫魯曉夫在會議期間作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當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認為,全盤否定斯大林是不對的。同時也認為蘇共二十次代表大會在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揭露其錯誤的嚴重性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因此,中共中央堅持全面評價斯大林的正确立場,同時又以斯大林的錯誤為鑒戒,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确道路。
4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讨論而寫成的編輯部文章《關于無産階級專政的曆史經驗》。
4月25日,毛澤東主席發表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著作,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同時,也提出了“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向外國學習,”不能盲目的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并明确地指出“學術界也好,經濟界也好,部還有教條主義”。
6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學習《改造我們的學習》等五個文件的通知,要求全黨認真學習《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關于無産階級專政的曆史經驗》等5篇文章,“克服實際工作中的主觀主義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别是克服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和外國經驗中的教條主義傾向,克服學術研究、報刊宣傳、教學工作中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也發出了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的補充通知。
軍事學院反對教條主義的運動,就是在上述國際、國内背景下開始的。
早在這一年的5月,劉伯承在中共軍事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在全面總結學院工作的同時,就提出了防止與反對教條主義的問題。
8月,劉伯承赴京出席黨的七屆七中全會和“八大”預備會議,從北京三次寫信給院黨委,明确地表示:“我們學了5年多的東西,總算有了幾條,教條主義的思想有些發展(即将蘇聯經驗搬用過來),這是合乎情理與事實的。在學習五個文件中,反主觀主義(即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着重反教條主義是對的。”
9月4日,劉伯承又一次寫信給院黨委,提出反對教條主義的方法。他說:“在檢讨時必須發揚民主,進行恰如其分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肯定那些是對的,就繼續發揚;否定那些有錯誤和缺點的,就改正。不要過分追究個人責任,作過火的鬥争??如說有錯誤,那是院長、政委主要領導青的責任。”
由此可以看出,劉伯承對于反對實際工作的教條主義傾向,态度是明朗、誠懇的,是實事求是的,也是勇于承擔責任的。
從9月10日開始,軍事學院黨委學習五個文件,進行思想整頓。10月上旬,劉伯承在出席中共”八大”會議之後,回到南京,主持召開了院黨委擴大會,總結檢查全院工作。并召開戰役系學員座談會,聽取對學院工作的意見。
當時,學員反映比較強烈、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6小時一貫制”的課業制度,感到不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吃不消;一個是“三堂會審”的考試制度,感到太緊張,太嚴格。當初,劉伯承堅持制定這兩項制度,出發點是對學員嚴格要求。讓學員學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他考慮,學員都比較年輕,大部分在30歲左右,應該讓他們多學點東西,這于國防事業,于他們個人成才都有好處。後來,在執行過程中,由于學員們一再提出意見,劉伯承曾多次派人到地方高等院校調查,不斷加以改進。例如,在上午4小時課後加一餐點心,解決“吃不消”的問題。這次,根據學員們的意見,對這兩項制度又做了更大的改動,把“6小時一貫制”的課業制度改為8小時學習制,在考試方法上,進一步增加了考查學員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内容。還對教材内容、講授方法也進行了改革,受到學員們的普遍歡迎。
類似這些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是在所難免的,一經發現,也是能夠很快糾正的。關鍵是要有個實事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