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經】
十有三年春,齊侯、衛侯次于垂葭。夏,築蛇淵囿。大蒐于比蒲。衛公孟彄帥師伐曹。晉趙鞅入于晉陽以叛。冬,晉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晉趙鞅歸于晉。薛弑其君比。
【傳】
十三年春,齊侯、衛侯次于垂葭,實郹氏。使師伐晉,将濟河。諸大夫皆曰:“不可。”邴意茲曰:“可。銳師伐河内,傳必數日而後及绛。绛不三月,不能出河,則我既濟水矣。”乃伐河内。
十三年春季,齊景公、衛靈公住在垂葭,垂葭就是郹氏。派軍隊進攻晉國,将要渡過黃河,大夫們都說不行,邴意茲說:“可以,用精兵攻打河内,傳車一定需要幾天才能到達绛邑。绛邑兵馬不到三個月不能到達黃河,到那時我軍已經回兵渡河了。”于是就進攻河内。
齊侯皆斂諸大夫之軒,唯邴意茲乘軒。齊侯欲與衛侯乘,與之宴,而駕乘廣,載甲焉。使告曰:“晉師至矣!”齊侯曰:“比君之駕也,寡人請攝。”乃介而與之乘,驅之。或告曰:“無晉師。”乃止。
齊景公把大夫們的車子都收起來,隻有邴意茲可以坐車。齊景公想和衛靈公同坐一輛車,跟他一起飲宴而命令乘廣套車,載上甲兵。派人報告說:“晉軍到了!”齊景公說:“等到君王的車子套好,寡人就代您的禦者駕車。”于是就披甲和衛靈公一起登年,驅車向前。有人報告說:“沒有晉軍。”這才把車停下。
晉趙鞅謂邯鄲午曰:“歸我衛貢五百家,吾舍諸晉陽。”午許諾。歸,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衛是以為邯鄲,而置諸晉陽,絕衛之道也。不如侵齊而謀之。”乃如之,而歸之于晉陽。趙孟怒,召午,而囚諸晉陽。使其従者說劍而入,涉賓不可。乃使告邯鄲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殺午。趙稷、涉賓以邯鄲叛。夏六月,上軍司馬籍秦圍邯鄲。邯鄲午,荀寅之甥也;荀寅,範吉射之姻也,而相與睦。故不與圍邯鄲,将作亂。董安于聞之,告趙孟,曰:“先備諸?”趙孟曰:“晉國有命,始禍者死,為後可也。”安于曰:“與其害于民,甯我獨死,請以我說。”趙孟不可。秋七月,範氏、中行氏伐趙氏之宮,趙鞅奔晉陽。晉人圍之。
晉國的趙鞅對邯鄲午說:“把衛國進貢的五百家還給我,我要把他們安置到晉陽去。”邯鄲午答應了。回去告訴他的父老兄長。父老兄長都說:“不行。衛國是用這五百家來幫助邯鄲午的,要安置在晉陽,這就是斷絕和衛國的友好之路。不如用侵襲齊國的辦法來解決。”于是就照着父兄的說法辦,然後把五百家遷到晉陽。趙鞅發怒,把邯鄲午找來,囚禁在晉陽。趙鞅讓邯鄲午的随從解除佩劍再進來,涉賓不同意。趙鞅就派人告訴邯鄲人說:“我私人對午進行懲罰,您幾位可以按自己的願望立繼承人。”就殺了邯鄲午。趙稷、涉賓領着邯鄲人叛變。夏季,六月,上軍司馬籍秦包圍邯鄲。邯鄲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是範吉射女婿的父親,彼此和睦,所以不參與包圍邯鄲,準備發動叛亂。董安于聽到了消息,報告趙鞅說:“先作好準備嗎?”趙鞅說:“晉國有一條法令,開始發動禍亂的人處死。我們後發制人就行了。”董安于說:“與其危害百姓,甯可我一個人去死。請用我作為解釋。”趙鞅不答應。秋季七月,範氏、中行氏進攻趙氏的宮室,趙鞅逃亡到晉陽,晉國人包圍晉陽。
範臯夷無寵于範吉射,而欲為亂于範氏。梁嬰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為卿。韓簡子與中行文子相惡,魏襄子亦與範昭子相惡。故五子謀,将逐荀寅而以梁嬰父代之,逐範吉射而以範臯夷代之。荀跞言于晉侯曰:“君命大臣,始禍者死,載書在河。今三臣始禍,而獨逐鞅,刑已不鈞矣。請皆逐之。”
範臯夷不受範吉射的寵信,想要在範氏族中發動叛亂。梁嬰父受到知文子的寵信,知文子想讓他做卿。韓簡子和荀寅互相不和,魏襄子也和範吉射互相不和,所以五個人策劃,準備驅逐荀寅而用梁嬰父代替他,驅逐範吉射而用範臯夷代替他。荀跞對晉定公說:“君王命令大臣,開始發動禍亂的人處死,盟書沉在黃河裡。現在三個大臣開始發動禍亂,而唯獨驅逐趙鞅,處罰已經不公正了。請把他們都驅逐。”
冬十一月,荀跞、韓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範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齊高強曰:“三折肱知為良醫。唯伐君為不可,民弗與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盡克也。克之,君将誰與?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聽,遂伐公。國人助公,二子敗,従而伐之。
冬季,十一月,荀跞、韓不信、魏曼多事奉晉定公而攻打範氏、中行氏,沒有攻下。這兩個人準備進攻晉定公。齊國的高強說:“久病成良醫。唯有攻打國君是不行的。百姓是不贊成的。我正是因為攻打國君才待在這裡了啊。三家不和睦,可以全部戰勝他們。戰勝他們,國君還去倚靠誰?如果先攻打國君,這是促使他們和睦。”兩個人不聽,于是就攻打晉定公。國内的人們幫助晉定公,兩個人戰敗,三家跟着就去攻打他們。
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韓、魏以趙氏為請。十二月辛未,趙鞅入于绛,盟于公宮。
十八日,荀寅、範吉射逃亡朝歌,韓氏、魏氏替趙氏請求。十二月十二日,趙鞅進入绛邑,在公宮盟誓。
初,衛公叔文子朝而請享靈公。退,見史鳅而告之。史鳅曰:“子必禍矣。子富而君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君既許我矣,其若之何?”史鳅曰:“無害。子臣,可以免。富而能臣,必免于難,上下同之。戍也驕,其亡乎。富而不驕者鮮,吾唯子之見。驕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戍必與焉。”及文子卒,衛侯始惡于公叔戍,以其富也。公叔戍又将去夫人之黨,夫人訴之曰:“戍将為亂。”
當初,衛國的公孫文子上朝請求設享禮招待衛靈公。退朝,見到史?告訴了他。史?說:“您必然招來禍患了!您富有而國君貪婪,禍患恐怕要到您身上吧!”文子說:“是這樣。我沒有先告訴您,這是我的罪過。國君已經答應我了,怎麼辦?”史?說:“沒有關系。您謹守臣道,可以免禍。富有而能謹守臣道,一定能免于禍難。無論尊卑都适用這一原則的。戌驕傲,恐怕要逃亡吧!富有而不驕傲的人很少,我隻見到您一個。驕傲而不逃亡的人,我還沒有見過。戌必定要成為其中一個的。”等到公叔文子死了,衛靈公才開始讨厭公叔戌,因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