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上一篇談奠基,基的一種,多讀,目的是日積月累,培養成熟練的表達能力,這既要勤,又時間不能太短。勤加長時間,所以難,至少是不容易。可是很奇怪,有意效颦的,就我熟悉的一些人說,都沒有喊這一方面的難,而喊另一方面的難。這另一方面的難,大緻包括兩種。一種是分不清平仄,我的體會,不是指總的何謂平聲,何謂仄聲,而是指有些字,依舊詩韻,不知道是平聲還是仄聲。另一種是不清楚格律,比如最簡單的五言絕句,不知道第一句可以怎樣排列平仄;又即使已經知道是仄仄平平仄,也不知道第二句應該怎樣接續。分清平仄是為了合格律,所以無妨統稱這另一方面的難為格律的難。格律的難就真值得喊嗎?我看不值得。不值得喊而喊,是因為,與多讀的難相比,這方面的難(或說知識)鮮明而具體,因而就像是硬梆梆,啃不動。其實呢,也就因為鮮明而具體,容易抓住,它就不難,或并不像想象的那樣難。這個看法可以從比較那裡取得支持。一方面可以比較需要看看的本本,格律,最多有三本兩本就成了吧;而多讀,那就不能不汗牛充棟。另一方面可以比較完成的時間,格律,我的經驗,少數字屬平屬仄,無妨臨時抱佛腳,查《詩韻》或舊字書,可以不計外,弄清楚仄仄接平平、對平平,以及一些常見的變通情況,隻要肯鑽,略勤,大緻不出一個月就夠了;而多讀呢,如前面所說,用剩餘時間锲而不舍,也總要幾年吧。這樣說,不難而喊,我看來由是用了宋人的守株待兔法,自己去捉,要哼幾天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不耐煩。不耐煩,坐待而兔不來觸株,于是就不能得兔,所以就感到太難了。
有人也許會說,把熟悉格律說得這樣輕易,是故意大事化小,取粗舍精。大,精,想是指過去不少書上講的。這類書,如唐白居易《金針詩格》、皎然《詩式》,清王士禛《律詩定體》、趙執信《聲調譜》,日本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等等,都很有名。我知道這些,為什麼偏偏大事化小呢?是因為考慮到:一,有些求甚解的講法,如仄聲的分辨上、去、入,聲的辨清濁,即使不是無中生有,也總是所求過細,坐而可言,起而難行,不如,至少是暫且,放下;二,為“餘事作詩人”的初學着想,最好還是卑之無甚高論,就算是淺嘗也罷,重要的是能夠學會,易于學會,所以也宜于取大略而舍去特殊和繁瑣,入門以後,前行,如果有興趣,再看看特殊和繁瑣也不遲。
自然,就是格律的大略,也不是三言五語就能講清楚的。處理的辦法有二:一是不乞諸鄰,這裡細講;二是乞諸鄰,請讀者去看合适的書,這裡不講。兩種極端的辦法都有缺點。細講,不妥有二:一是與本書的性質不合,因為如書名所示,本書的重點是講怎樣讀,怎樣寫,不是講格律;二是用不着,因為市面上不乏介紹這類常識的書。不講呢,顯然就像是缺點什麼,甚至怎樣寫就成為“在虛無缥缈間”。兩極端不成,限定要折中,這中間的路是:這裡提個綱要;欲知其詳,請找一兩種講格律的書看看。先說找書看。這樣的書,我覺得,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中華書局出版)簡明扼要,如果時間不多,所求不多,看這一本就可以湊合了。啟功先生寫過一本《詩文聲律論稿》,也是中華書局出版,手寫影印,能夠找來看看也好,體講得多,還可以欣賞書法。王力先生還寫過一本《漢語詩律學》,是深鑽性質的,初學,或隻想用平平仄仄平抒發自己間或有的較濃的情意,以圖獲得片刻的飄飄然,至少我看,不随着深鑽也好。再說講,即提個綱要,就本篇說是正文,以下慢慢說。
詩,有古體(《詩經》及其後的四言,一般不講),有近體,近體格律嚴格,嚴格的講清楚了,不嚴格的就更加好講。所以由近體講起。與古體詩相比,近體詩是有嚴格格律的詩,所以早期也可以都稱為律詩,包括八句的律詩和四句的絕句。
這裡從後來的習慣,隻稱八句的為律詩。
字音的平仄,以及平仄如何協調,前面談讀的時候已經說過,不重複。近體詩就句數說分為三類:一首4句的是絕句,8句的是律詩,超過8句的是排律。絕句和律詩常用,排律少用。絕句和律詩,就一句的字數說有五言、七言兩種(六言的極少),兩兩相乘,成為四種: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幾乎都是五言;句數,除試帖,唐人12句(稱為五言六韻)、清人16句(稱為五言八韻)以外,沒有限制,隻要韻湊成雙數就可以。所有近體的幾類,幾乎都押平聲韻,韻字隻用屬于一韻的(第一句間或用鄰韻,不多),否則算出韻,犯規。以下講格律,由簡而繁,始于五言絕句(後附的詩作,個别字平仄有變通)。
五絕(1)第一句仄起不入韻 張祜《何滿子》
仄仄平平仄故國三千裡
平平仄仄·平深宮二十·年
平平平仄仄一聲何滿子
仄仄仄平·平雙淚落君·前
這平仄調調是标準的或理想的格式,即個個字平仄都合适。實際是這樣的很少,因為遷就字義,非關鍵字難免通融,此外還有所謂“拗”(以後講)。所謂“仄起”、“平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個字是仄聲或平聲(兩個音節是一個單位,以後一個為重點,前面講過),仄起,全首的平仄排列是一種形式;平起,全首的平仄排列是另一種形式。第一句可入韻可不入韻,五言以不入韻為常;入韻與否隻影響第一句的平仄排列,入韻就變為仄仄仄平平。第二、四句尾字必須押韻(用加圈表示)。就前後次序說,單數句與其下的雙數句必須“對”,即平平對仄仄,仄仄對平平;單數句與其上的雙數句必須“粘”,即雙數句平起,其下單數句也要平起,雙數句仄起,其下單數句也要仄起。粘的目的也是求變,即兩聯的平仄排列形式不重複。這樣,以仄起五絕的第三句為例,因為一,必須平起,二,必須仄腳,所以不得不變平平仄仄平為平平平仄仄,連帶而下,第四句就變仄仄平平仄為仄仄仄平平了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