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湊合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



                來客,“盤飧市遠無兼味”,舉箸前照例要客氣一句:“沒什麼菜,湊合着吃點吧。”題目“湊合”就是由這種意義來。與散行文字相比,作詩詞是高難動作,因為要在體制、字數、句數、押韻、平仄,也許還有對偶等多種限制中成篇,還要确有詩情詩意,并顯得精巧自然。高難,又勢在必成,于是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在成篇的過程中,就不能不借助于“湊合”。這裡湊合有進退兩種意義:進時間靠前,是在作的過程中拼湊,即這樣不合适,換為那樣之類的動作;退時間靠後,是成篇以後,看看,格律方面沒問題,可是總覺得平平庸庸,乏善可述,想改,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隻好寬大處理,湊合着吧。退的湊合沒什麼可講的,以下主要談進的湊合。湊合,或者不能算上策,可是作詩詞,即如李杜、秦周等名家,至少是有時,也不能離開它,這樣說,是它有用。至于我們一般人,不敢望李杜、秦周等的項背的,就不隻有用,而且可以看作成篇的訣竅。訣竅,有不光彩的一面,是亮出來,原來如此,未免洩氣。這裡想談談這不光彩的一面,又因為褪去脂粉的黃面,隻有自己容易看到,所以有些地方也要厚顔,現身說法,用今語說是坦白,希望對初學能夠有些用。

        由古人談起。湊合,可以大到情意,比如本來是希冀或想表現為希冀的,因為感到這樣表現,深度不夠,或力量差些,于是表現為怅惘。同樣大的可以是體制,比如本來是想寫為七律的,因為時間不夠或一時靈機不來,于是勉強成篇,寫為七絕。由大縮小,句的組織,韻的選擇,以至于字的抉擇,等等,都會有這種本想如此、變為如彼的情況(這類情況,上一篇也曾言及)。但這類情況,大多是隻有天知地知己知的;讀者所能見是最後的寫定本,一般總像是天衣無縫。所以談古人作品中的湊合,隻能找一點點尚有形迹可尋的。可尋的形迹有程度之差。例如前後兩聯相接不妥貼,開端或結尾不鮮明,等等,是程度淺的;程度淺,作為湊合的例,說服力不強,隻好不舉。例如受格律的限制,想順應而沒有取得天衣無縫的效果,是程度深的;程度深,舉目可見,說服力強,所以舉例限定這類的。格律的限制,主要是押韻、平仄和對偶(句數、字數的條件容易滿足;失粘、合掌之類罕見),以下就此三類舉一些湊合的例(多用近體詩,因為最明顯)。

        先說押韻方面,如: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讀仄聲),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讀仄聲)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讀仄聲)千。本

        為聖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讀仄聲)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前一首,山在郭外直立,不能斜立,為了湊合麻韻,用“斜”。後一首,雪大,馬不能快走,為了湊一先韻,用“前”,是将就,因為即使前可以表前行,與快行終歸有别,何況不前的字面意義可以是在後。再說平仄方面,如: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别(讀仄聲)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讀平聲)簪。(杜甫《春望》)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讀平聲)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無題》)

        前一首,依格律,第七句應該是平平平仄仄,白發搔更短是仄仄平仄仄,不合,一不論,二不能通融,不得已,換“發”為“頭”。後一首,依格律,第六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說桂花香不成,因為二四六必須分明,不得已,換“花”為“葉”。再說對偶方面,如:

        青山橫·北·郭(讀仄聲),白水繞東城。此地一(讀仄聲)為别(讀仄聲),孤蓬萬裡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幹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鬓絲。蹤迹大綱王粲

        傳,情懷·小·樣·杜·陵詩。鹡鸰音斷人千裡,烏鵲巢寒月一枝。安得(讀仄聲)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時。(王中《幹戈》)

        前一首,實際是山橫郭北,為了與“東城”對偶,改為“北郭”。後一首,與“王粲”對偶,最好用姓名(杜甫),可是相對的字要平仄不同,不得已,用住地的“杜陵”;情懷無所謂大小,稱為“小樣”,是為了與“大綱”對偶,強拉來的。

        湊合,也可能,或說有更多的可能,妙手偶得,其結果就像是天衣無縫。不過也可以這樣看:惟其天衣無縫,反而可以證明,是一試再試,由精心錘煉中來。這最明顯也最多地表現在對偶中,如“雲标·金阙近,樹杪·玉堂懸”,“·绛帳恩如昨(讀仄聲),·烏衣事莫尋”,“誦《·詩》聞國(讀仄聲)政,講《·易》見天心”,“·匡·衡抗疏功名薄(讀仄聲),·劉·向傳經心事違”,“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讀仄聲)古來稀”,“·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讀仄聲)·往·時”,一是金對玉,二是顔色對顔色,三是書名對書名,四是人名對人名,五是借音對,六是流水對,像這些,碰巧的可能很小,也就隻能從另一條路來,拼湊的。

        拼湊是成篇以前的事,我們讀古人之作在成篇以後,近乎誅
提示您,本章還有下一頁點擊繼續閱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