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煩亂者
時間:2023-12-03 11:21:11
桂濤
倫敦一個舊書市上,熟識的書商叫住我,俯身從裝書的紙盒裡拿出一根木棒遞過來。
黃色的木棒有小臂那麼長,一頭細尖,一頭粗圓,像一根光滑的大木錐。書商叫我猜它是幹什麼用的,猜對了就送給我。我看那根木棒沒有什麼特别之處,随口猜是印刷書籍時使用的工具,或是老家具上的構件。他笑而不語,隻是搖頭,不一會兒就得意地揭曉答案,說它是維多利亞時期的“fid”。
我不認識那個詞,趕緊查手機,發現那木棒竟是水手解繩索用的硬木釘。再端起這根木釘細看,表面上坑坑窪窪的,還留着幾處麻繩的勒痕。粗圓的那頭有幾圈刻痕,應該是為了增加摩擦力以讓使用者拿得穩、使得上勁兒。
這根木釘讓我浮想聯翩。它誕生的維多利亞時期,正是大英帝國全盛之時,女王的艦船橫行世界,英國海軍正在塑造“日不落帝國”的疆界。不知是哪個水兵曾攥着這根木釘,将它細尖的一頭插入緊鎖的繩結中,解開繩索,開啟一段未知的旅程。看木釘的尺寸,繩索細不了;繩索粗,船想必也小不了;船大,當年一定也載着英國人巨大的野心與夢想。
書商看我對這根木釘心動,又拿出一本英國皇家海軍的圖冊,撺掇我買下——買圖冊,送木釘。木釘雖不值錢,遇見也需緣分,我便依他,得了木釘。
英國人解繩的木釘讓我想起中國的觿。我見過漢代龍形的玉觿、瑪瑙觿,也是一頭粗,一頭細。古人随身佩戴,用來解開繩結。用觿解結,能從紛亂的繩結中理出頭緒、找到線索,并且解開一個個線疙瘩,這種英明決斷象征着多大的本事啊!難怪西漢劉向在《說苑》裡說:“能治煩決亂者佩觿。”
其實英國的木釘和中國的觿都隻是解開繩結的一種工具。英明決斷還意味着另一種思路,别忘了傳說中那個永遠解不開的“戈登結”。
根據土耳其古代傳說,戈登王費盡心思,打出一個死結,聲稱誰能解開這個複雜的結,誰就能統治亞細亞。沒想到,東征的亞曆山大一劍斬斷戈登結,化繁為簡,以簡馭繁。
在亞曆山大大帝揮劍後的幾百年,中國也出了個“戈登王”。東魏權臣高歡有一次為了考驗幾個兒子的聰明才智,将一團亂絲交給他們整理。就在其他人忙着橫拉豎扯之際,高歡相貌醜陋的二兒子高洋“抽刀斬之”,還說“亂者須斬”。
後來,特立獨行、殘忍嗜殺的高洋在24歲時再次“快刀斬亂麻”,廢掉東魏皇帝,建立北齊。佩觿者高洋是個“能治煩決亂者”。
但高洋并未因為善于決斷而成為一代明君,他的“快刀”是一把雙刃劍,決斷力強和意氣用事之間常常隻有一線之隔。
史載,高洋登上寶座幾年後便沉溺酒色、荒淫無度,因懷疑自己心愛的歌姬與人私通,一怒之下将她殺死。他解開心結的辦法如故,情絲紛亂,“亂者須斬”。
但很快,高洋就開始後悔,将歌姬的頭顱置于衣袖内,抱着她的大腿骨當作琵琶,邊哭邊吟:“佳人難再得!”歌姬下葬時,高洋披頭散發,随車步行,大聲哭号。
這皇帝心裡一定在想,要是再來一次,他一定用觿來解結,而不是用刀。
(隐幾摘自《環球》2021年第8期,張伯濤圖)